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長葛市中醫院,河南 許昌 461500
慢性腎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屬臨床常見病癥,腎臟出現實質性損傷為其發病機制,可致使腎臟萎縮,難以維持基本功能,患者臨床多表現為腎功能減退、代謝產物潴留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1-2]。目前,臨床針對CRF多通過常規西藥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水電解質紊亂,控制血糖,緩解病情,但效果有待提高[3]。中醫認為,CRF 屬“虛損”“關格”等范疇,脾腎陽虛型是其常見分型,歸因于脾腎虧虛、臟腑陰陽氣血不足,故主張以健脾補腎為主要治療原則[4-5]。溫脾補腎方主要成分是甘草、人參、當歸、大黃等中藥材,具有溫脾散寒、健脾補腎的功效。但在常規西藥治療CRF基礎上聯合應用溫脾補腎方能否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臨床相關報道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溫脾補腎方煎服輔助治療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0 月長葛市中醫院收治的84例早中期CRF脾腎陽虛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42例。A組:男30例,女12例;年齡33~62 歲,平均年齡(47.64±5.77)歲;病癥分期為失代償期35例,代償期7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2.46±0.29)年。B 組:男31 例,女11 例;年齡34~63歲,平均年齡(48.78±5.86)歲;病癥分期為失代償期34例,代償期8 例;病程1~4 年,平均病程(2.53±0.3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納入標準:符合西醫CRF相關診斷標準[6]。符合中醫脾腎陽虛型相關診斷標準[7]。主癥為食少納呆,氣短懶言,畏寒肢冷,腰酸膝軟。次癥為腰部冷痛,脘腹脹滿,大便不實,舌淡并有齒痕,脈沉弱,夜尿清長。依從性良好。基本生命體征穩定。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合并神經系統或造血系統病癥。嚴重惡性腫瘤。嚴重器質性病癥。自身免疫性病癥。過敏體質。
兩組患者均囑低鹽、低脂、低蛋白飲食,并依照具體情況予以降糖、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降脂、抗感染等治療。
B 組接受常規西藥治療,硝苯地平緩釋片(煙臺魯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908)口服,20 mg/次,1 次/d;復方α 酮酸片(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328)口服,0.63 g/次,3 次/d;羅沙司他膠囊[琺博進(中國)醫藥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0023],口服。體重40~60 kg者,70 mg/次;體重>60 kg者,100 mg/次,3次/周。A組在B組的基礎上聯合溫脾補腎方煎服輔助治療,方劑組成:人參6 g、芒硝6 g、甘草6 g、附子6 g、山藥9 g、桂枝6 g、當歸9 g、山茱萸9 g、熟地黃12 g、干姜9 g、大黃12 g,水煎取汁300 mL,分2次溫服,1劑/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個月。
兩組患者均在治療3 個月后評估療效,顯效:中醫證候積分降低>70%,且臨床癥狀消失。有效:中醫證候積分降低30%~70%,且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未及上述標準。顯效、有效計入總有效率。
(1)比較兩組患者總有效率。(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中醫證候積分(食少納呆、氣短懶言、畏寒肢冷、腰酸膝軟),依照嚴重程度劃分為重(6 分)、中(4 分)、輕(2 分)、無(0 分)。(3)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080)測定。(4)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炎性因子指標[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白細胞介素-18(IL-18)、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取靜脈血4 mL,室溫凝固,3 000 r/min 轉速離心10 min(r=10 cm),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5)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氧化應激指標[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總抗氧化能力(TAC)]水平,采用ELISA測定。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 組總有效率高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總有效情況 例(%)
治療3個月后,A 組食少納呆、氣短懶言、畏寒肢冷、腰酸膝軟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情況(±s) 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情況(±s) 分
時間治療前A組(n=42)B組(n=42)t值P值治療3個月后A組(n=42)B組(n=42)t值P值食少納呆氣短懶言畏寒肢冷腰酸膝軟4.31±0.59 4.50±0.54 1.540 0.128 4.56±0.77 4.41±0.82 0.864 0.390 4.40±0.81 4.23±0.78 0.980 0.330 4.36±0.58 4.17±0.60 1.476 0.144 1.24±0.17 1.84±0.22 13.986<0.001 1.44±0.23 1.83±0.47 4.830<0.001 1.23±0.30 1.73±0.41 6.378<0.001 1.33±0.27 2.03±0.32 10.835<0.001
治療3 個月后,A 組BUN、SCr、24 h Upro 水平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情況(±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情況(±s)
組別A組(n=42)B組(n=42)t值P值BUN(mmol/L)治療前13.15±2.51 12.44±2.48 1.304 0.196治療3個月后7.05±1.32 9.59±2.03 6.798<0.001 SCr(μmol/L)治療前220.93±17.42 215.86±18.45 1.295 0.199治療3個月后159.86±11.21 179.18±14.34 6.879<0.001 24 h Upro(g)治療前2.56±0.50 2.42±0.53 1.245 0.217治療3個月后1.03±0.04 1.56±0.11 29.345<0.001
治療3 個月后,A 組血清IL-18、IL-6、ICAM-1 水平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指標情況(±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指標情況(±s)
組別A組(n=42)B組(n=42)t值P值IL-18(pg/mL)治療前404.16±35.73 396.12±36.81 1.016 0.313治療3個月后194.62±14.46 243.55±18.74 13.397<0.001 IL-6(ng/L)治療前7.87±1.33 7.53±1.30 1.185 0.240治療3個月后4.07±0.72 5.46±1.18 6.517<0.001 ICAM-1(ng/L)治療前524.06±37.56 513.35±36.43 1.327 0.188治療3個月后383.26±20.29 460.41±27.37 14.675<0.001
治療3 個月后,A 組血清ROS 水平低于B 組,血清SOD、TAC 水平均高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情況(±s)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情況(±s)
組別A組(n=42)B組(n=42)t值P值ROS(IU/mL)治療前506.25±34.36 498.98±35.10 0.959 0.340治療3個月后363.16±28.32 415.57±31.96 7.954<0.001 SOD(μ/L)治療前74.57±7.46 76.64±7.52 1.267 0.209治療3個月后121.79±9.85 94.10±8.53 13.772<0.001 TAC(kμ/L)治療前6.46±1.71 6.16±1.63 0.823 0.413治療3個月后12.64±2.01 9.95±1.88 6.334<0.001
中醫認為,CRF 屬“癃閉”“關格”“尿毒”等范疇,病機屬本虛標實,脾腎健運功能失調,久蘊成毒,濕濁停滯,致使腎功能急劇衰竭,故主張以溫脾助陽、健脾補腎的方法治療[8-9]。溫脾補腎方中人參性平,味甘、微苦,歸脾、肺、心經,可益氣養血、補脾益腎、復脈固脫;附子性大熱,味甘、辛,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干姜性熱,味辛,可回陽通脈、溫中散寒;芒硝性寒,味咸、苦,可潤燥軟堅;桂枝性溫,味辛、甘,可溫經通脈;山藥性平,味甘,可補脾肺腎;當歸性溫,味甘、辛,可補血活血;山茱萸性微溫,味酸、澀,可補益肝腎;熟地黃性涼,味甘、苦,可滋陰補腎、養血補血、益精填髓;大黃性寒,味苦,可活血祛瘀;甘草性平,味甘,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諸藥配伍,共奏溫脾助陽、健脾補腎的功效,符合CRF 的病機。現代藥理研究[10-11]顯示,丹參可減輕腎臟近曲上皮細胞超微病理損傷,大黃主要成分可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異常增生,減輕腎間質纖維作用,同時,可降低腸道毒素吸收率。甘草、人參提取物可緩解機體缺血、缺氧狀態[12]。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總有效率較B 組高,治療3 個月后,A 組食少納呆、氣短懶言、畏寒肢冷、腰酸膝軟中醫證候積分,BUN、SCr、24 h Upro 水平均較B 組低,提示加用溫脾補腎方煎服可進一步提升療效,改善腎功能,促進病情恢復。
有研究[13]指出,CRF 患者機體中腎小球濾過率表現為持續降低趨勢,致使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從而繼發性引起組織器官(腎臟)缺氧、缺血,誘發氧化應激反應,加重腎功能損傷。其中,ROS 可損傷腎組織蛋白質、核酸類物質,對正常生理結構、功能產生破壞,而SOD、TAC 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均能促進機體氧化應激損傷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 個月后,A 組血清ROS 水平較B 組低,血清SOD、TAC 水平均較B 組高,提示溫脾補腎方可有效緩解早中期CRF脾腎陽虛型患者機體氧化應激狀態。現代藥理研究[14-16]顯示,人參、桂枝、附子提取物均具有提升機體免疫力,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腎血管擴張,減少自由基生成的作用。另有研究[17]指出,CRF 患者機體微炎癥狀態和腎功能下降具有相關性,炎性因子可通過結合腎組織細胞,活化損傷腎固有細胞,形成促纖維化反應,加重病情。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個月后,A組血清IL-18、IL-6、ICAM-1水平均較B組低,提示溫脾補腎方可通過調節血清IL-18、IL-6、ICAM-1 水平,減輕機體炎性反應,促進早中期CRF脾腎陽虛型患者病情恢復,這可能與丹參等中藥材具有抗炎作用有關。
綜上所述,溫脾補腎方煎服輔助治療早中期CRF 脾腎陽虛型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促進患者腎功能改善,減輕其機體氧化應激反應、微炎癥狀態,促進其臨床癥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