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君 羅向平 呂楊輝
關鍵詞:數字鄉村;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三農”工作明確了總體目標和前進方向[1]。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和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2]。我國數字鄉村建設從農業農村信息化的基礎培育階段已經邁入試點先行、全面推進階段。深入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有利于城鄉服務一體化、基層治理精準化、農業產業現代化以及農村文化自信化[3],從各方面賦能鄉村振興和助推共同富裕。嘉興市作為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全國統籌城鄉發展的典范城市,肩負著率先形成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使命。多年來,嘉興在數字鄉村領域不斷深化建設,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創新實踐。但在數字鄉村的建設進程中,仍存在總體統籌不到位、信息基礎設施薄弱、內生動力不足等發展問題,制約了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目前,全國掀起了數字鄉村的研究熱潮,時孜騰研究了數字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內在機理[4];夏顯力等從經營體系、生產體系、產業體系三方面出發,建立了基于數字技術的農業高質量發展新框架[5-6];殷浩棟等研究了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的影響機理與改進措施[7];沈費偉等從行為、制度、資源、社會和監督五個維度出發,研究數字鄉村的實踐邏輯與推進策略[8];曾億武等提出數字鄉村建設應堅持頂層設計、試點探索與基層創新相結合的方法論[9]。大部分研究是圍繞數字鄉村建設的方法論等理論創新,尚無對數字鄉村試點建設實踐中的問題研究。在新發展階段以及共同富裕目標下,本文對數字鄉村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的現實挑戰進行分析并研究優化路徑,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政策參考價值[10]。
一、數字鄉村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的現實挑戰
(一)頂層設計和資源統籌力度不夠
《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要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做好頂層設計”[11]。嘉興市在推進數字鄉共同富裕目標下數字鄉村賦能鄉村振興——以嘉興為例村建設工作中,存在著頂層設計和資源統籌力度不夠的問題[12]。數字鄉村建設涉及農業農村、基層治理、教育醫療等各類民生服務以及信息化等多個條線。嘉興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數字鄉村發展的通知》,涉及網信、農業農村、發改、經信四個部門,但是資源統籌力度不夠,上下聯動、部門協調、鄉村落實的工作統籌協調推進機制有待建立健全。同時,全市數字鄉村建設還存在頂層設計不足、建設碎片化嚴重等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嘉興市與數字鄉村相關的在用系統和平臺近200 個,農業、農村、農民各業務條線缺乏有效銜接,工作合力未能充分形成,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如在調研中了解到,南湖、海鹽、平湖等地分別建立了三資管理系統,嘉善、海鹽、海寧分別建設了“農安XX(區縣名)App”,這些基于共性需求的系統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復建設。
(二)農業農村數字基礎設施薄弱
共同富裕為鄉村振興確立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35 年鄉村振興要取得決定性進展,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嘉興市、縣一體的數據資源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取得了初步成果,但還未開展數字鄉村大數據體系的規劃與建設工作,全市統一的鄉村主體大數據體系還未形成,涉及農業農村農民的相關數據分散在獨立的業務系統。各縣(市、區)數字農業的發展水平有差距,有的縣(市、區)圍繞農業農村大數據開展了自頂向下的自主探索工作,如桐鄉市積極推動農業大數據中心和智慧農業大數據云平臺建設,并推動以糧油、畜牧等為主導的產業數字化管理應用系統建設,健全農業農村基礎數據資源體系。此外,多年來各部門普遍存在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有著數據資源共享難、數據準確性不高等共性問題。
(三)數字鄉村發展內生動力不足
《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中提出,要激活主體、要素和市場,不斷激發內生動力,給予新型主體更多支持,盤活農村要素資源,同時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3]。只有正確處理好政府、農民以及市場三者的關系,催生其內生動力,才能保證數字鄉村的有效持續發展[14]。當前,嘉興市在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方面,以政府為主導推進的鄉村治理、公共服務、智慧水利、智慧交通等已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激發內生動力、探索構建農業產業新業務和新模式方面仍存在著不足。究其原因,一是缺乏數字鄉村發展需要的示范引領人才。示范引領人才可以把握數字鄉村建設的契機,運用數字化手段有效整合資金、技術、生產資料等資源,創新引領,帶動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并將他們的先進經驗模式在鄉村復制推廣,發揮人才優勢。二是數字鄉村生態發展需要的各類“組織主體”短板仍然明顯。農民數字化素養培訓中心、新技術創業創新中心等市場化的各類要素資源有待進一步激活,在發揮連接各級政府、市場和鄉村之間的“中介作用”方面有待進一步挖掘。
二、共同富裕目標下數字鄉村賦能鄉村振興的推進路徑
目前,以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已經成為共識。數字鄉村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缺乏成熟的可參照規范和標準,各地仍處于探索實踐階段,因此,需要立足實際,理清思路,明確重點,更好地發揮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的作用。
(一)開展頂層設計,加強工作統籌
堅持頂層設計引領,開展嘉興市數字鄉村頂層設計工作,圍繞農業發展、農村治理、農民服務三個維度,充分立足嘉興市實際情況,全面梳理數字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需求,從當前的迫切需求和長遠發展出發,明確數字鄉村建設總體目標、總體思路、重點工程和進度安排。通過頂層設計指引,強化工作統籌,推進相關工作實施,建議由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統籌全市數字鄉村建設,推進相關的政策研究、規劃編制、建設實施、組織協調等工作,確保數字鄉村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二)夯實基礎設施,鼓勵場景創新
一方面,加強各個鄉村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全市“一張圖”在數字鄉村中的創新應用,搭建全市一體的數字鄉村管理平臺,實現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的多跨協同治理。基于嘉興市城市大腦,建設數字鄉村數據倉庫和標準體系,加快農業、農村、農民相關數據的歸集、處理和分析,打破部門數據壁壘等問題,推進數據共享和數據增值。另一方面,突出場景建設,鼓勵先試先行,支持各縣(市、區)在全市統一的數字鄉村總體框架下,基于統一的信息基礎設施,結合自身特點,圍繞農業產業發展、農村治理、農民服務開展應用場景創新工作,構建多元嘗試、多樣創新、百花齊放的局面。同時,還要加強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宣傳,從多渠道積極宣傳推廣具有嘉興辨識度的數字鄉村典型應用和實踐成果。
(三)做好保障支撐,實現持續發展
首先,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地位和作用,完善數字鄉村建設相關的政策保障體系,特別是給予數字鄉村創新項目以土地、人才、資金等方面資源要素的傾斜支持,以促進帶動農業、農村和農民增收潛力,有效助推共同富裕。其次,探索多種市場化的運營機制,創造公開、公正、透明的環境,吸引更多金融資本、農工商企業以及高級人才一起參與,共同探索鄉村發展新模式。最后,要強化評價考核和督查考核,建立數字鄉村建設督查考核機制,完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對各部門、各縣(市、區)進行績效考評。
作者單位:馬文君 羅向平 呂楊輝 浙江嘉興數字城市實驗室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