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山
(積石山縣尕集春蕾小學 甘肅 臨夏 731799)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中的基本學科,它在小學的教育階段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也是小學生開始接觸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所以,小學數學教學更應重視方法,它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的培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影響,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他們的創造性,對他們的長期發展不利。在新一輪的新課改下,在新的課程改革中,教師應引領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該為課堂的主體。
在小學階段,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與豐富的想象力。如若想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優勢,在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習理論與學習方式充分融合入課堂中,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皮亞杰指出,兒童天生就有一種對知識的探索性,兒童的“以自己為本”的探究式學習能力是成年人所無法企及的。小學學生不只是單純的接受家長、教師的教育,他們還擁有自主的學習、思維能力。在一定的社會情境中,他們可以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同時,學生也擁有整合知識與生活技能的能力,構建適合自己的知識學習框架。
如今,小學數學的教學不只是教師進行知識傳授,而是應該師生共同探索與構建的一個學習過程。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穎的、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具有創造性的、可持續的、自主的建構的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建構理論方法,這種方法的應用對于發展和實施素質教育、改革教學模式、構建新的教學模式都有很大幫助,同時在此模式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主創新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
教學模式不僅是將教育學原理運用于教育實踐的中間環節,同時它也是將教育理論運用于教育實踐的關鍵。若如教師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問題探索欲,進而促進學習任務的高效完成。在建構論的作用下,小學數學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并重視學生在知識建構的過程中的發展趨勢。小學數學教學以建構理論為指導,以理解數學與自然、與人類社會的關系為目的,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生活問題解決能力。
小學數學模式的構建應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同時確定學習目標,以及內部與外部的有機結合三個角度來展開。
(1)激發動機
在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幫助學生融入數學課堂之中,帶領學生探索數學知識奧秘,“學習動機”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目標實現的內在動力,如今,小學生較早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對此,在教學課堂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是十分關鍵的,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更能將學生的內在潛力發揮出來,進而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2)確定目標
明確的學習目標的確立屬于教學模式的定向階段,學習目標的確立為數學的教學指明了方向、樹立了前進的標桿,但在建立學習目標時,也應設置相對于的情感目標。情感目標的設立加深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拉近師生關系,進而使學生擁有飽滿的學習動力,所以目標的確立是學生成功的關鍵。
(3)整合內外
整合內外作為自主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它主要帶領學生緊跟學習目標的步伐,于此同時,在教學課堂中,教師用合理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啟迪與點撥,既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也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促進知識認知結構的確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的引領人,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討論問題,并適時對學生答疑解惑,與學生共同解決數學問題。這種“問題情景”的數學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廣闊的思維思想的培養,讓他們始終處在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之中。同時經過自主嘗試、小組討論、組間交流和協作,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新舊知識也可以得到銜接,進而構建出一個只屬于他們自己的知識系統,從而得到成功的喜悅。
一些教師無法以構建理論為基礎,進行具有自主性較強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探討工作,他們的理念是僵化的,他們的教學活動是以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的,他們過分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了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沒有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沒有主動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使得整體的自主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構思和研究工作停滯不前,不能取得突破。
要使建構理論在教學中得到有效的應用,必須結合教學實際,在教學中加以實踐應用。然而,在目前階段,一些教師雖然將構建理論作為自己的指導,來對教學模式進行完善,但卻沒有能夠從構建理論的根本要求入手,對現行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例如,以學生為主體,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教學目的等等。老師們連理論體系的構建過程都不重視,也不幫助學生建立起由公理、定理、推理所組成的邏輯體系,使學生出現數學理論知識體系的混亂,進而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
數學老師要得到學生們的配合與支持,與學生們展開緊密的交流與互動,這樣才能讓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完善的效率得到提升。然而,在目前階段,一些老師把課堂搞成了自己的一言堂,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從而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隨著時間的流逝,雙方的溝通頻率越來越低,老師們在使用多媒體和相關的信息技術設備的時候,也是這樣,他們只關注于提升所謂的教學效率,保證教學進度,而忽略了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互動。這一切都妨礙了構建理論的嘗試應用工作和完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工作。
通過引入建構自主、互動式科學的方法理念與方法,推進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現代化進程,在新思想新布局下,建立起了一種全新的、綠色的、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推動了小學數學教育的不斷創新,不僅提高了小學數學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營造更好的教育生態化的小學數學教學環境。
例如,在教學《平均分的認識》時,老師先舉出了一個平分的例子:甲、乙、丙三個人分三個蘋果,請他們三個人各分一個。當一位同學回答完這個問題后,再請一位同學回答同樣的問題,然后由另外一位同學回答這個問題,剩下的時間由學生自己完成。從而真正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思想,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也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
首先,為了充分發揮小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主體性和核心作用,促使他們通過觀察、思考和運用來理解理論知識,從而減少他們對數學的理解,進而消除他們對困難的恐懼心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生動的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并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在混合運算課上,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創設購買學習用品的情景,并對其進行隨機分配,讓學生得到各種面額的貨幣兌換券。學生甲的優惠券面額為50元,須購買至少4個,且每種商品數量不少于2個,且所剩票面額不超過5 元。然后,他們就會根據自己的購買任務,對“商品”進行分析,然后做出相應的購買計劃。為提高學生使用優惠券的靈活性,老師可備3 元/袋的面包,5元/袋的鉛筆,并標明可以零售。讓學生在購買商品時有更多的選擇。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計時賽的形式,鼓勵學生進行快速分析、積極思考,對用時最短,完成任務質量最佳的學生,給予橡皮、練習冊等獎勵。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對實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
因為小學生的年紀還小,剛從幼兒園轉到小學,他們對學校還有一些陌生感,這時需要給其一定緩和時間。在學校中,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應掌握合適的師生關系,如若教師過分疏遠學生,就會產生一種特別的威懾力,甚至會產生畏懼心理,這不僅會影響他們與學校的和諧相處,也會使他們的教育水平下降。建構主義提倡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應當卸下自己的主動接近學生,培養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在建構主義的倡導下,傳統師生關系應進行改變,同時教師應放下“權威光環”,拉近師生關系,學生多與教師進行交流,使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和課后與學生保持一種平等的對話,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并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在建構理論的指導下,教師能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實現“教與學”。例如,在講授面積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理解物體的面積和有關單位的表達,通過對真實事物的觀察,使學生能更好地認識事物。因為學生年齡小,對于面積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所以在表達時,由于學生擁有較強的自尊心,教師不能著重判定學生回答的正確與否,而是應該進行適當鼓勵后,予以問題評判,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進而激發課堂積極性。所以,在教學中,老師要盡量運用幽默的語言,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例如,學生說:“我們的教室只有2 平米。”“我們竟然住在一個童話的世界里,一個小小的教室,竟然能裝得下我們所有人啊,太不可思議了!”通過這種對話和交談,可以讓學生在一瞬間認識到自己犯了什么錯,同時又減緩了他們的尷尬和沮喪,也會覺得老師是一個和藹可親可愛的人,課堂上的氣氛也會更加活躍,進而幫助學生順利地融入到課堂中。發揮教師主導的組織作用
如今,大多數教師對建構論仍是陌生的,不能高效應用建構論,根據建構論運用范圍廣泛的特點,教師利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及目前實施的素質教育就可以將其運用于小學數學的教學之中。
建構主義思想的興起和探究性教學思想的形成有著內在的聯系,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重視,并不代表教師主體地位的喪失。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使學生更好的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進而促進新知識的構建。由于,小學生處于愛玩的年級,這時就應該進行使用教師的主體性,教師進行學生的思維引導與開發,加強學生的自律意識。例如,在講解《分類與整理》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提出“整理房間”這個話題,并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了一間凌亂不堪的屋子,要求同學們用他們覺得最合適的方式,將屋子里的物品進行排列,并將其進行正確的分類。這個游戲與同學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不僅可以幫助同學們回顧已經學習過的圖形知識,還可以幫助同學們學習分類和統計,這對提高同學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發展他們的數學觀念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開展自主研究之前,老師要先將學生分成幾組。每個小組都要有一個“負責人”來領導小組的工作,并且要規定好工作的時間、過程和相關的工作要做好。在探究式學習的課堂中,教師不僅只有“把控全局”、維持課堂秩序的作用,還應密切注意每個小組的進展,為同學們“排憂解難”,激勵每個“負責人”,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在教師的組織與引導下,學生們的學習將會有條不紊、快樂地開展,并在自己的主動參與與思索中獲得新的知識。
在具體的數學技能和知識的講授中,教師可以綜合使用多種建構理論下的交互式教學方法,在教學的前期階段,生活教學法與情景教學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們主要以語言、動作等手段,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需求情景,教師在情境中融合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實施意識,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合作學習,也就是教師針對某一種特殊的數學技巧或知識,將具有各自特點的同學集合起來,分成若干個探究小組,讓學生們在自己的思考和發展的基礎上,以自主探究和合作分析為基礎,經過討論分析、總結歸納等方法,逐步得到問題的答案,也就是知識技能獲取的途徑與結果,從而可以有效地實現對完整知識的科學化獲得與系統構建。
例如,在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課中,既要以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為依據,又要以書本上的圖畫為主要研究對象,讓學生搭建一個知識架構,將圖畫擴展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將書本上的圓圈、三角形等轉化為實體,并借助多媒體手段,將同學們分成幾組,讓他們一起討論生活中哪些東西的圖形與書本上的圖形一致。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使其更好地發揮英語的作用,使其更好地發揮英語的作用。在“總結”與“歸納”階段,“思維導圖”與“專題”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師進行情景引導與自主學習后,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分析與研究,使其明確知識的來源與特點。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內容,同時,知識脈絡的整理也促進學生高效掌握知識。
學生自主學習平臺的構建是十分重要的,如若只是簡單作為一項課堂教學活動對待,不僅影響學生自主習慣的形成,而且導致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受到阻礙。如若想避免出現此現象,自主學習平臺的搭建是不可缺少的。教師可充分利用自主學習平臺,同時,帶領學生進行課程預習與課后練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課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布置課程預習作業并標注預習方向,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融入課程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在課程教學時,教師作為合作探究活動的主持者,學生作為活動的主角,一起完成學習探究任務。教師可根據課程預習結果,選出預習課程優秀的學生,讓其作為課堂的引領者,進行學習知識成果的展示,教師應仔細聆聽并給予學生合理糾正,最后,教師與其他同學對該學生進行鼓勵與建議。這種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又檢驗了學生的預習成果。
綜上,在建構理論的視角下,互動教學是一種在當代學生進行科學培養的教學模式,互動教學對學生的培養學生與知識的傳授都有重要意義,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應對知識進行全面了解,使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這樣既能夠鞏固教學成果,又能夠推動當代教育的科學化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