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文秀 南力 趙洪顏 傅民杰 董微巍
摘要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農科專業的現狀,探究了產教融合對人才培養的影響及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情況,并揭示地方高校農科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特征。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深化產教融合,改革教學模式的策略,以及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方法。研究成效主要體現在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兩個方面,對地方高校農科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產教融合;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地方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3.21.006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Compound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Taking the Major in Agriculture of Local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JI Wenxiu, NAN Li, ZHAO Hongyan, FU Minjie, DONG Weiwei
(Agriculture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majo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explores the impact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o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s. It also revea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talent cultivation in agricultural majo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reform teaching models, and 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to cultivate versatile talents.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chievements, which have a positive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site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majo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Keyword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compoun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local universities
2008年,我國政府開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推動教育改革,強調實踐教學和產教融合,意在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和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1]。地方高校在此背景下,也開始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力圖與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目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雖然被社會廣泛接受,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何真正實現產教融合,如何培養具備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依然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2]。為此,文章以地方高校農科專業為例,從產教融合視域下探討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試圖找出問題的癥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1? 產教融合視域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分析
1.1? 地方高校農科專業的現狀
目前,地方高校農科專業在人才培養上已取得一定成果,已培養出一批有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和創新能力的農業技術人才,他們在地方農業生產和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3]。然而,地方高校農科專業在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方面,仍面臨一些挑戰。首先,課程設置較為保守,尚未形成以產教融合為主導,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的課程體系。大多數課程仍以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缺乏實踐性和實用性。其次,對于復合型人才的理解和培養方式,教師和學生間存在較大的認識差距。此外,與地方產業界的交流和合作不足,影響了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效果。
1.2? 產教融合對人才培養的影響
產教融合是指企業和學校等教育機構相結合,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滿足社會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產教融合對人才培養產生了深遠影響。第一,產教融合使得教育更加貼近實際,提高了教育的實效性[4]。企業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得他們更容易適應社會和行業發展。第二,在企業實踐中,學生需要具備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產教融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第三,產教融合有助于形成復合型人才。在產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下,學生既要掌握專業知識,又要具備實踐技能,同時還要能夠應對復雜環境下的問題,這就需要他們具備多元的技能和知識結構。
1.3? 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情況
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具備多元技能和知識結構的復合型人才,這種模式在一些領先的高校和專業中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在地方高校農科專業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情況并不理想。在課程設置上,大多數高校仍然采用傳統的學科劃分,課程體系并未真正服務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5]。同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程度不夠,對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效果產生了負面影響。在教學方法上,盡管一些高校開始嘗試采用情境教學、項目式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但這些方法的應用并不廣泛,且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這也導致了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2? 針對目前情況提出的解決策略
2.1? 深化產教融合,改革教學模式
面對產教融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深化產教融合,改革教學模式,以更好地培養復合型人才。高校需要與企業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引入更多的企業資源和項目。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的選擇,調整教學方式,引入更多的實踐教學。比如可以通過實習、實訓、課程設計、創新項目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提升自身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高校需要改變對復合型人才的認識,將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跨學科思維上,而不僅僅是掌握多種技能。要構建符合復合型人才特點的評價體系,既要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也要關注其實踐技能、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改革教學模式,更好地培養復合型人才,以滿足社會和行業的需求。
2.2? 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復合型人才
為了更有效地培養復合型人才,教學過程中應當更加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需要將實踐教學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學中,如開展與實際工作緊密相關的課程設計,或者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實踐活動,如科研項目、學術競賽等。與行業和企業的合作應進一步深化。可以邀請企業專家進校授課,或者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并了解行業內的實際情況,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評價體系應更加重視實踐教學成果。除了對學生的理論知識進行考核外,也應考查其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明白實踐和創新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師需要持續改進實踐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使之更適應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如模擬實際工作環境進行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動手操作,提高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此外,項目導向學習模式也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項目導向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項目中,使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增強團隊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并提高創新能力。同時,根據項目的需要,學生需要掌握和使用多種技能和知識,這將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復合型技能。對于教師來說,他們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教師可以參加專門的教學培訓,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以適應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求。還應建立健全的實踐教學反饋機制,通過定期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實踐教學反饋,教師可以及時調整和改善實踐教學方法和內容,確保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通過強化實踐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更有效地培養復合型人才。
2.3? 構建地方高校農科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
構建符合地方高校農科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是提升復合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充分發揮地方高校的區域優勢和特色,緊緊圍繞地區農業的發展需求,設置相關的課程和實踐環節。例如,針對本地區的主要農業產業,開設相應的專業課程和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與當地農業企業和機構的合作,通過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和適應農業行業的實際工作環境和需求,提升其就業競爭力。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如采用情境教學、項目驅動教學等方式,使學生在接觸新知識的同時,能夠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其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構建綜合性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技能提升,也要關注他們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等素質。
3? 產教融合視域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成效
3.1? 理論成果
在理論層面,該研究闡明了產教融合與復合型人才培養之間的內在聯系,并明確了復合型人才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所需的素質和技能。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深厚的專業知識,更需要跨學科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此項研究在構建地方高校農科專業特色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一模式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地方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深入進行。在具體的人才培養策略和方法上,研究提出了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實踐教學、建立特色人才培養體系等多個具有操作性的建議。這些策略旨在為高校復合型人才培養提供實用的指導和建議,從而推動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進行。總體而言,這些理論成果豐富了現有的產教融合和人才培養理論,為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指導,顯示了理論研究與實踐操作的密切聯系,對推動高等教育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2? 實踐成果
在實踐層面,產教融合視域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人才培養模式在地方高校農科專業中的實施已經推動了課程改革,增強了教學實效性,優化了人才培養方案,加強了校企合作,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此外,該模式對地方高校和地方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地方高校的教學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獲得了顯著提升,更好地滿足了社會和行業需求。地方農業經濟得到了推動,有力地證明了復合型人才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產教融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也加強了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緊密的校企合作使高校能更直觀地了解行業需求和發展趨勢,進而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更有效地培養出適應行業需求的人才。這種模式不僅為農科專業提供了有效的人才培養路徑,也為其他領域提供了寶貴經驗。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強調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的緊密聯系,對于各個領域的人才培養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
3.3? 對地方高校農科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推動作用
產教融合視域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對地方高校農科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該模式使地方高校更加注重產教融合,緊密結合地區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提升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該模式強調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促使高校加大對學生專業技能、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力度。該模式倡導校企合作,推動了高校與企業的深度融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通過該模式的實施,地方高校更好地發揮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提升了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和地位。
4? 結語
產教融合視域下對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為地方高校農科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新視角和理論支撐。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改革教學模式,以及構建地方高校農科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促進了教學的創新,提高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質量。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成果均表明,產教融合視域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推動地方高校農科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未來,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和產教融合的深入推進,這一模式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期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產教融合視域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尋找更多創新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對復合型農科人才的需求,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瑋煒,賀定修.“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產教融合的基礎需求與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 (30):5-9.
[2]鐘之靜.基于產教融合視閾構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4):20-25.
[3]何諧.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制度化發展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11):50-57,87.
[4]葉正飛.基于產教融合的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共同體構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156-161.
[5]沈黎勇,齊書宇,費蘭蘭.高校產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育困境化解:基于 MIT 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14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