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俊 馬亞寧 郭輝
(沈陽工業大學體育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 遼寧 沈陽 110870)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使得冰雪運動裝備產業迎來新機遇。遼寧省作為東北地區經濟強省、體育強省,在此背景下不斷探索冰雪運動裝備產業的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如研發力度不足、冰雪品牌知名度低、管控政策不完善及人才缺失等。針對此等問題,為遼寧省冰雪運動裝備產業發展提供了優化策略,進一步推動遼寧省冰雪運動裝備產業的持續發展。
自2015 年我國取得2022 年冬奧會主辦權以來,冰雪運動在國內也隨之發展。2021-2022 年,國內新建并投入使用的滑雪場共12 家,由于疫情影響,全國實際對外開放的雪場為692 家。截至2022 年4 月30 日,新增有架空索道雪場4 家,全國共計163 家。截止到2021 年,國內滑雪人次達到2154 萬次,總滑雪人數為1202 萬人。

圖1 2014-2021 年中國雪季滑雪場數量變動
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促進了冰雪運動裝備的發展,對于冰雪裝備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冰雪運動裝備是指冰雪運動者進行冰雪運動所需要的各類設施設備的總稱,其主要包括個人運動裝備和場地設施裝備,其中個人運動裝備主要是滑雪服、滑雪板、滑雪鏡、頭盔等,場地設施裝備主要是造雪機、壓雪車、澆冰機等。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助力中國冰雪運動裝備快速發展,促使中國冰雪運動裝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5-2019 年,中國冰雪運動裝備市場規模從48.6 億元增長到121.4 億元;冬奧會的發展也推動了冰雪裝備的增長,2022 年在電商平臺上的交易額均有大幅增長,滑雪運動類商品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322%,滑雪褲、滑雪服、單板滑雪板等也取得較高增長;冰上運動類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430%,其中速滑冰刀鞋、冰球桿、冰球鞋、花樣滑冰鞋、速滑磨刀架增幅較大,如表1 所示。

表1 2022 年春節期間中國冰雪運動類商品成交額同比增幅
我國的冰雪產業市場規模不斷增大,2021 年,我國的冰雪產業規模較2020 年增長51.88%,逐步走出疫情影響,達到5788億元,到2025 年有望突破萬億規模,如表2 所示。

表2 2020-2022 年中國冰雪產業市場規模增長情況表

表3 國家和遼寧省冰雪裝備制造業相關政策
遼寧省的冰雪運動裝備產業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然而,隨著中國冰雪運動裝備需求的增加,如何生產高品質、多功能的冰雪裝備成為此產業亟需解決的問題。目前,遼寧省的冰雪運動裝備產業結構有待完善。此外,在滑雪場建設方面,遼寧省排名也不是很靠前。在高空索道建設方面,遼寧省也位于東北地區墊底的位置。現在,擁有架空索道已成為評價雪場高檔程度的重要標準之一。架空索道是雪場重要的上行設備,有助于滑雪者快速、安全地到達指定場所。因此,在建造成功的滑雪基地中,修建架空索道是必不可少的。在圖2 中也可看出遼寧省在冰雪運動裝備方面還未完善。

圖2 2020 年中國滑雪場地區top10 分布圖
遼寧目前擁有12 座室內滑冰館、32 座滑雪場,與黑龍江、吉林、河北幾個省份相比,還沒有達到大賽標準的硬件設施。現階段,遼寧省正在計劃冰上運動中心,同時將對具備承辦條件的現有滑冰館、滑雪場進行提檔升級,以提高辦賽水平。
(1)政策優勢。
近年來,為推進冰雪產業發展,遼寧省首先出臺了《遼寧省冰雪運動規劃》,后來出臺《遼寧省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9 年,遼寧省14 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遼寧省冰雪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促進遼寧省冰雪經濟發展。2020 年2 月,印發《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冰雪運動發展的實施意見》,該文件在貫徹落實層面上具有明確目標和具體要求。2022 年5 月,印發《遼寧省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了發展目標及“雙核、一帶、三區、多點”的冰雪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其中明確指出了要加快發展冰雪裝備制造產業,指出到2025 年,使冰雪裝備制造業邁上新臺階,產值達到50 億元以上,加快打造遼寧地區新品牌。
(2)資源優勢。
遼寧地處北緯38°至42°之間,位于中溫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與歐洲阿爾卑斯山、北美落基山、吉林長白山、河北張家口共處國際公認的“世界冰雪黃金帶”,生態環境良好,山地、水利、旅游資源豐富,冬季時間長,雪量充足,有著良好的自然資源;山區海拔高,垂直落差大,是開展冰雪運動的理想之地。地處東北地區與京津冀城市群結合部,輻射東北亞,區位優勢明顯,市場空間廣闊。
(1)研發資金投入不足。
目前,國外冰雪運動裝備的研發已經接近于成熟,而我國的研發剛剛起步,研發資金投入的不足嚴重影響著我國冰雪運動裝備的發展。核心技術的研發周期長,在研發過程中,研發部門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對于小規模企業來說,沒有進行研發創新的能力。因此,進行研發創新有著一定的難度,這也使國內企業依賴于國外的技術,對于冰雪服裝、用具、人工造雪系統,這些高收入的產業項目都是國外品牌代理。我國自主研發的品牌較少,產品技術含量低,還無法與國外企業相提并論。由此可見,發展核心產業技術,打造自己的技術產業,是遼寧省乃至全國冰雪運動裝備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2)冰雪品牌知名度較低。
品牌是企業在某一領域的象征,但目前遼寧省冰雪裝備還未形成自己的品牌,產品缺乏創新性使其知名度與市場競爭力較低。首先,服務質量差影響著品牌形象的樹立,目前遼寧省各地都有不同規模的滑雪場,但總體上存在面積小、管理薄弱等問題,由于服務差、設施落后,場館僅停留在為運動者提供體育平臺的層面,只能滿足運動者對冰雪運動最基本的需求。同時,還存在著宣傳營銷平臺單一的問題,企業大部分采用對外廣告、產品推介會、大型社會體育活動等方式展開宣傳,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未能涉及到更多受眾,當今較為火爆的社交平臺、熱門手機軟件等還未應用到此領域,對擴大品牌效應有一定的制約。
(3)質量管控政策不完善。
在2022 年北京冬季奧運會順利舉辦的背景下,國家逐步加強了對冰雪運動裝備生產過程中的品質控制。當前,國內對冰雪裝備行業的品質管理及扶持政策還不夠健全,使得冰雪裝備行業的品質標準很難掌握。我國的冰雪運動器材市場規模不大,且存在著嚴重的惡性競爭現象,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長期存在,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同時,也因為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使得國家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干預與調控。此外,我國目前的產業標準尚不健全,比如,快速發展的冰雪運動裝備、魔毯等,由于產業標準的制定相對落后,造成了一些產品的品質參差不齊;主要的防護設備,如滑雪服,缺少規范,其安全性沒有得到保障;滑雪服缺少一個權威性的指標,主要使用的是國外的標準,與國內的尺寸標準存在差異,這就造成了它的隔熱性能較差。
(4)冰雪運動裝備領域人才相對缺失。
遼寧省乃至全國冰雪專業人才的增長速度跟不上冰雪產業的發展速度,冰雪專業人才短缺是制約遼寧省冰雪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冰雪裝備制造企業多半是中小企業,其體量和投資規模有限,很難吸納或留住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專業人才的欠缺使企業自主創新不足。再者,專業技術人員是產品質量的基本保障。目前企業也無法精確控制最基本的產品質量,同時高校對相關專業知識的課堂教學較少,由于該行業市場前景不明確,畢業生不愿在該領域發展,這也造成整個冰雪運動裝備行業發展緩慢。
建議從體育彩票收益中劃撥部分資金,為我國迫切需要開發的冰雪運動裝備產業提供支持;鼓勵冰雪裝備制造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發展密切相關的研究與開發,建立起一個研究與發展平臺,并積極地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與此同時,還鼓勵冰雪運動裝備制造企業要對市場的需求保持高度的重視,走在研發的前列,主動地開發出與我國冰雪運動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新產品,持續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加強對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設備的研制和生產的支持;拓寬遼寧省冰雪運動裝備產業的融資渠道,引導并支持企業發行債券,在信貸政策下,加大金融機構對冰雪裝備產業的支持。
品牌效應主要體現在銷售市場,良好的品牌效應可以為企業節省大量的宣傳成本。樹立品牌形象離不開高質量產品的支持。因此,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首先要重點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冰雪運動裝備制造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其次,加強品牌宣傳,企業作為品牌戰略的主體,應合理規劃長期多元化的品牌推廣和營銷,政府應搭建好平臺,做好宣傳服務;最后,實現市場調研多元化,實時跟蹤國內外冰雪裝備行業的市場動態和公眾偏好,并據此制定品牌發展規劃;通過科技創新打造遼寧地區冰雪運動品牌,走科技創新之路是實現冰雪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不僅是遼寧省,全國冰雪運動裝備制造質量管理的政策還沒有完善。例如,滑雪板驗收標準不明確,多數驗收標準是根據國外數據制定的,很少從我國的現狀出發得出相關標準。冰雪運動裝備制造企業應響應號召,優化產業鏈;同時,為促進冰雪運動裝備產業發展,建議相關部門制定支持冰雪運動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融資舉措,并提供適當的金融服務。增加體育發展基金在冰雪裝備制造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中的投入。對冰雪裝備制造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不斷發展遼寧冰雪裝備制造業。
充分發揮省內高校的作用,在高校開設冰雪運動裝備制造相關課程及專業,如開設體育裝備工程專業,培養冰雪運動裝備儲備人才;鼓勵高校與省內企業開展合作,企業為高校學生提供實踐平臺,高校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理論及實操能力的技術人才;同時,積極與歐美冰雪產業發達國家進行人才交流,引進國內外冰雪運動裝備制造領域的優秀專家,為冰雪運動裝備產業發展提供動力。在2022 年北京奧運會中,主火炬動力機械裝置、高性能化學頭盔及世界首個“旱雪魔毯”等高科技產品均來自于高校和研究所,因此發展遼寧省冰雪裝備應充分支持高校、研究所及企業合作,聯合培養技術人才。
把握好2022 年冬奧會的歷史機遇,抓住這一有利契機發展省內冰雪運動裝備產業,遼寧省有豐富的冰雪資源,應充分利用自身冰雪、歷史、文化等資源,開創創新發展道路,走科技創新之路,不僅加快冰雪運動裝備產業發展,更要實現冰雪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高校培育技術人才,為遼寧省冰雪運動裝備產業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