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通信技術愈加發達,人類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生活水平也明顯提高,更加追求精神需求的滿足。層出不窮的以短視頻為代表的移動端娛樂社交類APP使人們養成了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在此背景下,短視頻APP上的影視解說類短視頻脫穎而出。其短小精悍,迎合了人們的碎片化信息獲取習慣,故吸引了大量用戶觀看。但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興起,也讓各種問題和困境逐漸顯現出來。一方面,影視短視頻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內容觀感較差,甚至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心智;另一方面,作為二次創作的主體,這類影視解說類短視頻是否構成版權問題也存在爭議。然而,造成上述困境的因素復雜多樣,如社會原因、創作者的原因、平臺的原因等,不能一言蔽之。文章將在闡述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概念、分析其特點的基礎上,分析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現狀與困境成因,并對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未來發展方向、前景展望、困境解決方法等進行梳理研究。
關鍵詞:短視頻;影視解說;大眾娛樂文化;碎片化
中圖分類號:J905;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8-0-03
0 引言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是基于各類視頻APP出現的一種新型娛樂形式,它通過對影視作品的再創作吸引用戶觀看,縮短觀影時長,滿足觀眾的碎片化娛樂需求,從而達到吸粉和流量獲利的目的。
1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相關概述
1.1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概念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是對現有的電視劇、電影、動漫、綜藝等影視作品進行再加工剪輯,并配音制作的一種短視頻形式,是快餐文化盛行的產物,也是如今人們的碎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方式。
1.2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發展現狀
作為一項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壯大的大眾娛樂文化,短視頻在發展過程中一直伴隨著不同的聲音,兩極分化嚴重,眾口難調,且這一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在知乎APP中搜索影視解說類短視頻時,發現一部分用戶表示,“影視解說就是對電影藝術的玷污”“完全和原電影大相徑庭,毫無價值可言”等。然而,這并不妨礙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在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短視頻平臺大熱,幾乎所有影視解說類短視頻都有過萬的點擊率和播放量。造成這種割裂現象的原因是復雜的,與社會環境、受眾、創作者、發行媒介、發行途徑等息息相關。
1.3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特點
1.3.1 精簡性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特性之一是精簡。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往往將一部長達一兩個小時的影視作品壓縮成短短幾分鐘,用幾分鐘的時間概述整部影片內容,極大地壓縮了觀眾的觀影時間。而創作者往往也會在影視解說中加入大量主觀看法,包括創作者對影視劇中人物的看法、劇情評價以及結局討論等。
1.3.2 快捷性
當前,短視頻社交平臺大量涌現,網絡文化繁榮發展,影視解說類短視頻也從中汲取了大量養分。依托移動端社交娛樂APP,影視解說類短視頻打破了時空限制,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觀看影視解說類短視頻,不受環境等因素的制約。
1.3.3 娛樂性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還有一個主要特征——娛樂性。作為泛娛樂化時代的產物,影視解說類短視頻除了帶給人們所謂的功能性幫助之外,主要作用就是滿足人們的消遣娛樂需求。
2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現狀
2.1 受眾需求
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得以普及,碎片化閱讀受到追捧。2021年4月23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調查顯示,2020年我國成年國民的數字化閱讀方式(如手機、網絡在線、電子閱讀器等)接觸率呈上升趨勢,其中傾向于使用手機閱讀的國民占33.4%,網絡在線閱讀的國民占7.9%,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的國民占8.6%,而傾向于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的國民的比例還不到半數[1]。
在加速社會下,人們的生活變得忙碌,只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不斷汲取和接收各式各樣的信息。在約翰·費斯克的《理解大眾文化》中有這樣一句話,“聚集成群的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轉移到同一個地方,他們自覺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種集體的心理,心理群體一旦形成,它就會獲得一些暫時然而又十分明確的普遍特征”[2]209。由此可知,對影視解說類短視頻持不贊同態度的人自然也會因為認知共性和其他有同樣看法的人聚集在一起,從而導致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用戶評價褒貶不一,面臨發展困境。
在這樣的情境下,大部分用戶無法完整地欣賞或觀看一部影視作品,沉迷于“刷看”。所謂“刷看”是指,用戶在短時間內連續觀看多集或者多部影視作品的行為。“刷看”讓他們可以付出更少的時間觀看更多的影視作品。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可謂正逢其時,大部分人通過觀看幾分鐘的影視解說類短視頻,便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即了解一部未曾看過卻感興趣的影視作品的主要內容和結局。受眾在無目的性地瀏覽幾個視頻后,能夠擴充自己的影視“儲備”,從而滿足精神需求及社交需求。與此同時,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往往涉及對影視作品的概括分析,融入了創作者的主觀想法,這些都可以成為觀眾在社交中的談資,獲得社交主動權。觀眾可以與好友談論相關話題,或者和社交平臺上的其他人產生同頻共振,滿足社交需求。另外,人們也喜歡先了解相關影視解說,再決定是否觀看完整版,這樣做不僅節約了受眾的“無效”支出,還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與之相反的是,有另外一部分人非常抵觸時下爆火的影視解說類短視頻。電影是光影藝術,一部優質的電影是無數工作人員及電影創作者夜以繼日的汗水澆筑而成的。而當下時興的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缺少對電影細節的分析,如電影出彩的鏡頭、色彩搭配、臺詞、劇情解說與分析,甚至忽略了影視作品的歷史背景。在一類科普社交分享類APP上曾有用戶發表過這樣的言論:“這種流量至上的自媒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所謂電影評價的標準,也降低了非專業人士對于電影這門藝術的觀賞水平,讓越來越多的人無法看完一部好電影,而是看完解說就以為真正了解了這部電影。”不難看出,當下爆火的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并不符合這類用戶的期望。
約翰·費斯克在《理解大眾文化》中指出,“文化商品想要流行,就必須滿足相互抵牾的需要”[2]209。影視解說類短視頻作為文化商品,存在經濟需要。任何一種文化商品能取悅的消費者越多,它被持續生產和再生產的可能性就越大,得到的經濟回饋也就越多。很多電影解說為了迅速提高播放量和吸粉,視頻產出效率高、投入精力少,不求內容深度,只求迅速吸引眼球。這樣的短視頻無法持續吸引用戶注意,只是曇花一現。
2.2 創作者的差異化表現
隨著社交媒體、自媒體等繁榮發展,各類APP層出不窮。這些平臺準入門檻較低,各個階層和年齡段的人都可參與其中,創作不再只是專業人士的專屬,極大地促進了大眾文化的繁榮。但由于創作者自身條件參差不齊,所以作品的品質高低不一。不同的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創作者也有自身特點,包括獨特的解說視角、有感情的解說、創新的視頻形式。比如,抖音博主“賢于葛格”“苗帽子電影”“小圖圖說電視劇”等,這些創作者不但注重解說質量,多選擇畫面效果及劇情都非常出彩的影視作品進行解說,而且兼顧了解說的完整性,語言連貫精簡,內容充實,有趣味且不低俗,畫面和解說配合得天衣無縫。除此之外,這些創作者在短視頻中提出的見解和想法也很容易引起受眾共鳴。“小圖圖說電視劇”注重解說治愈風格的動漫電影,尤其是對《海浪之上》《漁港的肉子醬》《玉子愛情故事》等的解說獲得了超過50萬次的播放量。而嗶哩嗶哩網站上的UP主“中隊長同志”的影視解說視頻側重深度剖析影視作品,他會從一個專業人士的角度去講解和分析影視作品,包括各種通俗易懂的攝影知識等。這類作品更容易受到那些抨擊缺乏內涵的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用戶的喜愛[3]。
隨著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繁榮發展,新的創作者為了增加自己賬號的熱度、粉絲,獲得更多的收益,不惜解說驚悚、怪異、獵奇的爛片,以博人眼球,從而增加賬號視頻播放量,提高知名度。同時,甚至出現了“說唱解說”“喊麥解說”的新形式,如“藝雪影視”“魯派講電影”“巴斯RAP光年”等。這些視頻為了押韻而強行湊詞湊句,導致影視作品的內容解說質量大幅下降,內容簡略,畫面切換頻繁,作品解說空洞無力。這類作品侮辱了電影藝術,浪費了電影愛好者及想要通過觀看影視解說類短視頻來決定是否觀看原片的觀眾的時間。
這類創作者容易出現的問題有以下幾個。一是傾向于解說獵奇、血腥、八卦、倫理類影視作品,原片質量就比較差,二次創作的作品只會更加糟糕。二是創作者經常在解說中加入大量低俗的口頭禪,通過嘩眾取寵來獲得流量。三是解說順序混亂,解說內容空洞,抓不住影視作品的主線與重點。四是噱頭大于內容,解說內容與電影實際觀感不符,常常夸大宣傳電影,導致受眾無法獲得有用信息等。
2.3 版權問題
從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的特急文件《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來看,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大多屬于二次創作,存在侵犯原作版權的問題。近年來,因為解說類短視頻的爆火也引發了很多版權紛爭,如“谷阿莫”侵權案件。“谷阿莫”可以說是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鼻祖,但也被迪士尼等多家公司指控侵權并打起了官司[4]。在影視解說不斷發展的道路上,版權相關問題逐漸得到更多的重視。影視解說類短視頻作為一種二次創作,沒有辦法規避對原片資源的利用。很多無良自媒體甚至會解說與剪輯盜版資源來獲取流量,賺取經濟利益。此外,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爆火,容易對原片的市場盈利及上映表現產生不可控的影響。
3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前景展望
基于影視解說類短視頻面臨的復雜現狀問題及成因,其后續應不斷完善自身,找到合適的發展道路。
3.1 完善網絡文化市場監管體系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屬于大眾文化范疇,是網絡文化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市場盲目性、自發性等弊端。部分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內容低俗、傳播血腥暴力元素,且有使用盜版資源獲利的嫌疑。這些行為不僅會擾亂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市場秩序,造成惡性競爭,對原片的發行放映及收入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影響人們尤其是未成年人三觀的形塑。因此,完善網絡文化市場監管體系,嚴厲打擊媚俗低劣作品,提高準入門檻,實行視頻分級制度,既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又兼顧了當代成年人通過觀看短視頻排解壓力的需求[5]。
3.2 提高創作者的創作資質與能力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創作者的水平參差不齊,作品質量千差萬別,導致其評價呈現兩極分化。在短視頻發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僅靠嘩眾取寵、扮丑、獵奇、媚俗等手段搶占市場、提升熱度是遠遠不夠的,這樣的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終究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內容創作者只有不斷強化自身的能力,包括鑒賞能力、語言概括能力、稿本撰寫能力、甄別優秀作品的能力等,才能不斷提升作品的競爭力,創作出更符合社會發展趨勢、迎合廣大觀眾需求、造福觀眾的作品。
3.3 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把握好創作方向
當前,網絡高度發達,實現了信息快速傳輸。短視頻作為一種碎片化信息,具有不確定性、無序性、多向性等弊端。影視解說類短視頻創作者若不能把握好創作方向,則容易給不良信息及不良價值觀提供傳播機會。因此,無論是創作娛樂性短視頻還是影視解說類短視頻,視頻創作者都應牢牢把握創作方向,創作符合時代要求的作品,堅守職業道德,傳遞正能量,從而推動社會穩定發展。
4 結語
影視解說類短視頻作為網絡時代、信息碎片化時代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綻放著屬于自己的光彩。它擁有短視頻的優點:傳播速度快,不受時空限制、通俗易懂、互動性強,能夠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馬克思說過:“事物的發展是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雖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問題,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當下面臨的困境,將來通過社會、受眾、創作者、傳播平臺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得到解決,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葉.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碎片化閱讀現象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2.
[2] 約翰·費斯克.理解大眾文化[M].王曉玨,宋偉杰,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209.
[3] 曾貞. B站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二次創作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22.
[4] 林威宇,林威光.影視解說類短視頻的合理使用問題探析:以谷阿莫案為切入點[J].西部學刊,2022(3):67-70.
[5] 藍旭秋.影視解說類短視頻侵權責任豁免制度完善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22.
作者簡介:李奕臻(1999—),女,山東臨沂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