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敖天

2023年9月12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一行乘高鐵到達北京南站。
從9月8日至9月14日,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莫羅斯對中國為期6天的國事訪問,帶出了一個又一個熱搜。
出發前幾天,他在委內瑞拉電視臺“與馬杜羅一起+”節目中回應華為推出新手機一事,對華為表示祝賀:“我有一臺華為手機,用起來非常棒!這款手機非常好,外國佬們(原文Gringos為拉美俚語,多指美國人)可竊聽不了。”行前,他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委中關系建立在真誠互信的兄弟關系和成果豐碩的共同發展基礎上,是21世紀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典范。”
抵達訪華第一站深圳,他的金句又傳開了:“當你來到中國,就來到未來。”
這是馬杜羅作為總統的第五次訪華。抵達深圳后,他在個人社交媒體賬號上寫道:“此次訪華是一次歷史性的訪問,將尋求加強雙邊合作關系,構建新的全球地緣政治,并為委內瑞拉人民帶來好消息。”
當夜,馬杜羅一行來到深圳人才公園星光橋,欣賞了一場無人機表演。在晴朗的夜空中,1500架無人機先后擺出中西雙語的“歡迎”“中國和委內瑞拉友誼地久天長”等字樣,隨后又擺出寰球、握手等象征中委友好的圖案。
馬杜羅說,中國給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科技方面的進步和發展,“對于尋找發展、技術和新發明的源頭的人來說,深圳是一個重要的地方,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澄告訴《環球人物》記者,馬杜羅此次訪華規模大、時間長、隨行官員級別高,體現了馬杜羅對中委關系的重視。近年來,中委關系發展迅速,兩國在聯合探月、大數據等重要領域達成合作協議,說明兩國間互信達到了很高水平。通過此次訪問,兩國的友好合作關系也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徐世澄認為,馬杜羅將深圳作為訪華首站,反映了他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經驗。“2022年,委內瑞拉宣布建立4個經濟特區。馬杜羅也在演講中稱經濟特區為委內瑞拉的‘發展引擎。與深圳類似,委內瑞拉經濟特區也希望通過優惠政策來吸引投資和技術,進而推動經濟發展。深圳的成功經驗,對委內瑞拉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在觀看“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時,馬杜羅在金融改革、土地改革等多處內容展示處駐足,詢問當時改革的具體做法,并在留言簿上寫道:“我們在深圳度過了特別的一天,了解了深圳的成功經驗。”他還見證了委國家經濟特區管理局與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項合作備忘錄的簽署。這個備忘錄旨在制定經濟特區的合作、發展和現代化戰略。

2023年9月10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前右)參觀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實驗中心。

2023年9月8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訪問深圳。
馬杜羅對廣東有很好的印象。他說,在委內瑞拉任何城市都很容易見到華人,他們多數來自廣東。廣東人也將粵菜帶到了委內瑞拉。“以前其實中國菜特別是粵菜在委內瑞拉并沒有那么出名,但現在在委內瑞拉最好的中國菜就是粵菜。”他說,廣東的炒飯特別好吃,還有咕咾肉和各種小炒,“我們對粵菜情有獨鐘”。
此次訪華,馬杜羅對經濟議題的重視從隨行人員中也可見一斑。“馬杜羅抵華之前,委內瑞拉副總統羅德里格斯已提前率團抵達中國,她同時兼任經濟、財政與外貿部長。”徐世澄說,“除此之外,委內瑞拉的石油部長、科技部長等重要官員也都隨行訪華,這說明委方計劃在此次訪華期間,與中方在多個重要經濟領域展開對話。”
9月10日,馬杜羅到訪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和楓林生命科學園區,高度評價中國在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的成就,稱贊中國是世界范圍內高科技領域發展的先鋒,“中國聚集著大量先進醫療設備和人才,而委內瑞拉也將優先發展科技產業,兩國合作前景廣闊”。
馬杜羅還表示,上海與委內瑞拉有巨大的合作潛力。“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委內瑞拉的卡拉波波州能與上海建立友好城市關系。”位于卡拉波波州的卡貝略港,是委內瑞拉新建的4個經濟特區之一。
徐世澄說:“2015年至今,委內瑞拉遭到美國及其盟友非法且不道德的單邊制裁,經濟和民生遭到巨大打擊。但2021年以來,委內瑞拉國民經濟開始逐步實現恢復性增長,外交環境也有顯著改善。在這種情況下,中委合作可以為委內瑞拉的經濟復蘇提供新的動力。”
作為《查韋斯傳》的作者,徐世澄曾多次接觸過馬杜羅。“在我眼里,馬杜羅是一位十分平易近人的領導人,這可能與他早年當司機并組織工人運動有一定關系。”
1962年,馬杜羅出生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市的一個工薪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工會領導人。受家庭影響,馬杜羅高中時便加入學生組織。15歲時,他因為組織學生抗議而被學校處分,只得轉學完成學業。
據他的同學回憶,中學時的馬杜羅活潑好學,是當地社會主義學習小組的成員。除了參加學生組織之外,馬杜羅也是當地青年棒球隊的成員,并擔任球隊中最重要的投手。直至今天,馬杜羅依然以自己的這段經歷而自豪。
高中畢業后,馬杜羅沒有繼續進入大學深造,而是加入了“打工大軍”,成為公交車司機。盡管工作繁忙,但他一直十分關注社會與政治。1986年,他前往古巴留學一年。回國后,他更積極地參與到工人運動中,并成為加拉加斯市公交車司機工會代表。
此時的委內瑞拉正處于變革的前夜。1989年,深陷債務危機的委內瑞拉在國際基金組織的要求下開始大規模的經濟私有化,導致失業率攀升,民眾不滿日益升溫。
1992年,青年軍官查韋斯發動政變,試圖推翻時任總統佩雷斯。雖然政變失敗,查韋斯也因此入獄,但他成為中下層民眾眼中反對腐敗、追求社會公正的英雄。1993年,馬杜羅見到了仍在服刑的查韋斯。這次會面改變了馬杜羅的人生軌道,使他成為查韋斯最熱情的追隨者之一。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拉美問題專家呂洋說,馬杜羅早年的工作經歷塑造了他吃苦耐勞、堅忍不拔、勇敢堅毅的性格,培養了他對民眾的深厚感情。加入查韋斯領導的左翼運動后,馬杜羅在思想上、理論上得到“武裝”,最終使他成為一名優秀的左翼政治領袖。
查韋斯出獄后,馬杜羅很快加入了其創建的政黨“第五共和國運動”,并成長為查韋斯的左膀右臂。1998年,查韋斯在大選中獲勝,成為委內瑞拉歷史上的首位左翼總統,建立了“玻利瓦爾革命”政權。

2010年,時任委內瑞拉外交部長的馬杜羅(左)與查韋斯(右)一同參加活動。

2023年5月29日,馬杜羅(左)訪問巴西,和巴西總統盧拉共同會見記者。
呂洋認為,查韋斯的“玻利瓦爾革命”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其回應了“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下委內瑞拉發生的社會問題。上世紀90年代,委國內出現私有化浪潮,作為國家經濟命脈的石油部門也加速私有化,導致其石油資源逐漸被跨國石油公司控制,民眾無法從石油資源出口中獲得實惠。這加劇了委國內貧富分化,造成中下層民眾生活水平倒退,為查韋斯的崛起提供了社會基礎。
當選后,查韋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修改憲法、推行國有化等。馬杜羅于2006年被任命為外交部長。2012年10月,他被查韋斯任命為副總統,并在兩個月后被查韋斯正式確認為自己的接班人。2013年3月,查韋斯因癌癥去世,馬杜羅隨即成為代總統。一個多月后,馬杜羅在總統大選中勝出,正式成為委內瑞拉總統。
此時的馬杜羅終于實現了自己繼承查韋斯事業的愿望,可以大展拳腳,探索屬于委內瑞拉的發展道路。然而很快,他就面臨決定國家未來的重大挑戰。
作為查韋斯的繼承者,馬杜羅一直實踐著查韋斯提出的“21世紀社會主義”理論,并成為了美國政府的眼中釘。
2013年上任后,馬杜羅就面臨極其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受美國制裁和原油價格低迷影響,委內瑞拉經濟的支柱產業石油出口業遭受了重大打擊,經濟出現衰退,國內政治局勢也日趨復雜。美國借機干涉委內瑞拉的內政外交。
2018年,委內瑞拉舉行新一屆大選,馬杜羅勝選連任。但國內反對派、美國和眾多西方國家聲稱“選舉舞弊”,不承認選舉結果。反對派要員、議會主席瓜伊多自封“臨時總統”,委內瑞拉最高法院宣布此舉不符合憲法。此后,瓜伊多曾試圖發動政變,但沒有成功。在爭取委內瑞拉軍隊支持未果后,瓜伊多流亡美國。
美國曾宣布向瓜伊多提供超過2000萬美元資助,其“總統”身份也一度獲得50多個國家的承認。馬杜羅面臨美西方經濟制裁和外交孤立的雙重壓力。
徐世澄表示,美國的經濟制裁對委內瑞拉經濟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用馬杜羅總統自己的話說,美國制裁導致委內瑞拉的石油外匯收入降低了95%。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也大幅下降。”然而,就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馬杜羅依然帶頭頂住了壓力,撐到了“突圍”那天。
徐世澄告訴《環球人物》記者,委內瑞拉的“外交突圍”是從近年拉美政壇集體“左轉”開始的。他說,此前在美國的支持下正式成立的“利馬集團”(成員以南美國家為主),提出了“幫助”委內瑞拉解決其政治經濟危機的目標,但委內瑞拉認為該集團“嚴重干涉委內政”。“從2018年開始,墨西哥、阿根廷、秘魯等國紛紛選出了左翼領導人,這導致‘利馬集團多個成員國承認馬杜羅政府。許多歐洲國家也選擇與馬杜羅政府展開對話。”
與此同時,委內瑞拉的經濟也開始出現好轉,通脹率大幅降低,國內市場趨于穩定。徐世澄認為,近年來馬杜羅政府陸續采取了一些靈活的經濟政策,包括取消對部分生活必需品的進口稅以穩定國內市場。國際油價的升高也改善了委內瑞拉的收支情況。
呂洋認為,馬杜羅在委內瑞拉遭受嚴厲制裁的情況下,依然每年將政府財政的70%以上用于保障民生,盡最大努力保證了民眾的基本生活。而以瓜伊多為代表的反對派為了“奪權”,公然鼓動美國加大對委制裁,難以得到國內民眾支持。
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拜登政府開始與委內瑞拉政府接觸,并表示愿意有限度地減輕對其制裁。徐世澄認為:“美方此舉的動機,一方面是為了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離間委內瑞拉和俄羅斯的關系。雖然馬杜羅出于經濟考慮與美國進行了接觸,但他也清楚,拜登政府不可能全面取消對委內瑞拉的制裁。”而以中國、巴西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則為委內瑞拉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合作之路。
在呂洋看來,馬杜羅這次訪華,期待通過進一步拓展中委合作,為委內瑞拉國家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當前,委內瑞拉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美國對委制裁和封鎖日漸失敗,委經濟形勢明顯好轉,社會秩序逐漸恢復穩定,政治上也逐步擺脫了動蕩局面。如何利用好當前的良好局面推動實現國家發展,已經成為馬杜羅最關心的問題,而中國之行則有望助他找到答案。
尼古拉斯·馬杜羅·莫羅斯
委內瑞拉總統、委內瑞拉統一社會主義黨主席。1962年生于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市,2000年當選國會議員,2006年被任命為外交部長,2013年當選總統,2018年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