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君
摘要:為響應國家對高職院校擴招的號召,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2019年進行了擴招。有必要針對擴招后凸現的問題,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特色產業學院、師資團隊、教育教學、教學條件、質量保障機制等方面入手,進行研究與改革實踐,為社會培養思想素質過硬、專業知識扎實、專業技能精湛、可持續發展能力突出的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汽車運用類技術技能人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汽運專業實現轉型升級與高質量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可以為職業院校相關專業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擴招;汽運專業;高質量;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C961;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6-0001-04
基金項目:2020年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擴招背景下高質量人才培養的路徑研究與實踐———以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項目編號:JGGZKZ2020167)
2019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職業教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1]。2019年4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提出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開展高等職業教育。此次擴招更多從穩就業出發,從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結構出發[2]。擴招的內涵實質是以高職教育為契機,將勞動力存量置換為優質人力資源,“形在規模,意在質量”,它的有效實施需要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3]。
汽車工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4]。隨著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轉型升級加速,適應汽車產業新趨勢、滿足崗位新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缺口巨大。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深職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簡稱“汽運專業”)于2019年先后實施了兩期擴招。高職汽運專業擴招是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的背景下開展的,希望通過擴招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以滿足經濟轉型與高質量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然而對于學生數量的增長,如果沒有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與創新、各方資源的投入與整合、質量保障能力的提升,那么擴招與高質量發展之間必然存在矛盾。
深職院汽運專業設立于1996年,2009年成為國家級示范專業,2016年立項為廣東省一流院校高水平建設專業,2020年立項為第一批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專業。2019年,汽運專業被列入學校擴招專業之一,第一期面向深圳市中職學校應往屆畢業生和云南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應往屆高中畢業生擴招4個班,學生分布在深圳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和深圳市寶安職業技術學校兩個地點。第二期開設“現代學徒制試點”,招生1個班。擴招后,汽運專業學生人數較以往增加1倍,這給人才培養工作帶來一定困難,需著重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汽運專業亟須轉型升級。以服務傳統汽車產業為主的專業人才輸出與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需求存在偏差,只有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實現專業的轉型升級,才能培養出滿足汽車產業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第二,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改革與創新。由于生源多元化及產業需求的變化,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實踐內容及質量評價標準等均需進行調整。第三,高水平師資團隊建設需要加強。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以及教學內容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汽車方向的轉變,將引發教學資源、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更新,這對專業師資團隊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第四,教學條件需要優化。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及生源類型和數量的增加,現有教學資源難以滿足教學需要,校內外實訓室需要新增或改造升級。第五,教學方式與手段需要創新。由于教學地點及班級較多,教學資源的不平衡、校園文化環境的差異、學生經歷和思想的差別使得現有教學方式無法滿足教學需要。
現以深職院汽運專業為例,對其擴招背景下人才培養的策略及措施進行探討。高職汽運專業人才培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內涵發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為主線,緊密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及深圳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建設的需求,聚焦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實施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專業轉型。
1.緊密對接產業,調整人才培養目標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服務區域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指引,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調整為:圍繞本區域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重大需求,培養理想信念堅定,扎實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能夠從事汽車產品或零部件技術開發、性能測試與品質檢驗、汽車售后服務、汽車金融與銷售等工作,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創新意識、工匠精神、就業創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與國際視野的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制定并執行以“六個融合”為特征的《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標準》。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生源特點,優化專業方向布局,分類制定針對性、適應性和時效性較強的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標準、人才培養方案具有中高職本科連貫培養的高水準、廣東特色、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特點。
2.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實現共建共享
汽運專業參與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包括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智能交通技術運用等專業)的建設。專業群構建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各專業共建共享基礎技能課程模塊(包括公共基礎課、汽車技術平臺課)。其中,汽車技術平臺課包括汽車構造與原理模塊、新能源汽車技術模塊、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模塊、智能交通與控制模塊、汽車服務與營銷模塊,每個模塊有3或4門課程。汽運專業負責汽車構造與原理模塊、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模塊、汽車金融與銷售模塊8門課程的建設。
同時,汽運專業與北京中車行等企業開展“1+X”證書改革,申報試點“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證書”的培訓站及考核站。汽車電氣與電子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二手車鑒定與交易等課程實施課證融通。汽運專業對接職業標準,緊貼崗位實際工作,與企業合作,全面實施項目化課程改革。
3.校企共建“特色學院”,深化產教融合
2019年,汽運專業所在的汽車與交通學院與比亞迪公司合作建設特色產業學院———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校企雙方構建“技術共研、產學共融、師資共用、資源共享”的四維融合組織形態與模式,開展“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技術應用實訓中心”“課證開發與教學中心”“雙師型師資發展中心”及“校企黨建基地”“勞動教育與實踐基地”“新技術研發與生產基地”“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三中心、四基地建設。
依托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了2名“廣東省技術能手”。校企共同開設比亞迪結構設計精英班、汽車電子精英班等訂單班。企業全程參與人才共育,實現了培養與生產的無縫對接。專業教師與企業開展聯合技術研發、技術培訓,打造了由企業崗位標準、技術標準、產品標準引領的立體化專業群課程體系、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
4.校企共建師資工作站,打造高水平教師團隊
汽運專業依托比亞迪、一汽-大眾奧迪等一流企業的合作平臺,開展師資培訓與認證,打造高水平、“雙師型”教師團隊。校企共建“雙師型”師資工作站,共同培養“既是教師又是工程師”的絕技絕藝大師,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共同承擔教育或培訓任務,共同申報研究課題,以專業為紐帶,推動企業技術骨干與專任教師的雙向流動,打造了一支定期研修、協同研究、深度合作的技術研究型教師隊伍。
同時,汽運專業制定《汽運專業教師培訓和下企業實習制度》《汽運專業教師進修選拔制度》《汽運專業教師課程實踐技能考核制度》等,激勵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出國進修及參與師資培訓與認證,使教師的知識及業務水平與產業同步。
5.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探索新型教學方式
開展以發展型、創新型、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開展分層分類人才培養,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
(1)開展多元化模式人才培養與分層分類教學。以第一批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和特色產業學院建設為契機,實施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的“OBE”人才培養改革;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生源特點,通過“比亞迪精英班”“奧迪機電班”“現代學徒制班”“三二分段班”等多元化模式培養人才。依托校企行業精英,開展卓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試點工作,組織世界技能大賽中國技術專家、廣東省技術能手,與來自奧迪、比亞迪等公司的行業技術能手,深入課堂,定期培訓,每年指導學生參加省級、國家級、國際級技能大賽。
(2)實施“四室合一計劃”,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實施“四室合一計劃”(專業實訓室+教師辦公室+創新工作室+企業大師工作室),加強“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形成以創新工程項目群、學術性社團為主的教育平臺,學校教師與企業創業導師共同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支持學生成立學術性社團———魅影方程式賽車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協會等。積極完善“創新型項目化課程、創新工程、創新型畢業作品”的三創平臺,依托“汽車文化主題館”建設,形成學院創新創業活動實踐平臺,開展創新創業政策咨詢、專家坐診、創新工坊、微課教學、項目孵化、作品展示、創業主題沙龍、創意手工工作坊、互聯網+項目路演、社團創新經驗分享會等實踐活動。開設“創新思維”“賽車設計與制作”“商業企業運營沙盤模擬”等系列創新創業類選修課程。
(3)利用新興技術手段,開展個性化教學。采用“互聯網+人工智能+教學(學習)”的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實時監測、預測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調整,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汽運專業通過超星學習通構建所有骨干課程教學網站學習平臺,并結合騰訊會議、微信等平臺,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混合式教學、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通過現場5G連線,開展企業現場連線教學,由企業兼職教師解答關于生產實踐的疑問。另外,還開展虛擬仿真實訓教學,開發VR、AR等教學資源,建立汽車技術教學體驗中心,供學生隨時體驗學習。
6.應用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
汽運專業通過校校合作進行國家級數字化資源庫建設,所有骨干課程完成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支持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汽車發動機技術及檢修”建設完成并通過驗收;“汽車營銷策劃與實務”“汽車顧問式銷售”兩門課程的國家級數字化資源庫子庫建設完成;“汽車空調診斷與維修”“新能源汽車技術”等SPOC/MOOC/VR/AR的課程建設完成。所有課程依托超星學習通在線開放平臺,實現校內開放、校外共享。
汽運專業聯合比亞迪公司等開發了一批職教特色鮮明的專業課程項目化教材,并將新技術、新規范融入課程內容。出版了《汽車文化》《汽車營銷基礎與實務》《動力電池管理及維護技術》國家級“十三五”規劃教材及新能源汽車技術叢書教材。另外,還與比亞迪高級工程師共同開發了“新型單片機技術及應用”“產品設計開發流程”“UG建模”等比亞迪精英班課程。
7.優化實訓室功能定位,建立高水平校內外實訓基地
改造升級校內現有實訓室,使其適應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教育的需要。新增建設“汽車與交通虛擬仿真實訓室”“新能源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實訓室”“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實訓室”等。充分發揮實踐基地技能訓練、職業素質訓導、社會培訓、技能鑒定和應用研發五位一體的功能,為專業的實踐教學及社會培訓鑒定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還聯合比亞迪、廣匯汽車、美團、鵬峰汽車等區域重要企業,打造高水平的校外實訓基地。
8.建立完善的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機制
汽運專業成立產學研用委員會,負責指導制定和修改專業標準、人才培養方案;利用學校成立的質保中心監督專業建設、教學運行、在校生學習成果評價,建立專業自我診斷與改進機制;針對產業特點,對學生就業情況進行跟蹤調研,并通過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構對學生學習成果和人才培養質量進行全面的分析評價,進而優化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與方案,形成人才培養質量分析評價、反饋、優化管理長效機制。每年開展學生就業情況與市場需求調研,結合學校質保中心與第三方人才評價,調整和優化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與方案。
經過幾年的實踐,深職院汽運專業基本實現了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通過了廣東省一流院校高水平專業建設驗收。第三方機構“金平果”2021專業排名顯示,深職院汽運專業在全國名列前茅,在廣東省位列第1名。可見,深職院汽運專業在人才培養上成效顯著。
(1)學生培養質量高,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和好評。近三年來,學生參加國家級及省級技能大賽、“挑戰杯”或“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共獲獎項15項,包括: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汽車技術賽項一等獎2項,中國技能大賽汽車智能化技術賽項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三等獎3項,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金獎等。麥可思公司的畢業生跟蹤調查數據顯示,本專業自2020年以來,畢業生平均初次就業率達到99%以上,就業現狀滿意度達90%。2022年第一屆擴招的汽運專業畢業生中,超過20%的畢業生入職比亞迪、美團、速騰聚創、AUTOX等行業龍頭企業。
(2)教學成果豐碩,專業示范輻射作用顯著。近三年來,“汽車與交通專業群‘產、賽、研、創多維立體協同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應用”“比亞迪共建特色產業學院培養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的探索與實踐”“‘適產建群、適合崗位、適配基地的高水平專業群適應性育人改革與實踐”這3項教學成果分別獲得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汽運奧迪項目教學團隊”被認定為廣東省先進教學團隊。汽運專業依托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廣東工程技術開發中心、深圳市重點實驗室等平臺開展技術研發,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需要,推動中小微企業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形成了區域有影響力的汽車技術服務基地,參與制定國家、省、市級技術標準6項,對口幫扶3所兄弟院校,平均每年對外技術培訓1040人次。
2019年的全國高職擴招從一開始就受到廣泛關注,既直接推動了高職院校的大規模發展,又帶來了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關注。深職院汽運專業在擴招背景下,緊密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及深圳汽車產業的需求,聚焦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多措并舉,實現了專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人才培養。其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和好評,教學成果豐碩,專業示范輻射作用顯著。此研究與實踐成果對兄弟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廷奇.高職院校擴招與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3):25-30.
[2]任聰敏,石偉平.擴招100萬背景下的高職教育應對策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0):21-24.
[3]匡瑛,石偉平.論高職百萬擴招的政策意圖、內涵實質與實現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9(05):92-96.
[4]鄭昕.創新驅動下新能源物流車應用的商業模式發展路徑研究[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02):12-17.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ty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rollment Expansion
Deng Zhijun
(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nsportation, Shenzh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55, 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countrys call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xpand enrollment, Shenzh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uto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major expanded enrollment in 2019.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reform practices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that have emerged after the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star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talent cultivation goals, curriculum system,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olleges, teacher team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etc., in order to cultivate composite, innovative, high-quality automotiv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skilled talents with excellent ideological quality,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xquisit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outstan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for societ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 in Shenzh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major; high 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