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靜
(靖安縣第二小學,江西 宜春 330699)
智慧作業是以大數據分析為核心,依托網絡平臺、移動終端等,實現作業布置、提交、批改等系列操作,并進行作業分析與反饋的新型作業模式。由此可見,智慧作業保留了傳統作業的各個環節內容,但打破了傳統作業的限制,實現了作業精準化管理,更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來反饋作業情況,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生作業的個性化管理,從而充分發揮作業反哺課堂、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等作用。因此,在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時代,探尋利用智慧作業平臺提高數學作業質量的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智慧作業模式下,作業既可以使用原來的紙質方式布置,又可以使用網絡資源布置,還可以使用學生喜愛的音視頻布置。同時,學生完成作業的方式也有多種選擇,不僅可以在紙上完成,還可以在移動終端直接完成。不僅如此,在作業提交方面,學生既可以選擇拍照提交,又可以直接在移動終端提交。在作業提交之后,學生即可看到正確答案,為學生及時糾正提供了便利。此外,教師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差異化布置作業,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需求,并且根據學生的作業狀況,有針對性地推送相應的錯題練習,對學生高效學習大有裨益。
傳統作業模式下,學生作業糾正難以跟蹤到位,往往強調學生的自覺性,以實現錯題的反哺價值。而在智慧作業模式下,所有的錯題都會被貼上特殊的標簽,并在移動終端上顯示糾正提交、糾正批改,未糾正的作業系統會一直標記。教師可以便捷地追蹤全體學生的錯題,并督促其進行糾正。此外,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錯題進行數據分析,隨后推送相同知識點的不同題型。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推送難易程度不一的問題,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糾正錯題,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又可以讓學生圍繞錯題制卷檢測,在鍛煉綜合應用能力的同時,使作業反哺數學學習,為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
眾所周知,傳統模式下的作業都是教師統一批改,同時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難以及時解答學生的疑惑。而在智慧作業模式下,教師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借助移動終端批改作業。對需要及時講評的作業,教師可以在智慧作業平臺上設定相應的作業提交時間,并在學生提交的當天即可完成作業的批改工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線督促學生及時完成作業。教師在作業批改完之后,可以通過語音將批改結果反饋給學生個人,圍繞學生的錯題推送相應的微課資源,以便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從而保證學生作業的質量。除此之外,針對分層設計的作業,教師無須擔心沒有時間和精力講評,可以錄制微課發送給有需要的學生,讓學生結合自身的錯誤來觀看微課視頻,以糾正錯誤。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為學生答疑解惑。
在傳統作業模式下,教師批改學生作業往往固定在某個時間段,且只能利用課堂、課后時間為學生精講作業,不僅難以全面掌握學生的實際作業情況,還難以幫助學生及時解決作業問題,長期如此,學生會積累很多問題,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而在智慧作業平臺的支持下,知識的傳授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師生可以隨時隨地溝通,教師可及時獲得學生作業問題的反饋信息,以展開有針對性的知識傳授活動,還可以讓學生及時解決數學問題,從而有利于學生高效學習。
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教師可在智慧作業平臺上布置作業,讓學生直接多角度觀察物體。學生既可以借助平臺觀看立體圖像,又可以在遇到問題時直接在線與同學、教師交流,在此過程中,全體學生可以積極參與線上討論,說一說自己觀察到了什么。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既可以輕松突破數學學習的難關,又可以在有效互動中鞏固所學知識。
智慧作業平臺最大的優勢在于優質資源共享,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智慧作業平臺便捷地批改學生作業,并圍繞學生的作業反饋情況推送相關的資源,以促進學生對重難點概念知識的理解,從而在提高作業質量的同時,真正做到個性化教學。
例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法”時,學生理解分數的概念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智慧作業平臺上推送相關資源,使學生了解分數的形成,并理解分數是如何進行加減的。同時,教師可以在智慧作業平臺上推送整數、小數等概念,以幫助學生區分小數、分數、整數等概念,為學生建構完整且清晰的概念知識體系奠定基礎。
高質量的數學作業對學生高效學習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小學生由于年齡偏小,對新鮮事物容易產生好奇心。為此,教師應以學生的性格特點為抓手,利用智慧作業平臺布置一些實踐操作的作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欲望,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有關知識時,教師在智慧作業平臺上推送三角形的變化圖,以便學生直觀觀察不同角度的三角形,以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智慧作業平臺進行實踐操作,以便學生通過自主操作來了解不同角度的三角形之間的異同。此外,教師可以直接利用平臺展示不同角度的三角形的變化過程,以促進學生空間思維的拓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內容展示,適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線討論,這樣可以讓學生深刻理解有關三角形的知識,并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作業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其質量對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培養有重大影響。但是長期以來,傳統作業設計模式存在諸多缺陷,“一刀切”的作業設計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并且在作業批改、講評等環節,往往會受到時空等因素的制約,導致作業的應有作用難以發揮出來。為此,數學教師在作業設計過程中,應與時俱進地革新作業設計理念,深刻地認識智慧作業模式的優勢,積極創新作業模式,推廣智慧作業模式,以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有效提高數學作業的質量,為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