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海萍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展,初中物理教師的教育理念發生了顯著轉變。物理課堂教學既要關注課程教學形式的改變,又要遵循新課程改革的標準,提高物理教學的時效性。
結合初中物理新課標要求,初中物理的核心目標是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推動學生的整體進步。所以,在課程設計中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自然地與物理知識、生活知識相結合,同時也要重視初中物理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全方位促進學生的發展。現今的教學理論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注重學習過程和方法,為了培養學生的情感以及價值觀,教師需要學習最新的教學理論,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把教學活動導向適應時代要求和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方向。
學生在掌握初中物理的概念以及規律的過程中,通常受到慣性思維和錯誤經驗的阻礙,導致出現錯誤的認識。所以,教師應當向學生詳細闡述這些錯誤觀點,并協助學生糾正這些錯誤,明確概念和規律的基礎。教師還可示范相反實驗,引發學生思維碰撞,師生共同分析、歸納,獲科學結論。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一般是善于思考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并喜歡提問。盡管他們有時提出的問題會使教師感到困惑,但是,恰恰是通過這一系列問題,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巧妙引導學生,激勵他們積極探索問題的解決途徑。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識到獲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在于使用科學合理的學習策略,并將這一思想應用于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合理滲透和及時總結來提高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應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學習策略,并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同時,教師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利用最佳時機進行點撥,使其應用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最后,教師要及時參照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總結所學知識,得出規律。
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是強化訓練。不管是在課堂上的示例,還是在課后的練習中,教師都應該經過精心挑選,防止學生重復做同樣的練習題。而且,教師應該耐心解答問題,幫助學生總結規律,培養學生推敲類似問題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學需要重視實驗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整體素養。比如,在講解物態變化和氣化現象時,可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嘗試不同方法晾曬毛巾,思考如何加快毛巾的干燥速度。學生可以在周末自行進行實驗。例如,學生可以想辦法利用太陽光進行晾曬,以提高水分蒸發速度,或者根據不同的擺放方式,擴大晾曬面積,從而優化蒸發速度。許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如使用小夾子將兩角夾住并晾曬,以便更好地理解物態變化的基本要求。當然,除了鼓勵學生參與小實驗外,教師還應規范他們的學習和實驗行為,要求學生在觀察過程中記錄具體細節。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生可以在不同媒體和平臺上搜集各種信息,拓寬學習領域。例如,在學習電磁波和現代通信等相關內容時,可以通過讓學生在網絡上或圖書館中搜索具體資料,聯系實際生活,了解物理學習與生活的緊密關聯。比方說,很多學生在查閱資料的時候,了解到雖然電磁波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舉個例子,大量的電磁波會產生很大的噪音,以及其他相關的污染。因此,我們需要重視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
在考察訪談的過程中,讓學生逐步走出教科書的限制,在校外、社會中接觸更廣闊的學習領域,以促進教學發展取得良好效果。舉例來說,在學習水資源等相關主題后,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所居住小區和親戚朋友的生活用水情況,并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或者在學習完電工等相關課程后,可以調查家庭的用電情況,并提出有建設性的電能節約建議。通過統計和分析調查結果,全面了解生產和生活的具體情況。這樣可以結合調查結果來制定更完善的策略,對于生活中的實施也會產生積極的重要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已普遍用于教育,對教學方式和教材產生關鍵影響。就物理學科而言,在其中引入多媒體技術有助于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多媒體形象生動地展示抽象、難以理解的內容,提升學生對于重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幫助他們構建相關概念的準確性和清晰性。同時,多媒體技術也能讓學生了解課本之外的知識,激發學習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學習動能和勢能時,可以運用日本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時的海嘯視頻作為例子。學生通過觀察視頻發現,平時看似靜止的水實際上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海水涌起和運動所產生的能量分別是重力勢能和動能,它們通過做功的方式向外界釋放能量。學生親自觀察和感受實驗的過程可以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
綜上所述,提高物理課程教學時效性的重要途徑是以學生為主體,提升學生物理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和整體素養。希望教師們能夠發現總結更多的方法和創新空間,共同參與實踐,推動物理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山東省單縣郭村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