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短視頻是互聯網技術催生的媒體形式,但短視頻生產的低門檻導致信息同質化,大量碎片化信息傳播所帶來的信息繭房效應又使大學生價值取向趨于多元化,在泛在式視覺消費過程中理性判斷能力退化。應從短視頻管理、內容生產、受眾媒介素養培養三方面,提高大學生的理性判斷能力,建構價值觀培育的網絡陣地,牢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
關鍵詞:短視頻;大學生;價值觀培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3769(2023)04-075-05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智能手機普及率的日益提高,短視頻作為書寫個性的新興應用場景迅速崛起并快速普及開來。短視頻滿足了大學生快節奏生活的精神需要和個性化心理訴求,其獨特的“快”“微”“趣”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喜愛,進而使他們成為短視頻產品的深度用戶和忠實擁躉。但隨著短視頻市場的不斷擴張,短視頻平臺為了迎合大眾口味,攝取“流量密碼”,呈現出泛娛樂化和商業化傾向,給價值觀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學生造成不良影響。
一、短視頻背景下大學生價值觀形塑場域的現狀
1.低門檻信息生產渠道中的同質演變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低門檻的信息生產渠道大大改變了信息的生產、傳播、消費方式,使得任何用戶都可以輕松地生產、發布、傳播信息,跨越了時空的阻隔、領域的界限以及媒介形態的局限,形成一種“人人皆可發聲”的局面,短視頻正是這一渠道運用的典型代表。但與此同時短視頻低門檻帶來的高產出也成了信息同質化泛濫的溫床。首先,內容生產者的門檻低致使信息大量冗余。短視頻是以UGC為主導的信息生產方式,也即受眾即創作者。相比較于傳統媒體制作者而言,短視頻用戶創作群體不需要具備相關技能與專業素養,他們所生產的內容偏向于娛樂化、生活化,很大程度上是跟隨短視頻平臺的熱點引導而進行內容的選擇,在創作過程中也是趨向于模仿、復制,因此其創作的內容往往較為粗陋甚至存在嚴重“克隆”現象。這些因“爆款”而被廣為流行并復制出來的“同款”作品其實只是同一種風格的抄襲之作,其所呈現或表達的內容和價值并非來自自身,也就無法真正實現它應有的價值與社會功能。這些內容可能還存在著大量低俗、庸俗、媚俗的內容,在不斷生產、復制、傳播過程中也使同質化現象更加猖獗。其次,短視頻技術革新進一步降低了準入門檻。隨著短視頻平臺對受眾創作需求的不斷擴大,為了吸引更多的內容創作者及新用戶,一方面采取以所謂“福利”來誘導受眾參與到內容生產中來。各類短視頻平臺互相比拼流量與點擊率,通過各種噱頭來吸引粉絲;另一方面,為了進一步降低受眾群體創作的門檻,短視頻平臺不斷革新技術,衍生出了一大批能夠快速美化、剪輯、成片的編輯輔助工具,只需要提供簡單素材就能夠幫助受眾完成視頻剪輯,甚至每個軟件都提供“拍同款”“一鍵成片”等無任何痕跡化操作便能實現快速剪輯的功能,使得大量的內容生產者可以一站式、“傻瓜式”地完成短視頻制作,從而衍生出大量“草根作品”。這種被短視頻平臺刻意營造的“抄襲”氛圍,使短視頻制作陷入了同質化的漩渦之中。
2.碎片化信息傳播模式下的娛樂狂歡
碎片化是短視頻傳播的顯著特點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短視頻以高度契合碎片化的新型娛樂文化形態為人們提供消遣方式,以高度碎片化的內容呈現滿足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得資訊及娛樂的需求。這種碎片化娛樂需求的不斷滿足又會不斷催生出更多的碎片化娛樂產品,使消費者逐漸沉迷于“娛樂至上”的狂歡狀態。首先,短視頻內容的高度碎片化滿足了人們快速獲取信息和娛樂的需求。區別于那些需要按小時計量或者按天計量才能去完整獲取信息的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短視頻以短短幾十秒、幾分鐘時間就可以把原本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獲取到的信息碎片化,以經過剪輯壓縮或者倍速播放的短片形式呈現給用戶,并輔以創作者個性化的語音解說或文字介紹,使得用戶能夠快速抓住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從而能夠獲得不一樣的娛樂體驗。這種短小精悍的展現方式通常是對整體內容的拆解,以突出主體內容中的高潮或者關鍵情節來吸引受眾注意力,使受眾能夠快速獲得相應的視覺與聽覺刺激,滿足了受眾追求“速食”和“快感”的心理需求。其次,短視頻傳播時間的碎片化滿足了人們即時獲取信息和娛樂的需求。如今,只需要打開短視頻軟件,隨時隨地都可以刷屏,并且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不喜歡的就直接劃走,這極大地滿足了用戶對于“即時”和“有趣”等信息的需求。人們將生活中碎片化時間運用在短視頻上,不管是在家休息、上班路上、走路途中,在地鐵、公交還是出租車上,只要有移動互聯網接入的地方,都可以成為人們消費的時間和娛樂的場所。短視頻將人們碎片化時間充分利用,并進一步將他們的碎片化時間“碎片化”,結合“短視頻播放時長的‘短、內容呈現的‘精及傳播速度的‘快,讓‘內容干貨和‘知識密度不斷抓住用戶注意力”[1],不斷增加受眾在這種伴隨式體驗中的滿足感、愉悅感,使之獲得更加直接強烈的娛樂享受,在不斷被滿足的獲得感中陷入娛樂追求的單一化。
3.泛在式視覺消費體驗中的感官享受
短視頻時代營造了一個全民參與、全民狂歡的視覺消費氛圍,這種廣泛參與、消費的趨勢推動了大眾休閑娛樂方式的變革,使泛在式視覺消費行為得以實現,并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形態和時尚潮流,而短視頻給消費者帶來強烈的感官快感也為泛在式視覺消費創造出更為廣闊的空間。首先,短視頻受眾的廣泛參與為泛在式視覺消費體驗提供基礎。一方面,短視頻為受眾搭建起一個相對寬松的媒介環境,為受眾廣泛參與提供了可能。受眾可以在短視頻平臺無拘無束地沖浪,獲得情感愉悅與精神滿足;另一方面,短視頻本身所蘊含的互動性以及碎片化的內容特性則讓受眾能夠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觀看,豐富了受眾的視覺體驗,這是刺激受眾廣泛參與的主要原因。此外,短視頻平臺依據算法技術對受眾“精準畫像”,精準推送用戶個性化喜好的內容,進一步加深了受眾的參與度。且根據算法聚合而形成各種形式的“粉絲”群體,他們自身的圈層文化中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價值觀、審美觀、道德觀等,因而彼此之間可以產生交流與互動,這也是受眾廣泛參與的一個重要因素。其次,短視頻受眾的感官享受為泛在式的視覺消費創造了空間。短視頻受眾的感官享受是指他們對觀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所產生的心理上的滿足感,這種感覺既包括對于圖像、聲音等外在刺激的滿足,也包含了情感上的愉悅體驗,這進一步刺激了受眾的感官需求和欲望。而且短視頻的受眾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短視頻內容的創作者,在進行視覺消費的同時還能夠通過參與制作與編輯等方式來完成自我角色轉換,即從觀眾轉變為傳播者,將自身的現實感官投影到虛擬世界,供其他受眾體驗并滿足其感官需要,這種由觀看變為被觀看的參與過程也進一步促進了受眾參與視聽消費的積極性。
二、短視頻對大學生價值觀的負面影響
1.價值觀念去中心化,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在短視頻時代,內容的生產和傳播不再由傳統媒體或中心平臺掌控,而是由個人和社會群體自主創作和分享,從而形成一個開放、去中心化的內容生態系統。在此背景之下,價值觀的多元化趨勢明顯加劇,廣袤駁雜的短視頻信息在不斷激發和滿足受眾個體觀念需求的同時,其本身碎片化、去中心化的自媒體屬性也在不斷弱化主流價值觀念的引領作用。首先,短視頻的碎片化會干擾主流價值觀對大學生的導向功能。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訴求與目標。短視頻的碎片化使得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更加細化與個性化,但過度碎片化的娛樂享受和虛擬的網絡體驗也會使大學生受到錯誤思潮或非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導致對主流價值觀認同感降低。大學生在接觸碎片化價值觀念的同時也會因個人喜好和判斷標準不同而呈現出多樣化的心理狀態,進而使個體的心理趨向更加復雜,加劇了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分化趨勢,不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其次,短視頻的去中心化阻礙大學生對主流價值觀的共識凝聚。短視頻去中心化為非主流價值觀提供了新的思想場域,并通過影響個體的認知方式、價值取向以及行為選擇來改變著人們對主流價值觀念的態度。“當網絡極大程度地突破了傳統表達平臺明顯的主流價值體系框范之時,也因非主流價值觀念的去中心化傾向而對共識之達成造成阻礙。”[2]此外,短視頻以其特有的個性推送使得受眾所接收到的碎片化內容存在巨大的耦合性,會讓受眾不自覺形成一個個聚合群體,這些群體之間又會因平臺技術介入和觀念差別存在閉合性。這種因自身閉合而形成的信息繭房偏向于以群體的共同價值訴求來實現群體間的互動而屏蔽公共價值交流,導致群體之間的價值觀念存在差異,給公共價值的傳播造成阻礙,不利于主流價值觀的共識構建。
2.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消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
“大學生價值取向是指大學生群體在對待來自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矛盾關系時,面對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時所表現出來的傾向性態度。”[3]短視頻為大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價值觀教育渠道,能夠讓學生獲得更為直觀全面的感知和體驗,但是其所營造的娛樂消費場域以及形成的圈層阻隔也在不斷消解主流價值取向的主導地位。一方面,非主流價值取向在短視頻消費場域傳播擴散,誤導大學生主流價值取向的選擇。短視頻平臺為了增加用戶黏性,借助大數據統計和強大的AI算法,為每個用戶生成獨有的“個性畫像”,并據此向用戶精準推送個性化內容,使得用戶更加沉迷于短視頻所帶來的愉悅和快感中。面對來自短視頻提供的視覺消費誘惑,大學生無法準確地把握這些短視頻展示的價值選擇背后隱含著的真正意義,導致他們的價值取向被一些非主流價值取向誤導,逐漸被其同化,甚至最終可能會造成價值觀上的偏離和迷失。另一方面,短視頻聚合群體的價值取向趨同,消解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不利于主流價值取向的引導與整合。在短視頻平臺的介入下,具有相同喜好、興趣或者“個性畫像”相似的用戶會被劃分成一個個相似的網絡群體,他們在這一群體中能夠更加暢通地交流、溝通,收獲更高的認同和成就,逐漸組合成不同圈層虛擬社群,形成一個個價值觀趨同的聚合。這類聚合社區群體會因有共同喜好、共同話題、興趣愛好或者是相近的身份特征而發生密切交流,這也導致圈層內受眾的價值觀同質化發展。此外,“在商業資本的運作下,短視頻平臺中的內容良莠不齊,不可避免地摻雜著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消費主義等不良思想”[4],這些思想就潛藏在各類短視頻內容中,侵蝕大學生的思想,不斷消解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3.價值判斷非理性化,干擾核心價值判斷生成
短視頻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和娛樂性,但短視頻內容因普遍缺乏專業的技術支撐和人員指導而無法保證優質內容與良好傳播效果的統一,主要表現為娛樂性質下過度追求畫面的“視覺”享受,加上廣泛的參與性、準入的低門檻以及把關機制的缺失也使得視頻內容通常都缺乏理性化和系統化,容易誘導大學生產生非理性情緒或作出非理性判斷。首先,駁雜的信息迷惑大學生的價值判斷。短視頻使人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大量資訊來滿足自身需求。但同時,信息來源渠道多樣、內容良莠不齊導致信息雜亂難辨,使人們無所適從。這些魚龍混雜的龐大信息內容往往缺乏理性思考而偏向于感性表達,讓大學生無法正確地辨別好壞優劣,從而無法及時做出正確判斷,很難保持冷靜客觀的心態去分析、評判社會現象,這對正處于價值觀形成期的大學生而言,無異于增加許多困惑,影響他們價值判斷的準確性。其次,沉迷導致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力下降。在這個可以快速獲取信息的時代我們往往會偏信媒體得出的結論,而不是經過深度思考后理性的判斷,這意味著我們在逐漸喪失深度思考的能力和判斷力。研究表明,“青年若長期沉浸于即時性、膚淺化、同質化的信息區隔中,不僅會逐漸失去娛樂體驗的獨立性和個性,更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自我價值判斷,從而陷入思想極化、理性鈍化的超限度娛樂困境,最終淪為被消費主義設定的‘單向度的人”[5]。因為在短視頻的場景中,他們只需要做到“入眼”即可,就能獲得自身所需求的短暫快感,這種不需要“入腦”的感官愉悅久而久之會讓他們逐漸喪失批判性思維以及獨立判斷事物真偽優劣的能力,甚至因長期的審美疲勞和感性化思考使得他們在面對社會現實時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三、短視頻背景下大學生價值觀形塑困境的疏解路徑
1.加強對短視頻領域的監督管理,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陣地
面對短視頻的發展態勢及其所帶來的消極影響,需從國家層面健全法治建設,強化對短視頻的監管和規制,以國家為依托,政府引導,平臺自管的方式來進行管理,形成國家、平臺、社會、個人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多管齊下、全方位防范的綜合治理模式,把短視頻建構成價值觀培育的陣地。一方面,以“法”治網,加強對短視頻的依法監管,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網絡視聽亂象的產生。目前,我國并未出臺針對直播與短視頻領域的專門性法律,涉及直播與短視頻的法律規則散落于眾多規范性法律文件之中。因此,需要從立法入手,盡快形成一套完備有效的法律體系,細化對自媒體短視頻的法規政策,加強法律法規的垂直化布局,從而實現從頂層設計到具體細節的全覆蓋,以立體精準的方式進行規制,掃除監管漏洞,加強對短視頻行業的監管與規制,依法整治網絡視聽亂象,以確保該領域能夠健康有序發展。在此前提下,還需要執法行動,綜合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等多種手段,形成治理網絡視聽行業的“工具箱”,規范市場秩序。另一方面,以“管”促“治”,建構短視頻領域管理體系,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文化生態環境。首先,建立政府主導的短視頻管理機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規范短視頻內容的生產與傳播,并配以適時的監管反饋機制,通過高密度、精準化的監管手段來預防短視頻亂象。其次,以平臺為主場,建立合理的短視頻平臺自管機制。強化對短視頻行業自律及道德建設的監管,完善短視頻平臺內部管理制度,實現平臺自律與外部監督相結合,控制短視頻內容質量,嚴格審核把關,優化傳播渠道。再次,以用戶為基點,建立精準化的受眾群體管理機制。
2.強化價值觀引領作用,牢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
在信息傳播空前便捷的今天,更需要從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內容質量等方面來打造短視頻。首先,要按照工具價值與目的價值相結合的原則,堅守短視頻內容生產的導向。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屬性是政治性,短視頻作為一種工具,不僅不能削弱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立場的政治屬性,相反要在短視頻技術應用中明確強化其政治責任。因此需加強對短視頻生產主體的政治教育,提升短視頻生產主體的政治自覺性。其次,要按照統一性與多元化價值訴求相結合的原則,堅守短視頻內容生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短視頻內容生產中,要構建以主流價值為主導、多元價值觀融合共生的生態格局,在確保主流價值觀主導地位的同時,充分發揮短視頻技術的個性化和娛樂化優勢,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達到融入主流價值、寓教于樂的目的,使大學生在短視頻技術服務中獲得政治進步、價值觀認同、人格成長的多重益處。最后,要按照“配方”先進與“包裝”時尚相結合原則,堅守短視頻“內容為王”的質量導向。企圖隔離短視頻與大學生之間的聯動關系,回避短視頻對大學生思想與價值的影響無疑是因噎廢食。因此,除了要重視對短視頻內容生產的監管,還要主動出擊,立足現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多方面的實踐體現為素材,創造受大學生喜愛的短視頻產品,在潛移默化中立德樹人、啟智潤心。
3.提升大學生媒介素養,提高大學生理性判斷能力
“媒介素養是人們面對各種媒介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6]。如何正確看待社會現象、把握事物本質以及處理矛盾關系,都離不開理性思維。因此,需要加強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增強他們抵制不良思想侵蝕的免疫力。首先,加強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用戶是短視頻新媒體發展的主體,他們的媒介素養水平決定了其在傳播過程中能否正確對待各種不良信息。可以通過開設媒介素養教育相關課程或培訓讓大學生了解媒介的含義,增強其媒介意識,并認識到媒介對于個人生活的影響。一方面以理論形式進行教學,另一方面以實踐內容進行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媒介知識與技能。其次,加強大學生的自我管理。短視頻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很大程度上與大學生自制力差有著很大關系。因此,一方面,需要學校及教師采取多種措施提高大學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控水平,讓他們能夠正確認識到短視頻的利弊,同時還要積極引導他們合理使用短視頻,發揮其正面作用;另一方面,大學生自身也要有行為約束的自覺,要合理使用手機及互聯網,要從日常學習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成為一個自律型的人。要理性分辨網絡信息平臺和現實生活空間的界限,把握好虛擬與現實的平衡點,避免在虛擬世界中迷失自我。
參考文獻:
[1]王肖.大學生短視頻熱現象的原因分析、潛在風險及應對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21(01):93-97.
[2]盧學英.網絡表達對民主的踐行與間離[J].當代傳播,2011(06):75-78.
[3]王靜.當代大學生主流價值取向調查分析——以華北理工大學為例[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05):65-69.
[4]司紅十. 短視頻“泛娛樂化”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對策[J]. 今傳媒,2022,30(10):154-156.
[5]王凌敦. 泛娛樂主義對青年價值觀的不良影響及應對策略[J].青年學報,2022(06):100-104.
[6]邵芳強,吳云志. “后真相”時代價值觀教育的隱憂與改進[J].思想教育研究,2020(08):55-60.
The Optimized Path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in theEra of Short Videos
ZHAO Bing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2, China)
Abstract: Short video is a new form of media spawned byInternet technology. However, the low threshold of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f short videos has led to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evolution of information homogeneity, while the information cocoon effect brought by the dissemination of massive fragmented information has also resulted indiversifiedvalue orientations. College students are gradually trapped in the process of ubiquitous visual consumption, and their ability to make rational judgments has deteriorated. In this regard, the management of short videos, the content produc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edia literacy foraudience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rational thinking and judg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build a network position for value cultivation, and to firmly strengthe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core values.
Key words: Short Videos;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of Values
收稿日期:2023-03-19
作者簡介:趙兵(1991),男,安徽安慶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此文為以下項目的研究成果:全國高校思政課建設項目“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安徽師范大學)”(21SZJS34010370);安徽省質量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皖南紅色文化虛擬仿真實訓中心”(2019xfxm30);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團隊擇優支持項目“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考核辦法研究”(sztsjh-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