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供圖|蘇州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
江浙兩省四市 (蘇州市、湖州市、無錫市、常州市)環太湖公路全長416.2公里,以蘇州市相城區為起點,沿太湖依次經過蘇州高新區、吳中區、吳江區,進入湖州市吳興區、長興縣,轉入無錫市宜興市、無錫市濱湖區和常州市武進區,形成閉環。全線均為等級公路,區域內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
環太湖公路不僅是連通兩省四市的交通道路,更是一條串聯兩省四市文旅黨建、智慧創新、農民致富、鄉村振興的“大動脈”,是農村公路建設的“太湖樣板”。這條公路是國內首條省際合作建設的風景路,也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實踐載體。其中,環太湖公路蘇州段全長286公里。2020年以來,蘇州按照兩省四市共同簽署的《環太湖一體化框架協議》,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全面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綠色生態一體化構建、交通服務一體化提供、文旅產業一體化打造、黨建引領一體化帶動”,與湖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共同構建“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公路治理體系,創建“環太湖公路”品牌,合力打造“四好農村路”的江浙樣板,構建了農村公路管養“一網一平臺”,推進了“農村公路+”發展理念。
在這一過程中,蘇州公路交通部門以環太湖“四好農村路”為“線”,整合多種資源,基本形成了“走環太湖公路、看太湖風景、感受吳韻文化”觀光帶。沿著環太湖公路一路馳騁,一幅“湖岸美景圖”徐徐展開,它帶領沿線居民走上了生態宜居、便捷出行、大幅增收的幸福大道,成為跳躍在太湖南岸的一串動人音符。

組圖:環太湖農村公路與沿線人文地理實現了深度融合,不僅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還為農村經濟發展培育了新的增長點。
其中,環太湖農村公路與沿線人文地理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批精品鄉村旅游線路,建成了鄉村旅游帶、精品示范線、美麗生態走廊等精品公路。依托太湖大堤縣道209線打造了“沿湖景觀路”,借助太湖大道縣道301線在“陽山綠肺”周邊打造了“環山生態路”等。同時,環太湖農村公路織線成網,串聯了精品村、特色鎮、景區景點、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園、特色田園鄉村、農家樂、民宿集聚區等旅游資源,打造了高質量的深度游產品。
目前,“農村公路+”新發展理念已逐步在環太湖公路落地生根。除了文旅資源外,環太湖公路沿線大力整合交通、郵政、商貿、供銷等物流資源,并借助“四好農村路”打開了特色農產品“走出去”的通道,使農產品運輸“貨暢其流”,實現了“新鮮直供”,洞庭碧螺春、枇杷、楊梅等當地特產暢銷全國。此外,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便捷的交通服務,環太湖公路沿線還催生了集健康服務、旅游休閑、文化娛樂于一體的候鳥式養老新興產業,為農村經濟發展培育了新的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