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靜
“各位請看,這面墻壁就是由小米砌成的?!敝v解員皇甫倩蓉向參觀者介紹,“1950年5月,中央重工業部在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機器工業會議,會議決定投資七億五干萬斤小米(折合人民幣6075萬元)建設‘新中國第一座重型機器廠’——太原重型機器廠?!?月30日,《科學導報》記者來到太重展覽中心,了解重器擔當的崛起之路。
太重展覽中心以一條時間軸線在展墻上的延伸,串聯起太重與祖國同頻共振,73年來為國家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建設所創造的太重奇跡,清晰記錄下太重一個又一個值得永遠銘記的歷史足跡與高光時刻。
在太重展覽中心一角的巨型投影紗幕上播放著太重的全球布局圖、《國之大者》短片、大型火箭發射現場模擬等環節,記者身臨其境地了解太重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所提供的具有代表性的產品。
“這就是咱們經常在山頭上看到的風力發電,由風電齒輪箱和主軸、塔筒、鋼樁組成,公司具備風電整機研制和風場運維能力,可為核電用戶提供重點裝備,為化工行業提供綠色裝備,以及各個產品的耐久性優勢,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是以風電設備為重點的綠色能源、清潔能源裝備?!被矢蝗亟榻B道,“在投影紗幕背后,展示了太重的‘制造+服務’‘裝備+材料’‘產品+系統解決方案’的核心競爭優勢。另外公司還有以起重機為重點的現代鋼鐵全流程工藝裝備、以挖掘機為重點的智慧礦山、智慧礦井成套設備、先進軌道交通成套裝備、以液壓產品為重點的突破‘卡脖子’技術關鍵零部件和基礎件、以海工裝備為重點的藍色經濟領域。”
近年來,太重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推動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戰略部署,并結合行業的發展需求,引入5G、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等技術,聚焦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智能產品、智能服務,打造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服務。
“這顛簸感和現場操作挖機一模一樣了。”記者親身體驗了模擬5G遠程操控挖掘機,執行挖機行走、挖掘裝車等一系列動作,并回饋操作結果;操縱者發出一個位置指令,智能起重裝備通過智能規劃路線、自動避障,將指定物品送達指定位置,體驗公司智能化焦爐設備“一鍵煉焦”強大功能等。來賓還可通過選擇產品的不同配套設備或不同構件參數,通過隔空的手勢互動對產品進行仿真測試分析與智能化調配,在得到最佳的參數和配置后形成完整的機器三維模型設計圖。通過實拍畫面實時依次進入下料中心、焊接中心、噴涂中心、加工裝配聯合廠房、運營中心了解當下生產制造情況,直觀地體驗產品從制造生產到后期運營服務的全過程。
參觀至最后一個展廳時,皇甫倩蓉向記者介紹道:“尾廳右側的漆畫作品由清華美院設計制作,畫面中的每個線條與色彩都蘊含著太重元素和太重人對未來的無限暢想。左側的照片墻展示的是太重創造的500余項中國和世界第一!”
裝備強國,惟有奮斗!在太重展覽中心,看到了太重人拼搏的縮影。在這里,感受太重人的信仰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在這里,感受太重人在改革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勇毅前行;在這里,見證太重人在嶄新的起點上劍指一流,鑄就華章。

圖為記者“沉浸式”體驗5G模擬智能化遠程操控大型礦用挖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