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穎
“陳奇,看看你的成績,你就不能在英語上花點功夫啊?其他科目差不多,英語一項比同學少了60分,我看著都覺得心疼啊!”高三返校考成績剛出來,班主任就把我叫到了辦公室,同樣的談話從高一開始,已經重復了N次了。
“數學120,語文103,地理90,物理75,化學89,英語70”,這串數字牢牢地刻印在陳奇的腦海里,不用班主任指出來,他也知道自己的英語有多差。從初中開始,陳奇就不樂意背誦英語,覺得枯燥乏味,不好玩。他最喜歡的是地理,課堂上可以心馳全球、遙看太空,如果學了心儀的遙感測繪專業,還能夠預報世界風云,那多酷啊!中考時,雖然英語成績一般,但憑著出色的理科成績,陳奇還是考進了市重點中學,選科時也如愿選了“物化地”,向著自己的大學夢又邁進了一步。
進入高中,英語課文更長了,需要記憶的也更多。但奇怪的是,地理課文的內容再長,看個一兩遍,陳奇就會記得很牢,而一到英語,就連簡單的單詞記憶都很困難。陳奇在英語上花的時間很多,卻見不到效果,久而久之,他失去了信心,認為自己本就不適合學英語。于是,一上英語課就犯困,一看到英語老師就煩。他想,與其浪費時間,不如用英語課來做其他作業吧。學英語對陳奇來說,就是游不出的苦海。
像陳奇同學這樣理科成績優秀,但英語成績落后的學生,每所高中、每個班級都有。他們天資聰穎、反應快、喜歡變化莫測的生活,對于需要大量單調背誦和練習的英語學科天生缺乏好感。初中時,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還能憑著自己的聰明應付,考個中等成績。到了高中,僅憑著毫無技巧的死記硬背,就完全行不通了。學習方法遭遇瓶頸,再加上日漸增大的學科壓力和繁復的知識點,容易讓本就對這門學科沒興趣的同學產生情緒上的厭煩,一上課就走神。
另外,英語的學習確實需要背誦,但背誦的目的是掌握這門語言,所以孤立地背單詞肯定是行不通的,就像我們學漢語,是要在生活中、對話中、閱讀中學習的,而不是通過一個一個背單詞學會的。既然我們能背誦長篇的語文課文,也就能背誦長篇的英語課文,只要選對方法(如果你背語文課文也困難,那么今天的方法也可以幫助你背誦語文課文)。
陳奇的苦,源自不良的學科情緒和錯誤的學習方法,兩者相互推動,就成了“游不出的苦海”。
既然明白了苦從何來,那下一步就是化苦為甘了。針對陳奇的情況,化苦為甘可以分為四步。
未來預演,激發動力
大家肯定都做過夢,知道夢境不同于現實,可人在夢里的感受卻是那樣的真實。因為現實的場景和想象的場景對于我們的大腦來說,帶來的感受是相同的,這也是目前虛擬現實技術得以開發應用的腦科學前提。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白日夢”來激發自己的動力,這種方法稱為未來預演法。
未來預演法的操作要點:
⊙想象一個未來的成功場景,越具體越好
在想象的場景中,陳奇覺得最激動和興奮的,就是自己拿到武漢大學測繪專業錄取通知書的時刻,于是他上網查了武漢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樣式,在腦海中一遍遍地想象著自己打開通知書的情景,直到每一個細節都極為逼真。
⊙想象自己在未來回憶現在
想象拿到了錄取通知書的陳奇,開始回憶高三時的情景,回憶起自己的英語課。
想象現在的自己在為了未來的成功而努力。同樣,努力的方式也是越具體越好。比如陳奇想象自己在英語課上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地背誦課文和做練習,即使有一些困難,但也都很快克服了。
⊙代表未來的自己,感謝現在的自己
在想象中,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陳奇對高三時努力的自己說,“謝謝你,愿意為了理想而改變,我才能擁有現在的成功”。
通過未來預演,陳奇成功地激發了學英語的動力,愿意進一步地改變英語學習的情緒和方法。
學科遷移,調整情緒
陳奇有特別偏愛的學科,學起地理來,他興致勃勃、毫不厭煩;也有討厭的學科,看到英語,就心煩意亂、無法專注。這種偏好背后,是不同的學科情緒帶來的影響,而這種情緒是可以遷移的。
⊙明確討厭學科的情緒狀態
在學習討厭的學科前,有意識地掃描身體各個部位,找到自己不舒服的區域和對應的感覺。比如陳奇一想到英語,后腦勺某一小塊區域就發脹,就想做點其他事。
⊙明確偏愛學科的情緒狀態
同樣掃描全身,找到對應的區域和感受,比如陳奇一想到地理,前額和胸口就熱乎乎的,感覺像“泡在熱水里”。
⊙遷移情緒
保持學習偏愛學科時的狀態,進行討厭學科的學習,一開始持續的時間會比較短,慢慢練習,時間會越來越長。比如陳奇可以先想象自己在學地理,找到那種“泡在熱水里”的感覺,然后開始背誦英語。當厭煩感開始出現時,就想象“泡在熱水里”的感覺,慢慢延長時間。
點面記憶,科學背誦
人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首先適應的是畫面記憶,所以記憶的關鍵是要將文字轉化為畫面。對于長篇文章來說,一篇文章里有幾個畫面,這時候就需要為每個畫面找一個關鍵字,然后把它們串連起來,進行記憶。背誦就相當于編碼和解碼的過程:
文章
段落1→畫面1→關鍵字1
段落2→畫面2→關鍵字2
……
陳奇背誦地理很自然地用到了這個方法,背語文時也能應用,但是他在背英語時,犯了一個很常見的錯誤:先把英語譯為漢語進行記憶。復述時,再把漢語一句句翻譯成英語。這樣背誦非常容易出錯,正確的方法是把英語段落變成畫面,直接進行記憶。
樹立目標,適時獎勵
我們可以建立良好的獎勵反饋機制,樹立一些短期和長期、較容易和較難的小目標,并設置不同的激勵措施,在一點點的進步中尋找成就感,讓自己對弱勢科目的學習更有信心。陳奇是這樣給自己設定獎勵的,能熟練背誦一篇英文課文就獎勵自己周末玩半天滑板,英語成績進步了就去吃一頓美食或去看一場電影。
經過一點一點地努力,陳奇慢慢重拾了自己對英語學科的信心,朝著自己向往的夢校和專業慢慢靠近。希望每一個偏科的學生都能夠擺正心態,發展優勢科目,彌補弱勢學科,請堅信,樂于做出改變的偏科生終將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