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兵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十四個堅持”中打頭管總的首位要求就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這個要求集中回答了“黨和國家事業的領導力量是什么,如何堅持、鞏固和加強這個領導力量”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當前,在全黨上下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我們要深刻把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一以貫之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全方位的政治保證。
一、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
“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我們治國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在這一點上,必須理直氣壯、旗幟鮮明。黨的二十大深刻指出:“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就是要把黨的領導全面、系統、整體地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全過程各方面,體現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推進祖國統一、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哪個領域、哪個方面、哪個環節缺失了弱化了,都會削弱黨的領導,損害黨和國家事業。
(一)黨的領導是全面的
“全面的”,就是指黨的領導的范圍、內容和過程都是全面的。從范圍上說,黨的全面領導涵蓋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個地區、各條戰線、各個行業、各種組織。從內容上說,黨的全面領導既包括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也包括對各項工作的領導;既包括對自身建設的領導,也包括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既體現在戰略謀劃、頂層設計上,也體現在戰術指引、施工落地上。從過程上說,黨的領導必須貫穿黨治國理政全過程。
(二)黨的領導是系統的
“系統的”,就是指黨的領導是由黨的各級組織、全體黨員,黨的各種制度機制、各種紀律規矩,黨的各種活動、各種關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個系統。因此,必須把黨的領導的各個要素、各方面有機聯系起來,增強黨的領導的整體效果。
(三)黨的領導是整體的
“整體的”,就是指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權力是不可分割的;無論是包含的內容還是涵蓋的領域,黨的領導都是不可分割、有機聯系、內在統一的整體。要特別認識到,黨政關系不是二元對立的關系,而是有機統一的關系。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同支持國家機構和其他非黨組織履行職能不是矛盾的,而是統一的。
二、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和體現到黨自身建設各方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確立和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發展和完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全面加強各領域黨建工作,推動黨的自身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推動黨的建設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一)加強對黨的政治建設的領導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在黨的建設中居于統領地位。要繼續采取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大措施,嚴格貫徹落實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一系列重要黨內法規制度,推動全黨更加自覺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使全黨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
(二)加強對黨的思想建設的領導
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是黨的思想建設的根本任務。要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切實解決好“總開關”問題。
(三)加強對黨的組織建設的領導
要繼續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全面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著力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健全人才發展機制體制,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全面加強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四)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領導
要堅持黨中央對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斗爭的集中統一領導,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把嚴的主基調堅持下去,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要深入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
(五)加強對黨的紀律建設的領導
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把嚴的要求貫徹到黨規制定、黨紀教育、執紀監督全過程,既讓鐵紀“長牙”、發威,又讓干部重視、警醒、知止,使全黨形成遵規守紀的高度自覺。
(六)加強對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領導
要繼續把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加強頂層設計,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擘畫黨內法規制度建設藍圖。要健全完善中央黨內法規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全方位推進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建設,維護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統一性和權威性,加快形成更加完備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內法規制定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三、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和體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領域各方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一以貫之地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和體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領域各方面。
(一)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貫徹落實習近平經濟思想,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戰略謀劃和統一領導,健全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同時,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化實施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重大規劃和重要舉措,不斷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對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全覆蓋。
(二)加強黨對政治建設的全面領導
必須著眼于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加強完善黨領導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武裝力量、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制度,健全各級黨委(黨組)工作制度,確保黨在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要鞏固全民族大團結,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取得更大進展。
(三)加強黨對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
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奮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要堅持黨對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四)加強黨對社會建設的全面領導
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繼續完善分配制度,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五)堅持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強化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總之,我們要把黨的全面領導體現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上,落實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四、健全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制度體系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為確保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從制度安排上發揮黨的全面領導這個最大制度優勢,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一)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要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健全完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黨的全面領導體現到國家政權的機構、體制、制度等的設計、安排、運行之中,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堅強有力。要從機構職能上解決黨的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問題,解決黨長期執政條件下黨政機構職能關系問題,推動黨政軍群機構發生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變革。
(二)健全黨全面領導各項事業的制度體系
要著力推動黨領導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發展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繼續制定和完善黨在農村、組織、宣傳、統戰、政法、國家安全、政治協商等各方面的工作條例,健全完善黨全面領導各項事業的制度體系。
(三)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要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持續推進黨和國家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推動實現黨內監督和國家機關監督、黨的紀律檢查和國家監察有機統一,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為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提供重要保障。
(四)強化黨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
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是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的必然要求。要完善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作用的體制機制,嚴格落實《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工作機關條例(試行)》《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等,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供堅實保障。
(五)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
必須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
討論題:
1.如何深刻理解“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的重要意義?
2.結合實際,談談怎樣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