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
【摘? 要】幼兒階段是人形成生命觀的最初階段,在幼兒園階段落實生命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幼兒認識生命,更能引導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明白生命的脆弱與寶貴。隨著社會的發展,生命教育已經從傳統的中小學和高等院校轉變到了更加全面的幼兒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幼兒園生命教育的現狀,并提出有效的實施方案,以期能夠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生命教育;教學現狀;教學路徑
通過開展生命教育,教師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發掘自己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情感,并為他們打造一個充滿美好未來、充滿希望與夢想的大家庭。這種教育旨在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自己,學會尊重和珍視自己,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形成一種健康、積極、有效的生活態度。幼兒的身心安全是幼兒園開展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而讓幼兒了解生命重要性則是保證其身心安全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部分幼兒園在進行生命教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如忽略生命教育的社會實踐和情感體驗、生命教育的教學形式單一枯燥等,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幼兒園的生命教育質量。因此,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并尊重自然,幼兒園需要為他們提供一堂充滿智慧的生命教育課。教師作為幼兒園生命教育的組織者,掌握一定的生物學常識,并且有足夠的技巧創造出有益的環境,讓幼兒真正體驗到自然的美好,并培養他們對自然的尊重與珍惜。
一、幼兒園實施生命教育的現狀
(一)教師并未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盡管大部分幼兒教師都清楚地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深知其在幼兒的一生中扮演著基礎性和關鍵性的角色,但部分教師仍然缺乏正確的認識,錯誤地認為幼兒沒有足夠的能力自我保護,而家長的保護則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命威脅。不僅如此,部分幼兒教師錯誤地認為,幼兒的年齡相對較小,無法從根本上理解“生命”的真正含義,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幼兒園生命教育的難度。除此之外,部分幼兒園管理層并未重視教師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未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系統的生命教育教學培訓,這會導致部分教師無法對幼兒園的生命教育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影響其后續的生命教育教學效果。
(二)不同維度的生命教育的內容不均衡
在目前的幼兒園生命教育中,大部分幼兒教師均可以引導幼兒主動靠近和感受大自然,幫助其正確認識大自然中的生命,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關于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教學內容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此外,幼兒教師在開展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并未系統性地規劃不同維度的生命教育的教學內容,而是在幼兒園的五大領域教學中籠統地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學內容,同時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實現五大領域的教學目標上,忽略了生命教育的教學目標。由此可知,大部分幼兒教師并未深入了解生命教育的真正內涵,也并未認識到不同維度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未正確劃分不同維度生命教育的課程內容,未明確生命教育的教學方式,缺乏完善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規劃,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幼兒園生命教育效率和質量。
(三)生命教育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枯燥
主題教學活動是幼兒園進行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大部分幼兒園在每個月內均會組織教師和幼兒進行一次主題活動,并要求教師在主題活動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內容,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幼兒對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但當主題活動結束后,部分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不再提及生命教育的內容,從而致使幼兒無法進一步了解生命教育的真正內涵,降低了整體的教學效果?!皫熒谑堋笔悄壳坝變簣@生命教育的教學形式之一,可以提高幼兒在生命教育中的積極性,讓其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充分理解、思考和感悟大自然生命的真正含義,但在實際的生命教育中,部分幼兒園出于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的考慮,并未組織其外出進行生命教育,僅將生命教育的內容局限在幼兒園內,這樣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枯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命教育的教學環境、教學空間和教學材料,阻礙了幼兒生命觀的形成。
二、幼兒園實施生命教育的具體路徑
(一)提升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樹立正確的
生命教育觀
生命教育觀主要是指教師在關于生命教育方面的想法和看法,幼兒教師樹立正確的生命教育觀,可以在實際的生命教育中充分尊重幼兒的個性化訴求,正確引導其感受周圍的生命,增強整體的生命教育效果。劉濟良教授強調,“教育是一種以學生個體生命為基礎的活動,只有將其融入學生的生活,才能找到自身的定位,實現自身的目標,完成自身的使命”。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發展和完善生命教育的內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社會發展的基礎,特別是對于還處于成長階段的兒童來說,讓他們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幼兒教師作為生命教育的實施者,需要重點培養幼兒的生活觀念,樂于傾聽其心聲,分享其故事,這樣才能讓其更加了解生活的真諦,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生活的價值。通過科學的“動態”理論知識,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幼兒的成長特點,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更加精準的方式進行生命教育,從而極大地改善幼兒的生存狀況。由此可知,教師在開展生命教育時堅持從生命的角度出發,可以確保教學活動回歸到生命本身,推動幼兒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為了更好地保護幼兒的健康成長,教師應該重新審視幼兒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建立一種持久而科學的理念,將其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以此強調其重要性。
(二)明確生命教育的教學內容,提高主題活動的關聯性
針對不同維度的生命教育,教師需明確具體的教學內容,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在進行生命教育時,幼兒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生命特征,如自然、社會和精神。例如,自然生命教育包括了對自然的理解、對它的感激以及勇敢面對死亡,而社會生命教育則涉及了個體與他人、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而精神生命教育則涉及了認識自己、保護自己以及接受自己。幼兒園是幼兒認識、尊重和敬畏生命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此時開展生命教育,需要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健康、科學、語言、社會、藝術五大領域中充分融入生命教育的內容,同時將幼兒的年齡特點納入考慮范圍,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進行生命教育。需要注意的是,為避免出現側重自然生命教育,忽略精神生命教育和社會生命教育的情況,教師需整體設計生命教育的教學內容,提高不同主題活動之間的關聯性,以增強生命教育的全面性。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幼兒園應該根據不同的主題選擇合適的生命教育內容,并將其納入五大領域的教學活動,以加深幼兒對生命的認知,培養他們正確的生命觀。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提升生命教育的
魅力
在幼兒園里,教育活動通常包括三種形式:集體授課、小組活動和個別指導。每個幼兒都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其成長環境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實際的生命教育中,教師需充分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根據不同維度的教育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形式,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生命教育的魅力。例如,教師在組織幼兒參加“消防安全教育”的主題活動時,首先,可以以5人為一組的方式將其分為若干組,隨后提出問題“小朋友們,大家知道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消防用品嗎?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火災時應該怎么做呢?誰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們怎么樣才能安全逃離火災現場呢?”以此提高幼兒對消防安全教育的積極性,引導其主動對該主題活動進行分析和探討。待幼兒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其進行消防滅火游戲,讓其根據自己的討論結果進行實踐,這樣既能讓其在實踐過程中更好地掌握消防安全知識,又能讓其充分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魅力。在日常的生命教育中,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區角活動的積極作用,將一些枯萎的植物等與生命教育有關的植物放在區角活動內,組織幼兒認真觀察和照顧植物,待植物重新煥發生機后,幼兒可以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性經驗,以此增強其關愛生命的意識。通過采用多種不同的生命教育方式,不僅可以充分滿足幼兒的個性差異,還可以充分利用環境對他們的潛在影響,實現無聲的教育效果。
(四)豐富幼兒的生命教育體驗,升華生命教育的主題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3~6歲的幼兒正處于一個特定的抽象概念的時期,他們的學習必須依靠動手去探索、去體會,以便更好地了解大自然。因此,在進行生命教育時,教師需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握其成長特點,讓其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這樣才能更好地豐富其生命教育體驗,提升幼兒園的生命教育質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索與生命教育有關的問題,幫助其及時、正確地解決問題,以此升華生命教育的主題。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兩次“種豆芽”的主題活動,在第一次種豆芽的過程中,指導幼兒采用水培豆芽的方式進行種植,即把綠豆放在裝有水的杯子里面,隨后把杯子固定在特點區域,幾天過后,幼兒可以直觀地發現綠豆芽已經進入發芽階段。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結合自己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豆芽提出疑問“為什么很多植物都需要泥土才能生根發芽,但豆芽不需要呢?”針對幼兒提出的疑問,教師可以組織其進行第二次種豆芽活動,指導其采用土培豆芽的方式進行種植,即將泡過水的綠豆和沒有泡過水的綠豆分別撒入不同的花盆泥土中,隨后再蓋上一層泥土,幾天過后,有的綠豆破土而出,進入發芽階段,有的綠豆卻沒有任何反應。此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小朋友們,通過兩次種豆芽的體驗,大家覺得水培豆芽和土培豆芽有什么區別嗎?為什么土培豆芽里面有的長出了嫩芽,有的沒有任何動靜呢?”的方式,引導幼兒主動進行思考和討論,這樣既能增加其豆芽生長知識的了解,豐富其生命體驗,又能通過種豆芽將生命教育的主題進行升華,增強整體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生命教育是幼兒園教學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可以幫助幼兒從小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推動其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因此,如何增進幼兒對生命教育的了解,增強其生命力,是幼兒教師需要努力追尋的目標。在實際的幼兒園生命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生命教育觀,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成長特點,選擇合適的生命教育內容,提高不同主題活動的關聯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的生命教育活動,以此豐富幼兒的生命教育體驗,提升生命教育的魅力,升華生命教育的主題,從而促進其學會如何認識自我,如何實現自我與自然、社會和精神生命的和諧。
【參考文獻】
[1]韋麗妹,農江婷,陳麗名.幼兒園開展生命教育的現狀及實踐策略[J].廣西教育,2022(34):7-9.
[2]張麗君.淺析幼兒園生命教育的意義及實施途徑[J].求知導刊,2022(19):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