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玲
(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山東 淄博 255100)
抑郁癥屬于精神科臨床常見的疾病類型,屬于心理疾病的一種,多由于機體中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及其他神經遞質水平異常誘發,有病情遷延、反復的特點,抑郁癥的發生會使患者情緒低落,甚至有自殺傾向,給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嚴重傷害[1]。抑郁癥的發病機制較復雜,發病后會導致患者情緒消極,出現認知偏差,與他人的溝通能力及相處能力降低,影響其人際交往,也明顯降低其睡眠和生活質量[2]。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是臨床應用率較高的抗抑郁藥物,可以緩解抑郁狀態,但單一用藥效果還不夠理想,需聯合用藥。米氮平作為新型抗抑郁藥物能夠發揮雙向的調節作用,常作為聯合用藥的首選[3]。本研究分析抑郁癥患者采用米氮平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治療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收治的116例抑郁癥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觀察組中有20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年齡22~59歲,平均年齡(42.75±4.81)歲;抑郁癥病程1~7年,平均抑郁癥病程(3.17±1.16)年。對照組中有19例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年齡21~58歲,平均年齡(43.39±4.85)歲;抑郁癥病程1~8年,平均抑郁癥病程(3.03±1.0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沈漁邨精神病學(第6版)》[4]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②無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使用藥物存在禁忌證者;②近期使用過對研究結果有影響的藥物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確診抑郁癥并進行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599,規格:5 mg/片),起始劑量為10 mg/次,1次/d,根據病情可將劑量增加至20 mg/次,1次/d,用藥8周。觀察組患者給予米氮平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治療。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的用藥劑量與對照組相同。米氮平(山西康寶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101,規格:15 mg/片)開始時給予15 mg/次,1次/d,根據病情可將劑量增加至45 mg/次,1次/d,用藥8周。治療期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若用藥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或睡眠障礙,予以及時干預,治療期間不應用其他抗抑郁藥物。指導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確保睡眠和休息時間充足。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及蒙哥馬利抑郁評定量表(MADRS)評分。于用藥前和用藥4周、8周采用HAMD評分與MADRS評分評價兩組患者抑郁狀態。HAMD包括17個項目,總分52分,得分越高則抑郁程度越重[5]。MADRS包括10個條目,總分60分,得分越高則抑郁程度越重[6]。②比較兩組患者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MMSE)評分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于用藥前和用藥8周采用MMSE評分及PSQI評分評價兩組患者精神狀態及睡眠質量。MMSE總分30分,評分越高代表認知功能越好[7]。PSQI共21分,分數越低代表睡眠質量越好[8]。③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以HAMD評分為依據,結合病情改善情況對療效進行評價。治療后HAMD評分減分率>75%,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狀態為痊愈;治療后HAMD評分減分率>50%但≤75%,精神狀態有明顯改善,日常生活工作受到輕度影響為顯效;治療后HAMD評分減分率>30%但≤50%,精神狀態改善,但仍影響日常生活為有效;治療后HAMD評分、精神狀態均無改善為無效[9]。(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率。④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乏力、便秘、惡心嘔吐及頭痛。各項不良反應發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不良反應發生率。⑤比較兩組患者神經遞質水平。采集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用離心機(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型號:TD5A-WS)進行離心操作(3 000 r/min轉速,時間10 min),取血清,5-HT、NE水平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不同時間點結果比較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HAMD和MADRS評分比較 用藥前,兩組患者HAMD和MAD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4周、8周兩組患者的HAMD和MADRS評分低于用藥前,用藥8周低于用藥4周,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HAMD和MADRS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HAMD和MADRS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用藥前比較,aP<0.05;與同組用藥4周比較,bP<0.05。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MADRS:蒙哥馬利抑郁評定量表。
MADRS評分用藥前用藥4周用藥8周用藥前用藥4周用藥8周觀察組5829.25±3.3419.02±2.14a5.63±1.03ab34.10±4.2320.12±2.45a6.96±1.22ab對照組5829.36±3.5424.07±2.87a9.54±1.35ab34.10±4.2326.23±2.56a11.34±2.07ab F時間,P時間3.524,<0.054.525,<0.05 F組間,P組間4.528,<0.054.987,<0.05 F交互,P交互5.661,<0.055.663,<0.05組別例數HAMD評分
2.2 兩組患者MMSE和PSQI評分比較 用藥前,兩組患者MMSE和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8周,兩組患者MMSE評分高于用藥前,PSQI評分低于用藥前,且觀察組的MMSE評分高于對照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MMSE和PSQI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MMSE和PSQI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用藥前比較,*P<0.05。MMSE: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
組別例數MMSE評分PSQI評分用藥前用藥8周用藥前用藥8周觀察組5818.17±2.2727.26±3.85*15.38±2.247.42±1.17*對照組5818.23±2.3423.05±2.97*15.42±2.7210.29±2.16*t值0.1405.5940.0868.989 P值>0.05<0.05>0.05<0.05
2.3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整體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且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例(%)]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發生2例便秘、4例惡心嘔吐、1例頭痛,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07%;對照組患者發生1例乏力、1例便秘、3例惡心嘔吐、1例頭痛,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3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87,P>0.05)。
2.5 兩組患者神經遞質水平比較 用藥前,兩組患者神經遞質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8周,兩組患者神經遞質水平高于用藥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神經遞質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者神經遞質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用藥前比較,*P<0.05。5-HT:5-羥色胺;NE:去甲腎上腺素。
組別例數5-HT(ng/mL)NE(pg/mL)用藥前用藥8周用藥前用藥8周觀察組5844.21±7.18145.39±10.18*95.24±10.19130.29±14.25*對照組5844.19±7.58128.32±8.39*95.66±10.8398.12±10.29*t值0.0159.8550.2151.939 P值>0.05<0.05>0.05<0.05
抑郁癥的發生機制復雜,有較多因素與疾病發生相關,如患者自身性格、心理、遺傳及社會因素等,同時5-HT、NE及其他神經遞質水平異常能夠誘發抑郁癥[10-11]。多數患者存在明顯的睡眠障礙,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同時因為病情容易反復,使其承受了較大的精神及經濟負擔,增加自殘甚至自殺的概率,因此有效控制病情非常重要[12]。抑郁癥治療過程需要考慮各種致病因素和個體情況開展針對性治療,同時也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和行為表現,進行個性化的干預幫助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狀態[13]。目前抑郁癥主要是采用藥物治療,通過藥物的作用效果幫助患者控制病情。臨床較多選擇5-HT再攝取抑制類藥物、單胺氧化酶抑制類藥物及三環類抗抑郁藥物。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是近年來臨床廣泛應用的抗抑郁藥物,該藥物是5-HT高選擇性再攝取抑制劑,可以對5-HT再攝取產生較強的抑制作用,特別是對突觸間隙5-HT效用良好,且這種作用效果具備較高的選擇性,可顯著改善抑郁狀況[14]。同時,應用該藥物能夠作用于異構位點及R(順時針)、S(逆時針)位點,使攝取抑制強度減緩,提高突觸間隙5-HT水平,進而加快藥物作用藥物效果[15]。對于艾司西酞普蘭而言,其結合蛋白的機制不明顯,且不會產生肝藥酶誘導機制。對于抑郁癥患者若是單一用藥,不能有效及時地促進病情改善,可以適當地將用藥增加,通過其他藥物的作用增強臨床效果[16]。
米氮平也是臨床常用的抗抑郁藥物,該藥物的作用機制與草酸艾司西酞普蘭不同,主要是通過阻斷突觸前α2腎上腺素受體,對甲狀腺素產生刺激,通過拮抗機制使甲狀腺素和相關受體的功能降低;同時,米氮平能夠對5-HT能神經元受體產生刺激作用,增加5-HT的釋放?;诿椎姜毺氐淖饔脵C制,是治療抑郁癥時聯合用藥時的主要藥物[17],米氮平具備雙向調節作用,和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聯合應用能夠起到協同作用,增加5-HT水平,同時還能夠通過NE調節機制,發揮單獨應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的不足。
本研究結果顯示,用藥4周、8周兩組患者的HAMD和MADRS評分低于用藥前,用藥8周的HAMD和MADRS評分低于用藥4周,且觀察組患者用藥4周、8周的HAMD和MADRS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且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上述結果證明聯合用藥能夠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幫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治療效率。本研究發現,與用藥前比較,兩組患者用藥8周MMSE評分更高,PSQI評分更低,且觀察組MMSE評分高于對照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而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用藥8周,兩組患者5-HT、NE水平高于用藥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原因為米氮平對H1受體的親和力較高,在應用后能夠發揮一定的鎮定作用,可以增加患者的深睡眠時間,利于睡眠周期的調整和睡眠結構的改善,進而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同時該藥物對心、腦、腎的不良反應較少,能夠長期應用[18-19]。艾司西酞普蘭不管是聯合用藥還是單獨用藥,不良反應均較少,能夠增加患者的依從性,用藥基本不會對γ-氨基丁酸、膽堿、腎上腺素相關受體產生作用,對于其他用藥不會有過多影響,而且該藥物對血壓和心臟傳導機制影響輕微,不會造成精神運動和認知功能損傷[20-21]。而米氮平相較于傳統抗抑郁藥,于肝、腎、腦的不良反應少,能夠長時間用藥[22]。進一步分析,兩種藥物協同作用較單獨用藥效果顯著。米氮平可增強中樞5-HT能神經作用,改善患者抑郁癥狀,消除負性情緒,改善自主神經功能[23-24]。
綜上所述,米氮平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治療抑郁癥可以起到協同效果,提高臨床療效,幫助患者改善睡眠質量,提高5-HT及NE水平,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