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剛
在陣容可觀的江蘇報告文學創作軍團中,正值盛年的淮安籍七○后作家于兆文,當得起“五虎將”之譽。于兆文是一位創作的多面手,對散文、詩歌、小說、報告文學諸文體無施不可,彰顯出可觀的文學功底和表達能力。低調嚴謹、勤勉踏實的于兆文,長期秉持創作至上的理念,不喜拋頭露面,不作無謂炒作,唯愿以實力示人。表現于創作,于兆文不浮躁,不跟風,經驗豐富,書寫老到,一以貫之地呈現出拼命三郎精神,這充分保障了其均勻成熟的文本品質和頗為理想的作品完成度。
1935年10月,來自古城淮安新安小學的十幾名學生組成了一個革命團體“新安旅行團”。在教育大師陶行知先生鼓勵下,在教育家汪達之校長帶領下,孩子們登上南下的小輪船,開始了全國游學歷程,從此走上抗日救亡的光榮之路。這一走就是十七個年頭,就是五萬多里行程。一路顛簸一路歌,他們通過演講、寫標語、放電影、教唱救亡歌曲等方式宣傳抗日,喚醒民眾,被譽為“民族解放的小號手”。取材于此的于兆文長篇報告文學《新安旅行團》從大處著眼,細處落筆,追根溯源,嚴格考證,在時間的經緯上,在精神的時空里,以四十一萬言篇幅,將新安旅行團十七年輝煌歷程和精神品質完美焊接到一起,鑄造出一部系統性、全景式的奮斗者史詩。
《新安旅行團》既多宏大背景描繪,亦重人物形象刻畫,力求在一個浩蕩廣闊的平臺上講述中國故事,展示中國氣象,以期為當代報告文學創作開掘新主題,奉獻新樣本。全書摒棄不負責任的虛構、臆測和敷衍,寫來脈絡清晰、線索分明、雜而有序、多而不亂,其文字平實、自然接地氣,而又卓具激情,氤氳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新安旅行團》發散著特有的家國情懷和英雄情結,以及“潤物細無聲”式的育人意識,也突顯創作主體自覺挑戰寫作難度的信心和毅力。它以非凡的分量,成為我們這個非凡時代所需要的文本。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找到了六百余名團員中的五百五十四名,交出一份迄今國內最為完整的新安旅行團團員名單,最大限度地復原了八十多年前那段崢嶸歷史,同時以豐盈筆力,系統性地提出了新安旅行團團員創造的多個“第一”:中國第一個兒童自動旅行團,中國第一個流動電影放映隊,中國第一所民眾的抗戰大學,中國第一次少年兒童代表大會,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瞄準器,中國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劇《寶蓮燈》,中國第一代反潛攻擊型核潛艇的設計研制……這些眾多的經典性“第一”,在新安旅行團團員手中創造,成就一個時代的傳奇。由是,“新安旅行團”才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鼓勵,才獲得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贊揚。
一群被稱為“小好漢”的淮安少年,于“一·二八”淞滬會戰后即組團前往上海,為國奔走,搖旗吶喊,這是怎樣令人拍案驚奇的大勇和大智?中華好兒郎,無畏走天下,少年勇士們志存高遠,攜手前行,在風云變幻時節同守望、共成長,努力傳承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理念,宗奉樂觀向善之力,令人動容。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陶行知語)。我們欣慰地看到,一代教育家陶行知、汪達之等的音容笑貌在書中宛然呈現,尤其帶頭人汪達之的信念、擔當、堅守、奉獻,寫來豐沛可感。而陶行知先生閎深廣博的教育思想,更是貫穿文本始終。《新安旅行團》于不經意間展示了那個年代素質教育的真風采,如新安小學所實行的自我管理制度“小先生制”“小主席制”——每天全校有一個學生做總值日,負責主持當天的全部活動,另有兩人做廚房值日,負責一天的飲食制作和廚房衛生;每天早上有一次“寅會”,由學生輪流主持,老師指導,共同討論議定當天的學習、勞動內容及個人分工,還要檢視頭一天自己在維護集體公約、執行制度、遵守紀律等方面的表現,如有缺點要作自我批評,其他學生也可以批評幫助;每天傍晚有一次“夕會”,各人自查當天的學習和勞動成果,亦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讀來令人眼界大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讀書要緊,救國更要緊”,對此,新安旅行團團員銘記于心。正如當年創下若干個中國“第一”的西南聯合大學一樣,這支特殊的旅行團也創下眾多不可替代的中國“第一”,雖居亂世而英才迭出,確實給人一種“小西南聯大”的感覺。旅行團充分打開了孩子們的浪漫想象空間。書中提及的團員左義華,一位當時年僅十歲的稚童,卻有著同齡人少有的智慧,他在《義華的日記》中寫道:“看星也很有趣味,我現在認得很多的星,北極星、北斗、仙后、牽牛、織女、大火、南斗、建星、狗星、狗國,我都認識。我又知道大火隔我們地球是三百六十光年,比我們的太陽大三千倍。北極星離我們是四百七十光年,比我們的太陽大二千五百倍。一個人,若果用兩只腳一天走一百里路,要兩年才能繞地球一周,而光在一秒鐘就要繞地球七周。人真是太沒有本領了。”這位十齡童忘我慨嘆著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從中折射出的,是一顆豐富動人的赤子心靈,是對無盡宇宙的探索欲,是對未來世界的求知欲與好奇心,以及人類的雄心壯志。
《新安旅行團》視野開闊,大開大闔,突破了零散化碎片化的局限,將新安旅行團的活動置于整個中華民族的時代大背景中加以凸現,努力復活了一段壯美鮮活的歷史,澎湃著雄烈偉麗之氣。在亂云飛渡中從容游走的新安旅行團,其種種可歌可泣的作為,不禁令人想起高爾基的《海燕》。這六百余名“小好漢”們,正如暴風雨中的海燕,以自身英勇迷人的飛翔,定格成歷史時空里最美的身姿和影像。
(于兆文:《新安旅行團》,江蘇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