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大學校園是否應當向社會開放的話題,再度引發人們熱議。尤其是在廣州,因為有黃牛黨以300元的價格帶人進入中山大學校園,讓不少大學招致口誅筆伐。開放校園,前幾年已經有了共識,只不過因為疫情原因大學校門再度緊閉。如今社會生活已恢復常態,再將人們拒之于門外有點說不過去。話說回來,政府機關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進入,大學校園也有不開放的理由。中庸一點的看法是,并非簡單要求大學校園24小時對外開放,而是有條件地分時段部分開放。比如為了不影響師生正常的學習,是不是可以選擇在假期實行開放呢?畢竟,大學校園既不能人為地打造成不食人間煙火的“真空”地帶,也不能讓游客蜂擁而入亂了陣腳。
余弘陽
又到開學季,孩子的入學、升學成了父母眼中的頭等大事。然而在城市能讀書,對于眾多外來隨遷人員的子女來說卻難上加難。我最近關注的一個博主他是在廣州黃埔工廠工作的普通職工,但因為沒有戶口,女兒只能用積分入學的方式參與報名,看看運氣是否夠好能在廣州入學。最終,他們選了一個相對冷門的學校,成功入學。但他也坦誠,他的一些同事因為幫孩子選了其他學校,無法在廣州上學,只能回到老家,和父母分開。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理想。城市得到外來務工人員的人力支持而迅速發展,那是不是也要更多考慮到他們的家庭和兒女?希望關于外來務工人員孩子進城上學的事情上,可以更多保障,讓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麥婉華
2023年7月以來,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共14個部門聯合執行的醫療反腐行動席卷了整個醫療行業,其涉及范圍之廣、程度之深,引發了行業內外的高度關注,被稱為“史上最強反腐”。這場“反腐風暴”的力度、廣度、深度,顯示了國家對于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推進該領域從業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強大決心。醫療腐敗與醫療體制不完善不健全密切相關,只有進行系統性的改革,才能從根源上清理腐敗。醫藥領域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亟需溯本清源系統改革,引導形成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張玉榮
近日,廣東東莞市一民辦學校“學生趴桌午睡每學期收費200元”一事引發網友熱議。據網傳截圖顯示,某微信群內一老師向家長們收取午休費用:每個學生每學期趴睡200元,教室午休墊躺平360元,午休室床位680元,均自愿選擇。8月29日,學校回應稱,東莞市教育局下了文件,按照每天2元錢的標準收費,采取自愿原則,“學生也可以回家午休。”對此,虎門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確有此事,收費合理,但會再向學校了解進一步情況。關于此事,網友爭議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否必須在午休時安排教師托管。“為啥在教室睡覺也要老師看管,在學校還不安全嗎?”一旦認定午休強制托管,無形中加重了老師的負擔,同時也讓學生失去在教室免費午休的自主選擇權。另一方面,在老師看管前提下,收費的名目應該是午間延時托管費,不是午休趴睡費,另外學校收費應該僅作為托管老師的勞務補貼,不能以此盈利,所以費用標準可以商議。
胡妍
編輯/余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