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青
夜幕降臨,呼嘯的寒風席卷而來,冰冷的雨滴敲打在歸家的車窗玻璃上,踩著剎車板的腳因為白天長時間的站立而有些提不起勁兒,疲憊感也不合時宜地涌上心頭。突然,手機鈴聲打破了車內的沉寂,來電顯示“瑞瑞媽媽”。這個時間來電,一定是遇到急事了,我趕緊靠邊停車,迅速按下了接通鍵——
“瑞瑞媽媽您好,有什么事嗎?”我問。
“邱老師,瑞瑞今天放學回來就一直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哭,什么也不肯對我們說。他今天在學校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您也知道的,他是一個特別愛吃的孩子,可今天連晚飯也沒吃,我真怕他做傻事。”
職業直覺告訴我,瑞瑞一定是遇到難事了。我冷靜地安慰瑞瑞媽媽道:“瑞瑞媽,您先把手機調成‘免提’狀態,我想跟瑞瑞說幾句。”瑞瑞媽媽一一照做。
“瑞瑞,能聽見我的聲音嗎?我是邱老師,我很擔心你,可以打開門出來跟老師聊聊嗎?有什么委屈盡管和邱老師講,我一定會幫助你的。”在我和瑞瑞媽媽的多次鼓勵下,瑞瑞終于從房間里走了出來。電話里,瑞瑞將今天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邱老師,希希、哲哲、飛飛他們經常喊我‘胖豬’,說我屁股大,還總是趁我不注意時捏我的屁股,其他同學有時也跟著嘲笑我。今天午餐時,他們故意將不好的水果分給我,說我吃飯的樣子真難看;課上,希希和飛飛還總是在后面用手戳我,當我回頭想告訴他們不要戳時,正巧被科學老師看到,老師以為我回頭講話還批評了我;下課后,他們威脅我,如果我敢告訴老師或家長,以后就讓全班同學都不跟我做好朋友……”瑞瑞一邊說,一邊抽泣。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瑞瑞,你勇敢地告訴我這些,邱老師為你點贊。我知道你受委屈了,你放心,這件事老師一定會處理好的。現在你只需要安心吃晚飯,再睡個好覺。有我在,誰也不能欺負你!”我堅定地說。
掛斷電話,我的大腦飛速運轉。如果瑞瑞說的一切屬實,那么這個3 人小團體已經對班級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不加以重視,小事可能會變成大事。想到這里,我立即撥通了3 個孩子父母的電話,將這件事與他們進行了簡單的交流,告訴他們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希望他們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我建議先旁敲側擊,我會定期與他們聯系。
第二天的晨會課上,我神情凝重地走上講臺,鄭重其事地在黑板上寫下“大事總是以小事的樣子藏在玩笑和借口里”,然后嚴肅地看向全班學生說:“同學們,昨天午餐時,希希、哲哲、飛飛的舉動已經對瑞瑞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我們班決不允許出現任何欺負同學的行為,發現一例必嚴懲一例。”學生們看到我如此嚴肅的態度,頓時都怔住了。3 個犯錯的學生也自知理虧,羞紅了臉,低著頭不敢看我。
“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我一字一頓地說,說完我再次看向希希、哲哲、飛飛。在我的注視下,3 個人站起來,邁著沉重的步伐,緩慢地走上講臺,彎腰、鞠躬,向瑞瑞公開道歉,保證決不再犯。
在“瑞瑞事件”的處理上,我第一時間了解事情的真相并迅速作出處理,堅定地站在受害學生的身旁。
暴雨驟停,一切似乎恢復了平靜,天邊那疊疊層層的烏云被一道新陽鑲上了金邊。看似“瑞瑞事件”已告一段落,但對于整個班級風氣而言,這才是新的開始。班主任要想“治標又治本”,還得持續關注。對于學生小團體,班主任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能“大驚小怪”,而要方法得當地引導。我決定,一手抓“瓦解”,一手抓“融合”,引導學生“與人為善”,進而重塑班級伙伴關系。
我及時進行座位的調整,將希希、哲哲、飛飛分開,利用物理空間阻隔小團體。同時,我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導他們分別加入“運動達人組”“文墨書香組”和“頭腦風暴組”等班級興趣小組。我還任命3 人小團體中的核心人物希希為“班級應急管理員”,協助班干部進行常規管理。從社會屬性來說,人是群居動物,依靠群體來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是人類的社會本能需求。對于這些被動瓦解出來的個體來說,他們現在最渴望的就是回到群體中去,所以興趣小組和班級職務可以滿足他們的集體存在感。
個體教育后,我及時開展集體教育。首先,我組織了一場微辯論,讓學生明晰玩鬧和欺凌的界限。接著,我又開展了一次底線教育活動。我請學校法制副校長聯系當地少管所,帶領學生走進教育現場,明確校園欺凌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最后,我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以“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主題,引導學生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時利用“夸夸墻”“優點大轟炸”發現自身的閃光點、悅納自己。學生只有內心安定,才能寬容待人,主題班會營造了班級平等友愛、與人為善的班級氛圍。
我及時召開班委會,與學生共同商量完善關于“反校園欺凌”的班規,嚴厲打擊欺凌行為,保護弱勢群體。經過全班學生的討論,我們共同擬了5條公約:
1.一旦感受到惡意威脅,請立即向班主任匯報。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要在廁所、樓梯口,以及校園無監控的隱蔽角落逗留。
3.同學間互幫互助,勇于制止欺凌行為。
4.舉報欺凌行為并非告密,而是值得提倡的正義行為。
5.一旦欺凌行為屬實,嚴格按照學校的懲戒制度執行,決不姑息。
我們將新鮮出爐的《約定》張貼在教室的白墻上,讓無聲的墻壁發揮最經濟的育人效應。在“動態清零”的基礎上,我攜手任課教師,帶領學生重建班級人際關系。因為,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守規則、善待他人。
馬卡連柯說:“即使是最好的兒童,如果生活在組織不好的集體里,也會很快變成一群小野獸。”這里強調了良好班集體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好的班集體的能量一定是流動且守恒的,這就是集體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