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田心中學 黃安然

研究背景:
有一次,我去海邊玩,看到海面上有很多波浪,心想:這些波浪可以用來發電嗎?波浪能是一種清潔能源,可以將它們利用起來。于是,我決定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設計一種新型的波浪振動式發電裝置。這種裝置不僅可以用來建立水上波浪發電場,還適用于輪船在水上航行時發電,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
設計思路:
利用振動發電的設計和專利有很多,一種是利用壓電片受到壓力沖擊發電,另一種是利用永久磁鐵在空心電磁線圈內運動切割磁感線發電,發電效率都不高,最后都沒有轉化成實用的產品。
我嘗試對直流電磁繼電器進行逆向應用,利用振動讓動鐵片與線圈芯軸閉合或斷開,發明一種在單位時間內磁通量變化率大的波浪振動式發電裝置。
作品結構:
我根據設計思路繪制了波浪振動式發電裝置結構圖。波浪振動式發電裝置由浮漂、固定支架、軸承、連接帶、拉桿、振動發電機和發光二極管等構成,浮漂在水面沉浮,可以左右擺動。
振動發電機是波浪振動式發電裝置的主要部件,由線圈、軟鐵框架、彈簧、動鐵片和永久磁鐵等構成。

圖1 波浪振動式發電裝置結構圖

圖2 振動發電機結構圖
基本原理:
方形塑料水槽中的水模擬水面波浪,“波浪”出現時,會帶動固定支架、浮漂、連接帶和拉桿運動,拉桿運動從而帶動動鐵片運動。
當處于靜態時,永久磁鐵產生的磁力使動鐵片與軟鐵框架接觸產生閉合磁路,線圈內磁通量最大;當受到拉桿傳遞過來的外力時,動鐵片與軟鐵框架分開,磁路斷開,此時磁通量非常小;當外力消失時,動鐵片又與軟鐵框架形成閉合磁路。這樣反復通斷的磁路在線圈上產生正負變化的交流電壓,使得發光二極管發光。
制作過程:
1.制作模擬波浪發生裝置。我往方形塑料水槽中倒入適量的水,在方形塑料水槽下安裝滑輪、彈簧,用熱熔膠連接固定。
2.制作振動發電機。我拆開一個直流電磁繼電器,將觸點部分拆卸下來,利用其中的動鐵片、軟鐵框架和線圈。在動鐵片上粘接幾片永久磁鐵,讓永久磁鐵、動鐵片和軟鐵框架形成一個磁力較大的固定磁場。接著,在線圈上焊接兩根導線,并焊上兩個發光二極管。手動斷開和閉合動鐵片和軟鐵框架,發光二極管發光,說明振動發電機可以正常工作。
3.找來一個空心塑料盒用作浮漂,將振動發電機固定在空心塑料盒里。再在振動發電機的動鐵片上粘接一根塑料管作為拉桿,并使塑料管延伸到空心塑料盒外面。
4.用塑料管制作固定支架,固定支架通過軸承連接“浮漂”,這樣,“浮漂”在固定支架內可以隨“波浪”運動。
5.將兩根連接帶的兩端分別連接固定支架和拉桿,這樣,當“浮漂”擺動時,可以通過固定支架、連接帶帶動動鐵片運動,使振動發電機發電。
波浪振動式發電裝置制作完成后,我進行效果測試。我搖晃方形塑料水槽,模擬波浪發生,可以看到發光二極管發光閃爍,說明裝置效果達到了預期目標。

圖3 作品實物圖
創新點:
波浪振動式發電裝置利用磁通量突變原理發電,對振動幅度要求很低,毫米級振動就能發電,而且效率很高,為實現波浪振動式發電的廣泛普及提供了新思路。這種裝置還能當作物理教具,演示潮汐發電,設計巧妙,效果明顯。

圖4 演示測試
進一步完善的設想:
合理設計浮漂形狀,將浮漂沉在水中的部分設計成圓形,制作大型浮漂和固定支架;選用磁導率更高的材料制作軟鐵框架和動鐵片;研制大功率專用振動發電機,提高發電效率。同時,添加整流調節裝置,與電網并網,為我國新能源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研究體會:
在前期準備時,我自學了很多電磁學知識,通過文獻了解了很多利用振動發電的產品,也實地考察了發電廠,請教了老師和咨詢相關專家。在制作作品過程中,我學會了電路連接、電路焊接、熱熔膠槍的使用等。這次發明制作,我收獲滿滿,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更加堅定了為建設科技強國而努力學習的決心。
(指導老師:羅玉林)
專家點評
黃安然同學的波浪振動式發電裝置是一件創新實踐作品。這件作品的完成,主要體現了:其一,黃安然同學具有清潔能源利用與創新實踐意識。她從內地來到海邊,看到海面上有很多波浪,就想到波浪能是一種清潔能源,可以將它利用起來發電,于是便開啟了創新實踐之旅。其二,黃安然同學具有較好的知識和技術應用能力。雖然這個作品并不復雜,但是要把它做出來,裝配好,產生實際效果,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希望同學們都能夠像黃安然同學一樣,關注和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同時善于動手實踐來解決問題,走向像科學家工作似的學習場景,創新成長。
要告訴大家的是,目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波浪發電裝置已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振蕩水柱型,利用壓縮空氣驅動葉輪帶動發電裝置發電;第二種是機械型,通過中間介質推動轉換發電裝置發電;第三種是水流型,利用收縮水道將波浪引入高位水庫形成水位差,驅動水輪發電機組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