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霞
菏澤市牡丹區李村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
自中央出臺《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以來,對40 多個國家綠色農業示范縣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對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對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我國綠色農業發展得到了高速度高質量的保障。我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在農村生活環境等諸多領域,建立了以農業綠色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平臺,發掘出具有地方特點的農業高質量發展模式,使生態環境、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生產效率得到明顯提升,這是農業綜合能力最直觀的體現。隨著綠色概念的持續深入,在2020年,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已經清楚地表明,要持續做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收入增長兩方面工作;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標志著我國農業已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
一是“綠色農業”以提升質量和效益為目標,改良了農業的產業結構,并已初具規模地建成“綠色可持續發展社區”;二是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先進的生產裝備和科學的管理理念,使其符合現代化的農業發展要求。三是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的糧食生產的水平。四是在遏制生態環境惡化和資源退化的同時,對農業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因此,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就顯得尤為必要。
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農業資源、環境和生態建設的扶持力度,降低了對綠色農業的貸款門檻,給予了適當的貼息,用來促進農業的進步;并且在此基礎上,對促進我國綠色農業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圍繞“綠色發展”這一主題,重視政府的扶持和指導,在“產前”“產中”“產后”三個環節開展“綠色農業”,并以“點”帶動“面”,不斷提高“綠色農產品”的供給能力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水平。上海市崇明區是“都市化”、河北省圍場縣是“旱、水、田”。
農業的綠色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科學論述,強調了農業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偟膩碚f,日益增長的綠色需求給綠色農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在現階段,發展綠色農業是一種必然。此外,隨著我國科技力量的日益強大,發展“綠色”農業有了堅實的基礎。伴隨著現代生物技術和大數據在農業中的廣泛運用,以及智慧農業、數字農業等新模式的不斷提升,以及高新技術的不斷創新,這些都為綠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的綠色農產品產業發展面臨著如下問題:第一,我國的綠色農產品產業化進程緩慢;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在行業發展中,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主導產品的種類相對較少,競爭力不強。因此,對綠色農產品開發的幫助并不大。在實踐中,需要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較高的質量標準。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綠色農產品行業中的公司發展情況并不盡如人意,一半以上的公司都是在低利潤的基礎上進行經營,很少有公司實現高利潤。因此,我國的綠色農業發展面臨著很大的困難。第二個,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我國的綠色農業還沒有形成工業化。尤其是在發展我國的“綠色化”問題上,更是困難重重。另外,在發展綠色食品方面,也沒有引起企業應有的關注。本文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發展綠色農產品的途徑。
在發展綠色農產品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之結合起來,并根據這些概念,制訂出與之相適應的發展戰略,從而實現對農業資源的全方位、高效的管理。例如,運用《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漁業法》等相關法規,在保證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綠色農產品”,使其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例如,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對土地的保護,降低土地中的農藥殘留量。鼓勵企業實行清潔生產,創建無污染生產區,并對超標排放的廢水和廢棄等進行嚴格處理,從而達到降低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劃定保護區范圍.自然環境是發展綠色農產品的基礎,必須加強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保證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實現綠色農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的綠色農產品還面臨著種類單一、開發困難等問題,要加強對綠色農產品結構的管理,這樣才能達到從單一發展到多樣化發展的目的。例如,在綠色農產品的產業結構中,可以添加肉畜蛋奶、果蔬以及藥材等綠色產品,根據不同的地域,建立不同的綠色生產商業模式,促進特色經濟的良好發展。
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要大力發展我國的綠色農產品,就需要加強國內外的協作,構建完備的綠色農產品產業網絡。提升綠色農業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在具體的發展中,要注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人才,還可以與國外的公司進行合作,開發出相關的環保產品。
在綠色農產品產業發展過程中,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提高技術的實際應用水平,可以為未來的綠色農產品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在綠色農產品開發的這個過程中,我國可以利用新技術,采用像綠色產品監測系統、綠色產品預警系統和跟蹤系統等高科技技術應用,為綠色農產品產業的發展提供與之相適應的技術支持。只有這樣,綠色農產品產業才可以實現長久、穩定的發展。
在綠色農產品中,存在著許多優質的產品,但在產品營銷和品牌建設上的力度不夠,存在著質量好但品牌知名度低的現象,導致了企業在市場中處于不利地位。所以,綠色農產品營銷商應該提升自己的品牌意識,而農產品企業也可以利用培訓的方法,讓生產農產品的農戶和企業共同創造出品牌。同時,他們也意識到了品牌在農產品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形成自主保護品牌、珍惜品牌的意識。
一旦有了自己的品牌,就會產生一大批其他的品牌,品牌聚集在一起,可以給綠色農產品的市場營銷帶來更高的品牌效益。
對于申請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企業來說,必須要在生產中對自己進行嚴格的規范,根據綠色食品的管理標準來進行運作,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要使自己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綠色農業”公司,決不能一開始就“申報”,這樣容易在一開始就搞砸了自己的品牌。
在購貨過程中,要講誠信,要保證產品的質優價廉,不得以劣充優。在一個企業中,只有用品牌來維護企業的利益,建立企業的個性,樹立品牌特色,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綠色農產品的價格如果足夠合理,既能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又能使其獲得更多的生產運營利潤,從而提升其在市場中的份額。
農業的生產是一個很強的季節性過程,各區域的農業產品差異很大,而消費者對農業產品的需要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對綠色農產品的價格進行設定的時候,必須要綜合考量市場的供需情況、地域壟斷等方面的因素,要主動利用差別化定價來適應市場的需求,進而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實施差別價格戰略,要求農產品要有清晰的商品結構,并且明確其主導商品。要積極地運用差異化定價滿足市場的需要,才能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還要注意的是采用差異化定價策略需要對農產品進行清楚的產品組合,確定主要銷售產品,區分優先次要地位。
企業的銷售渠道有直通渠道與間接渠道,長渠道與短渠道,寬渠道與狹渠道等。從我國綠色農產品發展的實際出發,必須建立多個渠道共同發展的網絡渠道。對于具有較強實力的企業,可以鼓勵其按照自身的需求,構建自己的銷售網絡,加速本企業產品的推廣。
要加強對綠色農產品的宣傳,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比如:微信朋友圈、電視臺、互聯網等,來加強宣傳,還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報道方式來加深人們對其的了解;提高“綠色”產品的品牌形象和聲譽。支持綠農公司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各類綠農公司舉辦的“綠農”展銷會,促進綠農公司和其他貿易公司的長期合作。另外,農民本身的宣傳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要加大農民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的宣傳水平。
農業嚴重依賴于自然資源,加之我們地域廣闊,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品種豐富,所以要使綠色農業向產業化、集群化的方向發展,應立足于其自身的資源優勢,優化農業的地域分布,并將其發展為具有較強規模的綠色農業主導產業;促進綠色、優質的農業產品在區域內的集聚。建設具有特色的綠色農業生產基地和產業集群。此外,還要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相關工作。
綠色農業產業化、集群化發展的基礎是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因此如果沒有高質量的環保原料做保障,就算有強大的生產實力和高超的工藝水準也無法培育出優良的綠農產品,更別說是將綠色植物的產業化了。所以要想創建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基地,就必須從制訂和修改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大綠色農產品標準開始著手,通過標準化的生產來推動綠色農業的發展。另外,應增加對綠色農產品的投資,加強對生態農業的扶持。
要想實現高品質的綠色化,首先要建設優質的生態農業基地,其次要把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耕地整理,公路,水電,電力等基礎設施完善妥當,把綠色農產品打造成高質量的產地,最后是“種子工程”的培養。要加強對綠色農產品質量好的品種的培育與推廣,特別是要有針對性地對一系列適宜于深加工的綠色農產品進行深入的研發與推廣。
要想使我國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必須建立起一系列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有較高的技術和較強的產業支撐。以《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為契機,以“十二五”規劃為指導方向,加快綠色農產品骨干和優勢企業的發展,加快綠色農產品產業發展步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進我國農民增收的對策。在中國,以農村為代表的一種新農村經濟和管理方式,正日益成為一種新興的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流。把零散的農民聚集起來,組建農民自己的合作社,提升其組織化程度,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綠色農業的工業化與集群化。各地要從政策上予以扶持和指導,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使其成為推進綠色農業產業化、集群化的主力。同時,要鼓勵和指導龍頭企業領辦、參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興辦龍頭企業,實現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融合。
大力推進綠色農業產業的集群化發展,建設綠色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不僅有利于促進資源要素在鄉村的流轉,還有利于提高農業發展的內部品質;對促進農業的發展以及推動我國上市公司的集群發展、提高我國上市公司的整體競爭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對優勢產業的引導,將優勢產業集中到優勢地區,從而產生產業集群發展效應,這也是現代綠色農業和“兩型社會”建設的需要。近幾年,遼寧及其他地區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通過建立各種類型的農業園區來實現。
一個行業和一個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加強科技創新,大力普及和運用現代科技,全面提升全產業鏈的設備水平和科技含量,這是推進綠色農業產業化和集群化發展的重要環節。比如,面臨“減少或不施用肥料和殺蟲劑”的綠色農業,就迫切需要技術的革新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