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慶
摘? 要:我國是養豬大國,也是豬肉及豬肉制品的消費強國,因此養豬生產能否順利進行會嚴重影響我國居民的肉類消費情況。然而,對養豬生產威脅嚴重的因素是疫病的暴發,豬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的疫病,致死率不高,但會嚴重影響豬的生長以及遺傳潛力的發揮,進而損害豬場的經濟效益。本文分析了造成豬消化不良的原因,并提出了該病的中西醫治療策略,以希望為廣大養豬生產者在預防和治療豬消化不良時提供參考。
關鍵詞:消化不良;中藥;西藥;豬
中圖分類號:S85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23)04-0068-03
豬消化不良也稱為胃腸卡他疾病,是一類因腸胃功能紊亂而引發的消化類疾病。豬發生消化不良時會有典型的臨床表現,這為豬場獸醫做出診斷提供了便利。由豬消化不良引發的死亡率較低,治療比較方便,屬于豬日常飼養中的常見病,但是該病會對養豬生產造成經濟損失,為了提升飼養質量,飼養員需要做好日常防控工作,掌握消化不良的中西醫治療方式,進而降低該病對養豬業造成的損失。
1? 發病原因
1.1 仔豬消化不良的原因
未斷奶仔豬出現消化不良主要是由吮吸母乳所致,因此防控關鍵在于對母豬的飼養管理。在日常養豬生產中,若突然更換母豬飼料,或未經適應突然改變母豬日糧中的營養結構,會造成母乳成分發生變化,仔豬吮吸后由于消化道無法適應,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等情況。此外,在日常飼喂中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由于這些飼料帶有大量有毒物質,母豬采食后分泌的乳汁也會帶有相應的有毒物質,從而導致仔豬消化不良或腹瀉等。
斷奶仔豬的消化不良主要由飼料引起,如過早為仔豬補料,日糧中蛋白質等有機物質含量過高,或者突然改變仔豬飼料的結構,也會引發仔豬消化不良。最后,飼養環境也是引發仔豬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養豬生產中,若飼養衛生環境較差,豬舍中的工具不衛生,以及母豬乳頭沒有經過合理的消毒處理,各類病原微生物會侵入仔豬的消化系統,由于此時仔豬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健全,且消化腺機能不佳,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會在消化系統中大量繁殖,引發消化系統黏膜發生炎癥反應,消化不良。
1.2 成年豬消化不良的原因
成年豬消化不良主要與養豬生產中日常管理有關,如突然改變飼養條件,飼喂不規律,過飽或者過餓等均會引發消化不良。在日常養豬生產中投喂發霉、變質的飼料,或者飼料中有機物質含量過高,或者飼料、飲水過涼等均會損傷豬的消化系統,進而引發消化不良。此外,水的質量、寄生蟲病以及熱性病等也是導致豬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最后,豬的消化不良與外界環境也存在密切聯系,如兩季交替時溫度變化較大也會引發豬的消化不良[1]。
2? 豬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
2.1 仔豬的臨床表現
仔豬消化不良多發生在3周齡以內,依照發病原因可以將該病分為常規性和中毒性兩種。若為常規性消化不良,臨床上仔豬主要表現為腹瀉,受此影響還會出現精神萎靡,但發病仔豬不會出現發燒以及呼吸異常等情況。腹瀉是仔豬消化不良的典型臨床表現,發病初期糞便多為黃色稀糞,隨著病情的加重,糞便顏色變為灰色,且比較黏稠。若消化不良由中毒導致,臨床上仔豬會出現嚴重腹瀉,喪失采食能力,糞便多呈水狀,帶有血絲、氣泡和未消化的飼料等,散發出較強的刺激性氣味,脈搏微弱,少數發病仔豬還會出現呼吸系統癥狀。
2.2 成年豬的臨床表現
成年豬發生消化系統疾病時臨床上很少觀察到腹瀉,典型癥狀為胃機能障礙,發病豬會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口腔中有較濃厚的異味,唾液比較黏稠,舌苔為灰白色,糞便為小球狀,受到消化系統異常影響,糞便含有未消化的飼料。若發病豬腸道功能出現障礙,則會出現急性消化不良癥狀,短期內采食量增加,且會出現腹瀉,急性消化不良最終會轉變為慢性消化不良,此時若未及時治療,發病豬會日漸消瘦。
3? 豬消化不良的中西醫治療策略
3.1 西藥治療
針對患有消化不良的仔豬可以使用胃蛋白酶等藥物治療,每頭仔豬每次口服3 g胃蛋白酶以及3 g乳酶生進行治療。成年豬發生消化不良時,可以采用灌腸的方式進行治療。即在250 mL水中加入50 g食用鹽或100 mL蓖麻油,通過給發病豬灌服沖洗腸道。若病情較嚴重,應使用藥物治療,如發病豬腸胃中的消化糜已出現腐敗發酵,需要通過藥物調整消化系統,每頭豬準備酵母片1片或大黃蘇打片10 g,將藥劑研磨成粉末后加入飼料中,每天用藥2次,早晚各1次。若發病豬出現腹瀉或嘔吐等癥狀時,還需要做好止瀉和止吐工作,此時需要內服止瀉劑,如:內服次硝酸鉍2~6 g/頭,早晚各1次,連用3 d;或內服鞣酸蛋白2~5 g/頭,早晚各
1次,連用3 d;或內服矽炭銀,仔豬每次1 g,成年豬每次5~10 g,早中晚各1次,連用3 d。病情較嚴重時,每天早晚各1次,同時配合葡萄糖或生理鹽水等給發病豬補液[2]。
3.2 中藥治療
中藥對發病豬的副作用較小,且不會引發藥物殘留問題,同時使用中藥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用中藥進行治療時,應按照以下組方:第一,神曲200 g、山楂和白術各400 g,將藥品打碎后用開水沖泡供發病豬飲用,或加入飲水中,山楂和白術具有消食導滯等重要作用;第二,山楂40 g、橘皮30 g、生姜20 g,在藥劑中加入清水50~100 mL,濾掉藥物殘渣后給發病豬灌服,每天用藥1次,連用4 d后發病豬會出現好轉,上述藥劑具有消食導滯和健脾開胃的效果。第三,炒麥芽20 g,炒山楂12 g,加入50~100 mL清水,用文火煎煮25 min,過濾殘渣后加入白糖去除苦味,隨后給發病豬灌服,連續用藥5 d后病情會出現好轉。
4? 防控措施
4.1 仔豬消化不良的防控
仔豬消化不良多是母豬和豬舍衛生狀況不佳所致,因此飼養員需要從兩方面做好日常防控。第一,做好母豬的免疫接種工作,尤其要對母豬進行驅蟲殺蟲;第二,做好產房的消毒工作,防止病原體污染母豬的乳頭,在產仔結束后飼養員需要使用溫水沖洗母豬乳房,并使用0.1%的高錳酸鉀等消毒液對乳頭消毒。
乳汁的質量是引發仔豬消化系統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科學配制日糧,不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原料,不突然改變飼料的營養結構,并按照母豬對營養的需求科學配制日糧,確保產出高質量的乳汁。此外,優化飼養環境,豬舍內的溫度和濕度不當是導致仔豬消化不良的另一重要因素,在秋冬季節需要做好仔豬的保溫工作,控制豬舍的溫度和相對濕度,通常情況下剛出生的仔豬最適溫度為30 ℃,后期每周降低2 ℃,斷奶前后仔豬舍的溫度應維持在23 ℃左右。最后,做好哺乳仔豬的斷奶管理,仔豬在出生后1周時開始長牙,此時仔豬偏愛咬東西,應結合仔豬的生理特性對它們調教進食,以確保其斷奶后消化系統能夠適應固態飼料。
4.2 成年豬消化不良的防控
4.2.1 科學配制成年豬的飼料
飼料作為豬營養的主要來源,其質量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豬的消化能力和生長情況,因此科學配制豬的日糧尤為重要。第一,飼料應儲存在通風、干燥的環境中,避免發霉變質;第二,根據豬各個生長階段的特點,科學調控飼料中豆類原料的比例;第三,結合季節特征調整日糧結構,如在冬季可以適當增加玉米等能量原料的含量,降低蛋白質原料的含 量;第四,確保飼料具有良好的適口性,盡量選用能量、蛋白質含量充足且容易消化的飼料原料;第五,在日常飼喂管理中,應做到定時、定量,避免豬處于過饑或過飽狀態;第六,科學應用微生態制劑,如枯草芽孢桿菌等,有益菌能夠促進豬腸道的蠕動,提高飼料的消化率[3]。
4.2.2 提供清潔、充足的飲水
科學選擇飲水器,確保給豬提供清潔、充足的飲水。豬生理功能紊亂與日常飲水量的多少存在密切聯系,基于此,在日常養豬生產中必須確保豬能夠攝入充足的飲水,并保證水的質量。
4.2.3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冬季做好豬舍的保暖,夏季注意豬舍的通風。針對飼養中的發病豬,除了進行科學的治療外,還需要飼喂適口性好、易消化的飼料,并及時補液。
5? 結語
相對而言,豬消化不良的治療比較簡單,無論是采用中醫還是西醫的手段,均能夠取得理想治療效果。在治療中,要以恢復發病豬機體健康水平為目的,做到標本兼治,并在日常養豬生產中做好該病的防控工作。
參考文獻
[1] 賈小濤.中西醫結合治療豬消化不良[J].中國動物保健,2023,25(8):13-14.
[2] 眭愛軍.中西醫結合治療豬消化不良[J].中獸醫學雜志,2022(2):37-39.
[3] 李奎.中西醫結合治療豬消化不良[J].獸醫導刊,20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