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明(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牡丹江分公司)
黨的二十大發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號令,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 北大荒集團牡丹江分公司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思想引領,緊緊圍繞集團“二次創業”戰略部署,立足資源優勢、產業體系和發展規劃,提出協同現代農業服務、貿易流通、食品營銷、現代畜牧、農文旅、綠色低碳“六大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產業公司+基地”發展模式,開啟全方位、全鏈條、全區域的“二次創業”新征程,努力爭當北大荒“二次創業”主力軍。
筑牢大基地、培育大企業、塑造大產業,三者有機聯通,協同產業集群,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的有效途徑。牡丹江分公司黨委把握發展這一核心任務,牢牢抓住“為什么要協同,如何抓協同,要達到什么樣的協同目標”等關鍵問題,以解放思想厘清認知障礙,回答現實之問,提出解題之法,促進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發展提檔加速。
一是深刻認識產業協同必要性。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當前,分公司面臨產業結構單一、二三產業提速緩慢、新經濟增長點缺乏等量大鏈短、種強銷弱問題,還面臨干部創新創造意識不強、市場化思維不活、現代化經營理念滯后等思想層面的束縛。鑒于此,分公司黨委提出協同“六大產業”集群發展理念,以協同理念在產業公司和農場大基地之間架起合作橋梁,通過產業協同促使各級經營管理者打破思維定式,激發經營活力,充分釋放資源優勢,培育核心優勢,做優大基地、做強大企業、做好大產業,從而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二是增強產業協同緊迫性。起步就是領跑,開局即是決戰。處在北大荒“二次創業”新征程上,機遇稍縱即逝,不前進就是后退,必須要提高站位,主動擔當作為,以時不我待的危機感,等不得、慢不得的緊迫感,以昂揚向上的精氣神、開放包容的氣魄、堅定明確的目標導向去貫徹落實集團黨委發展戰略,敢于創新思維,創新實踐,多點發力,典型引領,形成“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踴躍態勢,全面邁開協同產業新步伐。
三是積極探索產業協同實效性。謀劃發展理念,上要接“天線”,下要接“地氣”。在推動產業協同過程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因勢利導”原則,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去觀察當前產業發展方向、前沿成果和未來趨勢,善于借勢、順勢、乘勢而動,引智、用智、聯智而行,以經營增效為基本點,找準協同產業切入點,尋找戰略合作伙伴,明確目標,揚長避短,科學部署,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久久為功,善作善成,抓一個項目,樹立一個標桿,帶動一個產業,形成可借鑒、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模式。
發展是硬道理、硬責任。推進協同模式,最關鍵是順應市場走向,錨定發展目標,打好協同產業組合拳,實現關鍵要素緊密鏈接、優勢資源整合、體制機制及技術瓶頸有效破解,以協同謀發展,以協同促發展,以協同求共贏,進而達到建好“四區”、培育“四商”、延伸“四鏈”的戰略效果,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鏈接關鍵要素促產業協同。集團黨委指出,要充分釋放北大荒體制、組織、技術、全產業鏈優勢,發揮農業社會化服務作用,強化農服帶動能力,實現多方共贏。牡丹江分公司積極發揮區域農服中心的組織協調職能和綜合服務優勢,大力推進墾地合作進程,當好農業農村社會化服務新標兵。2023年,牡丹江分公司協同區域農服中心,與屬地政府深入洽談,對接墾區內4市2縣47個村屯,完成全程和階段托管耕地面積260萬畝,建設全程托管示范點17處1.25萬畝,示范引領,強化作物品種、栽培模式、智能機械、田管標準,確保“雙百雙千”行動落到實處。墾區外,在廣東、湖南、江蘇等6省建設示范點12個,高標準示范田7240余畝,著力打造省外北大荒“農文商旅”文化展示區、國家級農業示范區。今后,牡丹江分公司將以“1241”模式為樣板,推行“墾地農業現代化服務示范工程”,在更多鄉村建設組織化、規模化經營,專品種種管收儲的高標準示范點。
二是整合資源優勢謀產業協同。分公司擁有耕地710萬余畝,糧食綜合產能超過72億斤,擁有良好的糧食倉儲、物流、加工、品牌等產業體系。圍繞集團加快“三庫一中心”建設,推動貿易流通業優化升級,在加強與北大荒商貿(物流)集團協同力度的同時,以八五〇物流園區為核心,暢通周邊運輸網絡,打造鐵、路、海直通聯運網,加快完善分公司區域內物流貿易體系,融入集團貿易流通產業聯盟,提升糧食統營和糧食集團化運營率。積極尋找政策支持,盤活項目資金,在域內建設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為跨國糧食貿易打好基礎。通過與集團食品產業協同合作,發揮荒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外聯市場、內聯農場的優勢,采取“北大荒+荒都”“荒都+企業品牌”雙母子品牌戰略,融入集團線上線下營銷渠道,成為食品產業“保供基地”,擴寬產品終端銷售渠道。適時舉辦豐收節糧食貿易洽談會、“荒都最優米”品鑒會等展銷活動,推出地理標識特征突出、文化烙印鮮明、市場競爭優勢顯著的“拳頭產品”。依托哈爾濱中央大街“荒都”農耕文化展館暨食品展銷店等分布省內外的營銷網點,集聚放大宣傳推介效應,力爭營銷大米超過30萬噸,持續提升“荒都”品牌價值和社會影響力。
三是挖掘資源潛力建產業協同。牡丹江分公司區域內擁有大界湖、大界江、大濕地、現代農業大基地,以及豐厚的軍墾文化資源優勢,明確協同農文旅發展規劃,積極融入“北大荒文化旅游公司+旅游基地”集團化運營體系,打造北大荒文化傳播窗口、北大荒精神展示基地,開展自然風光觀光游、現代農牧業休閑游、軍墾文化體驗游、北大荒精神研學游,塑造“中國北大荒文化之都”新名片。積極拓展融資渠道,盤活閑置旅游資產,發展“候鳥養老”產業,增強旅游業后勁。依托分公司400萬余畝林、草、水資源,積極與北大荒新能源公司對接,推進八五五農場有限公司10萬畝“紅松小鎮”、八五一一農場有限公司15萬畝核桃楸基地等生態產業基地建設,開發培育林果、林菌、林藥、林禽產業,加快實現林業資源產業化、效益化。
四是攜手攻堅克難求產業協同。構建協同機制,重在攜手突破發展瓶頸,補足產業短板。牡丹江分公司以前瞻性、戰略性思維,聚焦現代種業、黑土保護、智慧農業“三大要害”,依托產業公司技術優勢,與農場大基地有機聯動,著力推進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切實解決農業生產“卡脖子”問題,促進現代農服產業、貿易流通產業和食品加工產業提檔升級、鏈條延伸、渠道整合、品牌優化,使產業經營規模與效益雙提升,增強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協同牧業集團、完達山乳業、食品集團,與科研院所、高校共建奶牛產業創新研究院,在畜牧產業項目建設、奶牛良種育繁推工程、北大荒畜牧模式建設、智慧牧場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開展奶牛胚胎育種、奶牛生產性能測定等關鍵技術研究,助力“中國奶倉”蓬勃發展。
協同“六大產業”與北大荒“二次創業”相伴相生,使命光榮而艱巨,道路廣闊而漫長,謀一域還需謀全局,謀一時更要謀長遠,必須樹立長遠發展目標,牡丹江分公司將通過科學規劃產業協同發展藍圖、筑牢產業協同發展根基、激活產業協同內生動力等,持續推動產業深度協同,全力構建層次分明、互相協同、高質高效的產業發展體系,推動“二次創業”之路行穩致遠。
一是科學規劃產業協同發展藍圖。牡丹江分公司黨委提出協同“六大產業”集群發展模式,是貫徹集團黨委(擴大)會議精神的舉措,更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創新實踐,必須對標集團戰略抓好頂層設計,緊緊圍繞推動資源資產整合、產業優化升級、經營質效提升、產業格局優化、發展模式完善等目標,立足優勢和產業基礎,深入研究協同項目,多方調研論證,一個項目一個方案,將所有農場有限公司的協同項目繪制成分公司協同“六大產業”發展藍圖,明確責任、措施、目標、時限,以點帶面,多管齊下,統籌推進,逐步把產業協同舉措落實落地,把發展藍圖轉化為發展成果,打造集種植、加工、營銷、文旅、生態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
二是全面筑牢產業協同發展根基。推動協同“六大產業”集群發展,事關發展全局,必須把協同產業納入核心任務來抓,系統加強項目管理、跟蹤督辦、績效考核、激勵獎懲等制度建設,明確領導責任,健全工作流程,理順工作機制,科學配置各類資源要素,搭建干事創業平臺,樹立干事創業導向,筑牢產業協同發展的根基。建立完善常態化、動態化、長效化管理機制,及時反饋進度,暢通協調,及時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疏通堵點,破解難點,不斷開創協同“六大產業”發展新局面。
三是深度激活產業協同內生動力。牡丹江分公司黨委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出發點和著力點,創新開展“荒都筑壘領航行動”,實施鑄魂導航、荒都經緯、亮點品牌、源水人才、文化賡續和正風肅紀“六大工程”,圍繞國企改革、產業協同、經營管理等重點工作建“鏈”、補“鏈”、強“鏈”,特別是加強與協同產業公司聯合打造黨建聯盟,創新載體和合作方式,實現黨建共建、支部共聯、黨員互動、人才聯動,持續激發“鏈上黨建”活力,在構建“產業公司+基地”發展模式的新實踐中釋放動能,引領推動分公司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推進中,善于總結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創造鍛煉成長的機遇和舞臺,為產業協同提供人才支撐。
啟航“二次創業”新征程,奮楫時代潮頭勇爭先。牡丹江分公司將繼續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深刻理解把握北大荒“二次創業”的發展方式、格局和內涵,堅定“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目標導向,創新實踐,攻堅克難,以協同“六大產業”集群新舉措,推動分公司現代農業大基地提檔升級、大企業提質增效、大產業深度融合,奮力書寫成績優異的“二次創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