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琨琪 張君麗


辦學特色
我校產品設計專業是湖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重點關注產品在健康、食品、文化與生態等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培養學生獨立設計與創新能力、產品造型與審美能力、用戶分析與研究能力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感知能力。近年來在產品創新的基礎上進一步關注現代技術的結合與應用,聚焦智能設計、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和智慧生活等領域。產品設計專業立足產學研結合服務社會經濟,同時依托本校輕工食品類學科優勢,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以健康、食品、文化為核心的階梯式專業能力培養體系。并且本專業與知名企業合作搭建校企實踐基地、開展豐富的課題研究合作、專業實訓及社會實踐活動,建立“服務、發展、共贏”的合作機制,逐步形成“產學研用”為一體的合作新教育體系。
隔代親子互動模塊化按摩玩具設計
設計者:張琨琪
指導老師:張君麗
院校:武漢輕工大學
作者闡述:本設計旨在為55?65歲承擔了照顧孫輩的主要任務的老年人和2-4歲的幼兒設計的模塊化按摩互動玩具。隔代親子互動模塊化按摩玩具使用模塊化的設計方法,將產品劃分為5個模塊,各個模塊間使用不同的連接方式,可拼裝成3種不同功能的玩具單元,其中每個模塊都可以根據互動雙方的需要進行拆卸和組裝,以實現不同的按摩方式。老人和孩子需要合作拼裝完成,之后老人和孩子可以互相按摩,進行互動。本次設計改善了隔代親子互動過程中老年人作為旁觀者的情況,改善了隔代互動產品在設計時容易忽略老年人需求的情況,對隔代親子之間的交流互動起著積極的作用,并為隔代親子互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指導老師 張君麗
張君麗,武漢輕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產品設計;用戶體驗;在地文化;主授課程:設計心理學,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文創產品設計、服務與體驗設計。
學術簡介:出版著作、教材4部;公開在《裝飾》《包裝工程》《科技管理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ISTP及EI收錄4篇。實用新型及外觀專利20余項;軟著10余項;主持多項省級科研、教研項目等。
導師點評:本次畢業設計的主題致力于研究隔代親子的互動,該主題雖然屬于親子互動設計的范疇,但關注的群體不同,主要關注點在比較容易被忽視的祖輩老人與孫輩兒童的互動需求上。在國內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以及由祖輩老人帶孩子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該主題具有較大的研究意義,但是在隔代親子互動這一選題研究的深度上還需要繼續加強。
在主題確定之初,該同學進行了為期三周的實地走訪調研,用戶調研不只局限于桌面,而是真正地走出去獲取信息,這是令我比較欣慰的地方。而后,通過對獲取到的信息進行分析與討論,我們最終確定了詳細的用戶定位:為55~65歲、承擔了照顧孫輩的主要任務的老年人和2~4歲的幼兒進行設計,發現在雙方互動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祖輩老人成為旁觀者的問題。但是,在整體調研分析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調研流程不夠嚴謹,不夠科學的問題,我在指導過程中為該同學指出并不斷地修改,最終得出了比較詳細客觀的調研數據和結論。
在問題發現之后,我們希望以一種具有互動性和趣味性,同時不會產生較高學習成本的方式解決,改善老年人在互動過程中成為旁觀者的情況,因此,我們最終選擇了模塊化的設計方法,并進行設計方案的構思。在整體設計方案的構思中,該同學思維的邏輯性和開放性比較強,但是仍然缺少落地的設計思考。因此,在產品拼裝的穩定性、產品尺寸的確定以及材料的選擇方面仍然需要進一步調研和思考。
從整體畢業設計的過程和結果上看,該同學的綜合能力比較強,其作品《隔代親子互動模塊化按摩玩具設計》能夠聚焦到祖輩老人與孫輩兒童的互動需求上,一定程度地解決了老人在互動過程中成為旁觀者的問題,符合老人與兒童的認知水平與學習能力,又不失互動性和趣味性。但是,仍然需要加強對于隔代親子互動這一主題研究的深度,希望該同學能夠持續深入研究,并不斷提高自身的設計素養,不斷加深對產品設計的認知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