盛煜鈞



摘? ?要? ?以二倍體、四倍體、八倍體藍靛果組培苗及大田苗為試材,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并分析了藍靛果葉片生理活性成分含量差異,為多倍體藍靛果植株的早期篩選提供了依據。結果表明:藍靛果葉片中花青素、類黃酮和總酚含量隨倍性升高而升高,八倍體含量顯著高于二倍體和四倍體,四倍體明顯高于二倍體,組培苗和大田苗趨勢一致。Vc含量隨倍性增加逐漸減少,二倍體和八倍體有明顯差異,二倍體和四倍體有差異但不明顯。隨倍性增加,葉片中葉綠素含量升高,且不同倍性總葉綠素含量存在顯著差異。不同倍性藍靛果葉片的葉色值存在顯著差異,倍性越大,葉色值越大,綠色越濃郁,組培苗和大田苗趨勢一致。藍靛果葉片氮素含量與倍性呈正相關,組培苗和大田苗趨勢一致。
關鍵詞? ?多倍體;藍靛果;花青素;葉綠素;維生素C
藍靛果是忍冬科忍冬屬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漿果植物,又稱山茄子、羊奶子、黑瞎子果等。其果實口感酸甜微澀,具有豐富的活性物質,可作為釀酒原料、飲料制作原料、天然色素原料。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藍靛果中含有10%~17%的干物質(糖5%~10%,酸1.5%~4.5%),含有18種氨基酸,含量比多數常見水果高,還含有鐵、錳、鎂、鈣、鉀、鈉、磷、鋅等礦質元素和5種維生素(維生素C、B1、B2、B6和維生素P),具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功能。前人多項研究表明,藍靛果具有抗氧化、改善心肌氧供求、治療冠心病、降低體重、降血脂、抗疲勞、保護肝組織等功效,還能加工制成果酒、果醬、果汁等,也可作為園林綠化和觀賞樹種。
目前我國的藍靛果多倍體研究主要采用秋水仙素誘導方式或倍體誘導方式獲得,我們對藍靛果葉片活性成分含量進行測定分析,以期為早期篩選符合條件的多倍體、研究應用多倍體藍靛果活性成分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長白山野生藍靛果中篩選出的優良單株二倍體及其人工誘導的四倍體、八倍體藍靛果組培苗及1年生大田苗。
組培苗:采用繼代培養35天的組培苗1~2片頂葉;大田苗:采用7月中旬1年生大田苗充分展開的頂葉1~2片。
試劑:丙醇、無水乙醇、鹽酸、乙醇、鉬酸銨、草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磷酸、冰乙酸、抗壞血酸、硫酸。
1.2? ?試驗儀器及設備? ?分光光度計;冰箱;恒溫水浴鍋;離心機;研缽;試管;具塞三角瓶
1.3? ?試驗方法
1.3.1? ?花青素、總酚、類黃酮含量的測定? ?準確稱取0.2 g葉片,剪成0.1 cm條狀,加入20? mL鹽酸(1.5 mmol/L)和95%乙醇(體積比15 ∶ 85)的混合液,置于暗處浸泡24小時,提取葉片中的花青素,按照王慶菊等的測定方法,按照以下公式可計算單位質量葉片中花青素、類黃酮和總酚的含量。
式中:
A:測定的吸光值
V:提取液體積(mL)
W:樣品重(g)
1.3.2? ?Vc含量的測定? ?參考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的試驗方法測定Vc含量。
1)溶液配制。①5%的鉬酸銨溶液:5 g鉬酸銨定容至100 mL;②草酸-EDTA溶液:分別稱取草酸4.502 g、EDTA-Na2 0.75 g溶于蒸餾水,混合定容至1 L;③硫酸:按照1 ∶ 19比例配置所需的量;④偏磷酸-乙酸溶液:取片狀或新粉碎的棒狀片磷酸3 g,加1 ∶ 5冰乙酸40? mL溶解后,加水定容至100 mL,此試劑在冰箱中可保存3天,現用現配效果最佳;⑤1 mg/mL標準維生素C溶液:精確稱取抗壞血酸100 mg,適量草酸-EDTA溶液溶解,定容至100 mL搖勻備用,標準品溶液需現用現配。
2)標準曲線的制備。吸取標準維生素C溶液0、0.1 mL、0.2 mL、0.4 mL、0.6 mL、0.8 mL,于具塞刻度試管中,加入溶液②定容至5 mL后,依次加入0.5 mL溶液④,1 mL溶液③,搖勻后再加2 mL溶液①,加水稀釋定容至15 mL,搖勻。于30 ℃水浴中放置15分鐘。以未加標準維生素C試管調零,在760 nm波長處測光 密度。
3)樣品中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精確稱取樣品1 g置于研缽中,加少量溶液②,研磨至勻漿,放入錐形瓶中,加溶液②定容至10 mL,振蕩30分鐘,放置30分鐘。倒入離心管中配平后,以4 000 rpm/分鐘離心15分鐘。取上清液1 mL于刻度試管中,加溶液②定容至5 mL,依次加入0.5 mL溶液④,1 mL溶液③,搖勻后再加2 mL溶液①,加水稀釋定容至15 mL,搖勻。于30 ℃水浴中放置15分鐘,上清液即為待測樣液,于760 nm波長處測光密度。
4)結果計算。根據標準曲線求出維生素C毫克數,然后按下式計算樣品中的維生素C含量:
維生素C含量(mg/g)=(C×Vt)/(W×Vm)
式中:
C:測定液中維生素C毫克數(mg)
Vt:提取液總體積(mL)
Vm:測定液體積(mL)
W:樣品重(g)
1.3.3? ?葉綠素含量的測定? ?精確稱取0.1 g葉片,加入10 mL丙酮和無水乙醇(體積比1 ∶ 2)的混合溶液,室溫避光浸提24小時,將提取溶液過濾并置于光徑為1 cm的比色皿中,以丙酮與無水乙醇混合溶劑作對照,用可見分 光光度計中測定吸光度,再根據提取溶液在645 nm和663 nm處的吸光度,由Amon公? 式算葉綠素a(Ca)、葉綠素b(Cb)和總葉綠素? ? 含量。
式中:
Ca、Cb:葉綠素a、b含量(mg/g)
A663、A645:663 nm、645 nm測定的吸光值
V:測定液體積(mL)
W:樣品重(g)
1.3.4? ?葉片氮素及葉色值的測定? ?利用植株養分速測儀(TYS-3N)對藍靛果葉片中氮素含量及葉色值進行測定,測定的葉片采用正常生長且沒有蟲食的健康葉片,每個株系測定20個葉片,對每個葉片不同位置測10次,最后結果取平均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藍靛果倍性與花青素、總酚、類黃酮含量、維生素C的關系
由表1可知,二倍體、四倍體、八倍體大田苗與組培苗葉片中花青素、類黃酮、總酚含量3個指標不同倍性間差異顯著;大田苗葉片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隨著倍性增加逐漸降低,二倍體和四倍體顯著高于八倍體,二倍體和四倍體之間沒有顯著差異;組培苗中同樣是隨著倍性增加下降的趨勢,二倍體顯著高于八倍體,二倍體和四倍體、四倍體和八倍體之間均有差異但不顯著。
2.2? ?藍靛果倍性與葉綠素的關系
由表2可知,八倍體的Ca和Cb的含量與二倍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四倍體和二倍體與四倍體和八倍體均是有差異但不顯著;不同倍性藍靛果大田苗總葉綠素含量存在顯著差異,八倍體顯著高于四倍體和二倍體,四倍體顯著高于二倍體;藍靛果大田苗三種倍性葉片中的總葉綠素均高于相對應倍性組培苗中的含量;葉綠素a和葉綠素b比值隨著倍性升高而降低,八倍體和四倍體、四倍體和二倍體均存在差異,但差異不顯著。以上四個指標組培苗與大田苗變化趨勢一致。
2.3? ?藍靛果倍性與葉色值和氮素的關系
由表3可知,三種倍性藍靛大田苗果葉色值隨倍性升高而升高,不同倍性間差異顯著,組培苗和大田苗變化趨勢一致;八倍體大田苗氮素顯著高于二倍體,大田苗氮素含量四倍體和八倍體、四倍體和二倍體之間均有差異但不顯著,組培苗氮素含量與大田苗變化趨勢? ? 一致。
3? ?結論
采用不同倍性藍靛果組培苗和大田苗葉片為試驗材料,探討不同倍性藍靛果組培苗和大田苗葉片活性成分含量,著重對葉綠素、花青素、總酚、類黃酮、維生素C進行分析,為早? ?期預測品種是否符合多倍體特征提供了參考 依據。
前人研究表明,藍靛果不同組織部位活性成分含量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在接下來的試驗中對不同倍性藍靛果的果實進行活性成分測定,通過數據的對比分析了解活性成分含量的分布以及隨倍性改變果實活性含量變化,以便為后續研究利用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周瑞昌, 周以良. 黑龍江省植物資源[J]. 自然資源研究, 1985 (04): 19-28.
[2] 張楠.長白山野生藍靛果優良單株的多倍體誘導及鑒定[D].吉林延吉:延邊大學, 2018.
[3] 顏承云, 谷繼偉. 藍靛果忍冬性狀與顯微鑒別的研究[J].黑龍江醫藥科學, 2003 (03): 15-17.
[4] 商曉芳.藍莓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 [J]. 現代農業科技, 2010 (02): 135+137.
[5] 張京龍, 金成吉, 董海濤, 等. 藍靛果忍冬用種子快速繁殖方法[J].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18, 21(02): 45-47.
[6] 王慶菊,李曉磊,王磊.紫葉稠李葉片花色苷及其合成相關酶動態[J].林業科學,2008(03):45-49.
[7] 史樹德, 孫亞卿, 魏磊.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 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
[8] 于相麗,胡秋孌,黃宇.牡丹葉綠素的提取及其性質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24(05):107-109.
[9] 王卓淵,林香鳳.銀杏葉葉綠素熒光特性及其含量測定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31):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