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云停
2023 年是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發展的第六十個年頭了!自1962 年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籌建書法篆刻專業,1963 年開始首屆招生[1]以來,至今正好是一甲子。2022 年9 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 年)》《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管理辦法》新版目錄[2],其中書法學與美術學合并為“美術與書法”,成了一級學科,這是可以載入史冊的大事件,也是對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發展的充分肯定!
本科招生考試作為高等書法教育的門檻、關口和瓶頸,歷來備受社會關注。值此2024 年全國書法統考大改革到來之際,筆者就2023 年書法高考的招生院校、考生人數、考試形式、考試科目和內容,以及2024 年藝考改革的大趨勢等多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希望能夠為廣大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也希望能為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和改善新的人才選拔標準建言獻策。

圖一 2023 年各省書法本科高校數量統計柱狀圖

表一 2022 年度新增書法學本科專業院校名單

圖二 近七年新增書法學專業高校數量統計柱狀圖
2023 年4 月,教育部公布2022 年度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3],上海大學、安徽藝術學院等6 所院校通過備案和審批;至此,我國開設書法學本科專業的高校數量已達到了151 所。
根據教育部2022 年6 月公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4],全國共有本科院校1270 所,其中已有11.9%的本科院校開設了書法學專業,比例已經相當高了。
圖一為目前已開設書法學本科專業的高校分省分布柱狀圖,中部與東部設立書法專業的高校較多,其中山東最多,有13 所高校;其次,河北有12 所,河南、陜西、四川各10 所;招收書法專業高校數量在6 個及以上的共有11 個省份。與此同時,開設書法學本科專業的高校在最近七年里暴增了78 所,而且還在以每年近10 所的速度在逐年增加,但是這個增速在減緩。總體來說,筆者對書法學專業的發展前景還是持樂觀態度的。
整體來看,招收書法專業的高校在各省的分布情況與該地書法高考考生的人數基本呈正相關關系。考生人數越多的省份,開設書法學專業的本科高校也相對較多;反之則較少。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院校申報了專業就能通過審批。比如,2020 年度15 所申報,通過了12 所;2021 年度10 所申報,通過了6 所;2022 年度12 所申報,僅通過了6 所。最近幾年的通過率基本平均在50%—80%,如果仔細看的話,不難發現這個通過率在逐年降低,增速在減緩。
據統計,2008 年參加書法高考的考生人數約為8000 人,各高校本科錄取名額約800 人,升學率約為10%;2023 年考生人數已突破30000 人大關,錄取名額約為6500 人,升學率為21.5%。[5]全國書法考生人數在15 年間增加了近三倍,錄取名額卻增加了七倍不止;顯而易見的是,書法高考的難度相比15 年前降低許多,高等書法教育的發展態勢也由此可見一斑。

圖三 2023 年全國各地書法考生數量統計餅狀圖

表二 2023 年各地書法統考考試科目與報考人數統計
各省書法學專業統一考試(以下簡稱省統考)是由各地省級招生機構統一組織的,為高等院校招收藝術類專業人才而設置的選拔性考試。2021 年教育部發文,明確到2024 年要基本實現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全覆蓋。[6]截止2023 年4 月30 日,全國31 個省(不含港澳臺)的教育招生考試院已先后頒布了2024 年書法學專業省統考的政策,考試形勢可謂是翻天覆地改革了。
由表二可知,2023 年全國共有16 個省份設置了書法學專業省統考。這16 個省的考生必須參加高考所在地組織的省統考,并且考試合格后方能參加其他院校組織的本科招生專業考試(以下簡稱校考);其他省份的考生因為沒有省統考,則可以直接參加相關院校組織的校考。
相對于校考來說,省統考無論是從考試科目的設置上來說,還是從考試過關的難度上來講,都要遠比校考簡單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與吉林省2023 年實行的是校際聯考。校際聯考是由多所高校聯合組織的專業考試,在錄取時共同使用該項考試成績;好處是考生即使校際聯考成績不合格也可以正常參加其他高校組織的校考。可惜,這項政策從2024 年開始就要取消了。
教育部要求綜合類院校和師范類院校要逐步取消藝術類校考,采用各省統考成績錄取。2023 年,151 所院校開設書法學本科專業,35 所組織校考,剩余116 所院校均不同程度地承認和使用各省書法統考成績或校際聯考成績,其中極個別院校尚未開始招生。
隨著全國書法統考政策的全面落實,預計2024年舉行校考的院校數量將會進一步減少,很可能不足30 所(2022 年為43 所)。

表三 2023 年校考院校名單

表四 2023 年藝術類院校校考考試科目及要求一覽表

續表

表五 2023 年師范類院校校考考試科目及要求一覽表

表六 2023 年綜合類院校校考考試科目及要求一覽表

表七 2023 年各校考院校錄取原則分類匯總
通過表四、表五、表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在八大美院里面,只有魯迅美術學院一枝獨秀,不考察篆刻或國畫相關科目,只考察書法臨摹與創作(西安美術學院2022 年校考有篆刻科目,2023年因為特殊原因,未組織校考)。
第二,在35 所校考院校中,80%的院校都會考察書法臨摹,只有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吉林藝術學院、上海師范大學、西安思源學院和河北傳媒學院不考察書法臨摹,直接考察書法創作。
第三,考察篆刻科目的院校共有5 所,其中必須動刀刻印的分別是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和廣州美術學院,共3 所;只設計印稿,不刻印的分別是四川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共2 所;既要篆刻創作又要設計印稿的學校只有1 所:中國美術學院(三位一體)。
第四,考察中國畫科目的共有3 所院校:天津美術學院(國畫臨摹,山水、花鳥二選一)、湖北美術學院(白描臨摹)、廣州美術學院(線描寫生)。
第五,考察古代漢語科目的院校共有兩所院校:中國美術學院和內蒙古藝術學院。僅有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在考察書法的同時,還加試書法理論常識;另外鞍山師范學院的書法常識科目于2023 年開始正式取消。
第六,除少數院校外,大部分院校皆不對書法創作的書體進行限制,考生可自選自己擅長的書體進行創作;考察指定書體創作的院校則多指定為楷書。
第七,考試紙張的尺寸分配比較均勻,使用四尺對開、四尺三開和四尺斗方的學校在數量上差不多;湖北美術學院和山東藝術學院稍微特殊,使用四尺整張宣紙。因此,考生在備考時,各種尺寸的宣紙都要訓練、熟悉并掌握。
第八,考試時間基本上都比較寬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卷都問題不大;只有中央美術學院的行草創作科目,僅給了考生15 分鐘,略顯倉促。
通過表七可以看出:
第一,74.3%的校考院校在錄取時專業課成績占比較大;按照綜合分排名錄取的院校占比40%;在文化課成績達到藝術類本科提檔線的前提下,按照專業課成績排名錄取的院校則超過了一半,達到了51.4%;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占比各50%的院校則為8.6%,只有17%的院校在錄取時文化課成績占的比重較大;還有5.7%的院校錄取時是完全按照高考文化課成績排名錄取,專業課成績合格即可。
第二,按照綜合分排名錄取的院校要求考生必須在拿到專業課考試合格證的前提下,絲毫不能懈怠文化課的學習;而且只要專業課成績合格,無論排名高低,都有希望被最終錄取。筆者認為這種錄取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合理和人性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會有不足,只要綜合實力達到一定標準即可脫穎而出。
第三,全國八大美術學院中,除湖北美術學院以外,在錄取時,專業課比重皆大于文化課。藝術類院校在錄取時普遍更重視專業課成績;一部分文化成績相對一般,但專業水平很優秀的學生,更適合報考藝術類院校。
第四,山東藝術學院比較特殊,它的錄取原則是根據文化課高考成績投檔,按照專業課校考成績錄取;比如它面向全國招10 人,那么根據1∶4 的比例,它的專業合格考生總數應為40 人;在高考志愿投檔的時候,根據1 ∶1.2 的比例,志愿填報山東藝術學院的考生中,根據文化課成績排名,前12 名投檔過去,然后在這文化課前12 名考生中,最終錄取專業課成績排名前10 人。筆者認為這種錄取原則給考生帶來的競爭壓力最大,只有專業課成績排名很靠前,同時文化課成績又名列前茅的考生才能有較大把握被錄取。
書法學專業本科招生考試作為藝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普通高考特殊類型招生中規模最小、考生人數最少的專業類型之一,把好招生關是高等書法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隨著全國藝考改革方案的陸續出臺,教育部對未來藝術人才的選拔、招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滿足人才選拔的科學性、公平性的同時,又能夠符合藝術類專業特殊性人才的個性要求,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評方案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經過60 年篳路藍縷的發展,書法學專業的開設從剛開始的星星之火到形成現在的燎原之勢,是幾代前輩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借助“美術與書法”合并為一級學科的東風,同時在藝考改革的政策要求下,我輩理應肩負起“為往圣繼絕學”的歷史使命與責任,為開辟中國高等書法教育新的黃金時代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