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 李雨彤 黃辰遇



摘? ?要:基于2019年的統計數據,綜合運用AHP權重法、TOPSIS模型對江蘇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綠色發展水平與休閑產業水平的影響因素和排名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江蘇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綠色發展水平與休閑產業水平由于自身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經濟原因,其各影響因素比重不同、各有側重,江蘇省休閑產業水平和綠色發展水平各地區不平衡,總體發展水平由南向北遞減,而內蒙古自治區較為均衡。城市休閑指數越高,其綠色發展程度就越高,休閑產業與綠色發展呈正相關。休閑產業發展對綠色發展起著促進作用,而綠色發展程度反過來又會促進休閑產業發展。
關鍵詞:AHP權重法;TOPSIS模型;綠色發展水平;休閑產業水平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16-0026-06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就一直立足于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而快速發展的休閑行業,無論從科技創新領域來看,還是從市場規模、投資收益來看,都和綠色發展的理念十分契合。因此,對于休閑產業而言,如何利用自身特色和優勢來促進綠色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
近年來,江蘇省、內蒙古自治區作為南北方休閑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的典型地區,因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生態人文資源、有力的政策扶持、密集的產業及有利的人口條件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農業、生態、旅游等綠色休閑產業取得突出成就。因此,研究江蘇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休閑產業對促進綠色發展的影響,具有關鍵性和代表性意義。
一、研究數據與方法
(一)研究數據
數據來源于《江蘇統計年鑒》(2019)、《內蒙古統計年鑒》(2019),江蘇省、內蒙古自治區官方統計數據等。
根據數據類型不同,將數據區分為兩個模塊(表1)。第一模塊是綠色發展模塊。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歸納,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具體可以分為四大類:側重宏觀經濟的綠色發展指數、側重生態環境的綠色指數、側重資源能源的綠色指數以及側重生活質量的綠色指數。一級指標由經濟增長綠化度、資源環境承載力、政府政策支持度組成。二級指標構成一級指標,是一級指標的細化,分別有綠色增長效率、第一產業指標、第二產業指標、第三產業指標、資源與生態保護指標、城市環境衛生指標等9項指標。繼二級指標后,三級指標被細分為19個,其中,反映經濟增長綠化度的指標有9個,反映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指標有5個,反映政府支持度的指標有5個。指標的選取應該具備全面性、綜合性的特質。指標的選取與構建分別參考了《國家綠色發展指標》,具體指標參考了郭永杰、米文寶、趙瑩的文獻[1]。
第二模塊為休閑產業模塊。城市休閑產業是城市發展累積的結果,是衡量一個城市發達程度和綠色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城市休閑產業是多體系、多維度的,本文在引言部分已經整理了部分國內外研究文獻,通過歸納分析,借鑒了羅志慧、王寧、劉宇等作者的文獻[2]。筆者認為,城市休閑產業評價體系可以分為以下四個一級指標:城市經濟發展能力、城市基礎設施、居民消費能力和城市接待能力。二級指標構成一級指標,分別有城市經濟水平、醫療衛生、收入水平等10項指標。三級指標被細分為19個,其中,反映城市經濟發展的有5個,城市基礎建設的有6個,反映居民消費能力的有4個,反映城市接待能力的有4個。
(二)研究方法
1.由于不同組數據的數據單位不同,數據大小也不同,大數據可能會對小數據的影響具有消除作用,且各類數據來源各異,為了消除這類影響,必須利用極差標準進行統一處理。
2.處理完數據后,用AHP權重法進行賦權。AHP權重法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的、層次化的分析方法。
3.得出權重后,用TOPSIS法進行排名。TOPSIS法是一種常用的綜合評價方法,其能充分利用原始數據的信息,結果能精確反映各評價方案之間的差距。
4.得出綠色發展、休閑產業的比重和排名后進行城市歸類,根據江蘇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不同的城市數,分別制定不同的分類標準,得出雙指標組合名次。
5.最后對得出的所有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從權重、名次、雙指標組合名次總結出結論。
二、計算結果與對比分析
(一)綠色發展指標權重對比分析(圖1)
江蘇省第一產業比重最高,為9.16%,而內蒙古自治區則是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的比重最高,為9.06%。這說明,江蘇省大力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落實完善。以第三產業為主的江蘇省,第一產業的比重將會對綠色發展有決定性影響。而內蒙古自治區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的優勢,難以像江蘇省那樣大力減產、推行第三產業,且有許多國家重工業基地,維持第一產業穩定是基本態勢。因此,內蒙古自治區側重在投資環境污染治理方面,通過科技手段減少污染,推行綠色發展。
在水資源上,內蒙古自治區地表地上、地下水稀少,降水較少,水資源總量比重為倒數第二;而江蘇省水資源豐富,擁有太湖、長江等水域,降水充沛,因此,在水資源的分配與治理上,江蘇省比重較高。
從城市衛生來看,江蘇省在清掃面積、生活垃圾清運量總體權重占比是要少于內蒙古自治區的。一方面是因為內蒙古自治區總體城市面積較大,所以清掃面積大,產生垃圾較多;另一方是由于江蘇省垃圾分類政策實施比較到位,在處理生活垃圾時,有效提升了垃圾處理效率,從而降低了相關比重。
(二)休閑產業水平指標權重對比分析(圖2)
江蘇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占比最高的都是每萬人擁有的床位數,說明該指標不受地理和經濟因素限制,大幅度推動了休閑產業的發展。而該指標對應的廣義指標則是醫療保健,所以,各地完善醫療系統、投資醫療保健設施,對直接提升自身城市休閑水平有很大作用。
從整體來看,江蘇省城市經濟發展占比24.67%,城市基礎建設占比30.8%,居民消費能力占比為26.29%,城市接待能力為18.24%。內蒙古自治區各項占比依次為24.96%、36.68%、17.9%、20.45%。通過對比可發現,在經濟發展方面,兩者權重十分接近,雖然江蘇省經濟體量十分龐大,但并沒有直接體現在對休閑產業方面的直接貢獻。在城市基礎建設方面,內蒙古自治區占比達到36.68%。然而,通過對實際的分析發現,內蒙古自治區的交通和基礎建設并不理想。在該權重影響巨大的基礎上,內蒙古自治區不發達的交通和醫療設施嚴重阻礙了休閑產業的發展,以致其新興休閑產業開展較少。而江蘇省的經濟優勢則間接體現在此方面。先進的醫療設施和完善的交通鐵路網離不開經濟的支持,并且經濟的影響也體現在消費能力上。在居民消費能力比重上,江蘇省較內蒙古自治區高7.06%。江蘇省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高,權重自然高,居民對休閑產業的消費又會促進其發展,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在城市接待能力方面,內蒙古自治區憑借自身的豐富經驗與旅游資源而高于江蘇省2%,內蒙古草原廣袤、空氣新鮮、文化獨特,因此吸引了大批旅客前去游玩。
(三)各省市排名分析
在江蘇省方面,城市休閑產業發展差異顯著,總體發展水平從南到北遞減。蘇州、南京兩市位于休閑產業發展第一梯隊,其高休閑性依賴其城市雄厚的經濟實力。不難看出,經濟實力偏發達的城市其余三項休閑指標都偏高,因為經濟作為一個城市的支柱,雄厚的經濟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無錫、南通、鹽城、常州四市位于第二梯隊,四市的各休閑指標指數較均衡。蘇州、南京作為兩個江蘇省的一級城市,其發展水平遠遠超越了其他的二三級城市。對比連云港、宿遷這些城市,其綜合休閑指數比其高出數倍不止,呈現斷崖式差距(表2)。
在內蒙古自治區方面,城市休閑發展差異較小,除了個別城市,其余城市都均勻減小。在對各城市綜合休閑指數從大到小排列后發現,各城市的綜合休閑指數遞減幅度不大,很少出現“斷崖式”下降的情況,表明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市休閑產業發展水平差距相對較小,間接說明內蒙古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相近(表3)。
(四)雙指標組合名次對比分析
將江蘇省前四名的綠色發展水平和休閑產業水平歸類為高水平,簡稱高;將后四名歸類為低水平,簡稱低;中間排名水平的簡稱中(表4)。
將內蒙古自治區前三名歸類為高,后三名歸類為低,其余為中(表5)。
表4? 江蘇省城市歸類
表5? 內蒙古自治區城市歸類
通過城市歸類分析可以判斷,城市休閑指數越高,綠色發展程度越高,休閑產業與綠色發展呈正相關。很少出現有一高一低的城市。而從因果關系上來看,休閑產業發展對綠色發展起著促進作用,而綠色發展程度反過來又會對休閑產業造成影響。
仔細調查蘇州、南京兩市可以發現,這兩市的碳排放、綠色出行水平都較其他城市高。深入研究不難發現,南京、蘇州兩市的地鐵、公交系統、共享單車的配置管理優于其他城市,且公交站點和地鐵站點多、運行速度快,人們為了方便出行,往往使用這些出行設施,燃油車的使用減少了,碳排放就減少了,從而間接提升了城市綠色發展。
政府更愿意在休閑指數高的地區促進綠色發展,因為高綜合休閑指數城市在經濟、基礎建設、居民消費能力、城市接待能力上都更加優秀,有足夠的資本進行企業轉型,發展新型行業,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三、建議與措施
(一)針對內蒙古自治區
1.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在本文對比分析中,內蒙古自治區在城市基礎建設方面的占比達到了36.68%。然而通過對實際的分析,內蒙古自治區的交通和基礎建設并不理想,在該權重影響巨大的基礎上,其不發達的交通和醫療設施嚴重阻礙了休閑產業的發展。因此,內蒙古自治區需要大力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基礎設施不僅可以為休閑產業提供發展基礎,還能夠增強該市休閑產業的吸引力。
2.提高醫療保健水平
上文分析說明,醫療保健占有較高權重,提高內蒙古自治區自身醫療保健水平能夠極大地提升其自身的休閑水平。醫療保健水平是吸引居民常駐的重要因素,能夠提升內蒙古各城市的活力,吸引休閑產業投資者投資內蒙古休閑產業,從而提高內蒙古綠色發展水平。
3.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內蒙古自治區的居民收入水平權重只有17.9%,提升空間較大。當收入水平提高時,人們對休閑消費的需求也會相應增加。增加就業,改善民生,降低稅負,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多途徑增加居民收入,從而促進內蒙古自治區休閑產業發展,提高綠色發展水平。
4.利用自身環境文化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鏈
內蒙古自治區地處內陸,有著廣袤的大草原和自身獨特的草原文化,形成了自身旅游業的天然優勢。今后內蒙古應該完善自身旅游景點設施,發展景點周邊文化,進行互聯網線上創新,形成網絡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
(二)針對江蘇省
1.利用自身經濟優勢,加大對外文化宣傳
江蘇省自身經濟高度發達,但是在城市接待能力方面卻與內蒙古有較大差距,江蘇省除南京、蘇州等城市旅游比較出名外,其余城市知名度較低。江蘇省應該利用自身經濟優勢,加大對外文化宣傳,提高城市知名度,從而促進旅游業發展,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當地政府也會重視城市綠色發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2.大力促進蘇北發展,實現地區平衡
從排名分析,江蘇省的城市休閑產業發展差異顯著,總體發展水平從南到北遞減。江蘇省應該大力發展蘇北地區,實現地區平衡,從而形成以強扶強的局面。同時,應重點投資蘇北休閑產業。
參考文獻:
[1]? ?郭永杰,米文寶,趙瑩.寧夏縣域綠色發展水平空間分異及影響因素[J].經濟地理,2015,35(3):45-51.
[2]? ?羅志慧,王寧,劉宇.基于變異系數的城市休閑產業空間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廣東省21個城市為例[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21,37(6):25-36.
Analysis of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Leisure Industry and Green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n Jiangsu Province and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uang Yuan, Li Yutong, Huang Chenyu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2019 statistical data, an empir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ankings of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and leisure industry level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using the AHP weighting method and TOPSIS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and leisure industry level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re different due to thei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 and economic reasons. The proportion and emphasis of each influencing factor are different, and the level of leisure industry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is uneven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decreases from south to north, whil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s relatively balanced. The higher the urban leisure index,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the leisure industr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reen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isure industry plays a promoting role in green development, and the degree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turn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isure industry.
Key words: AHP weighting method; TOPSIS model;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leisure industry level
[責任編輯? ?若?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