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祺 (北京市順義區楊鎮第二中學校,101300)
本節課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學生為主體,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和練習方式,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樹立敢于對抗,主動鍛煉的意識。在課堂教學中貫徹自主學習,讓學生合作交流、相互評價,促進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
本節課教學內容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體育與健康八年級全一冊的內容。在足球比賽中,護球是為了防止對手搶到球而保持控制球的一種方法,是將自己的身體作為屏障,置于球與對手中間,以達到保護球的目的。這是在比賽中常常發生的情境,是中前場隊員面對1人或多人的包夾時保持不丟球的一種方法。護球技術的對抗性較為強烈,對于上下肢力量尤其是核心力量的鍛煉價值頗高,對于鍛煉男生自信、勇敢等心理具有較好的效果。在護球時,學生沒有過多時間觀察周圍,只能依靠聲音辨別隊友,能有效培養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相互協作能力。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初二年級(1)(2)班男生,共計36名學生。此階段學生的心理表現趨于成熟,喜歡對抗性較強的運動項目;身體發育正處于青春期,肌肉力量提升明顯;性格活潑,表現欲較強,具有一定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習新的事物有較強的接受能力,但是在情緒的管控和自制力方面較弱,因此,進行有針對性的對抗練習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練習,讓學生們正確認識對抗,在對抗中完成踢、傳、停、運、射技術的同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用合理的方式處理好球。
本班學生在初一年級時已進行了18個課時學習,有一定的運球、短傳球、射門等技術基礎,但是整體水平依舊存在差異,少部分學生對基本的技戰術掌握較弱,在有真實的對抗下難以完成技術動作。因此,除了要不斷鞏固球感技術,還需多加強對抗中完成動作的能力。授課教師在本節課設計了大量的對抗性練習,讓學生們在真正的實戰中體會如何保護好球權,做到不丟球。

水平段:水平四 人數:36 授課教師:榮祺 課時:3/24教學內容 足球:護球技術1.運動能力:學習護球技術并知道護球的目的和運用,體會如何運用身體進行護球。能在不觸球的情況下,在5m×5m的區域內護球5s以上;2.健康行為:在比賽中運用所學技術敢于對抗,保持良好的心態并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3.體育品德:不使用魯莽的推、踢、肘擊對手,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對抗,做到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員,培養學生勇于拼搏的精神教學重點 降低重心,遠側腳控球 教學難點 合理利用身體提升控球能力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與要求 運動負荷時間 次數 強度教學目標1.課堂常規:(1)集合整隊;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并整隊;1' 1 小(2)清點人數; 檢查學生著裝,清點人數;學生到指定地點集合; 組織形式:images/BZ_69_1622_1030_1826_1177.png體委整隊,并報告人數;(3)宣布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宣布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學習要求;(4)安排見習生; 安排見習生并提醒學生注意課堂紀律和安全要求;見習生出列,遵守紀律;要求: 集合快、靜、齊,在練習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安全;組織形式:3'中準備部分(13')2.“快速反應”熱身活動:學生在20m×20m的區域內任意運球,根據教師的所喊的身體部位,快速做出球與相應身體部位接觸的動作,并穿插結合球的動態拉伸,即蕩球肩繞環、踏球手臂交叉、踏球弓步、踏球側步、踏球深蹲、拉伸大腿;教師先示范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然后用口令和哨音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學生先認真觀看教師的示范動作,并明確動作要領,然后跟隨教師的口令進行熱身運動;images/BZ_69_1622_1476_1820_1623.png8~10要求:動作敏捷,拉伸動作舒展、協調、有節奏;3.專項準備活動:推、拉、撥、蕩球練習,推拉撥組合練習,內跨撥球轉身練習教師先示范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然后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學生先認真觀看教師的示范動作,并明確動作要領,然后大膽嘗試并做好每一個動作,充分做好技術和身體上的準備組織形式:images/BZ_69_1622_1972_1759_2077.png3' 100~120中要求:觸球部位準確且頻率快,控制好腳下的球1.護球技術練習:(1)利用身體護球練習:在5×5的區域內,2名學生1組,1名學生護球(不動球),1名學生搶球。拓展練習:比賽看誰能護球5s以上;教師先示范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然后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并巡回指導;學生先認真觀看教師的示范動作,并明確動作要領,然后積極練習。練習過程中,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糾正自己的錯誤;組織形式:4'大images/BZ_69_1622_2333_1751_2435.png5~6要求:充分利用身體,手打開進行護球,不能推、踢和肘擊對手;基本部分(28')(2)結合球護球練習:在5m×5m的區域內,將球放在一角,2名學生1組,分別站在等距的標志盤前,聽到教師的哨聲后先搶到球的學生開始護球,即運用推、拉、撥、運和假動作等技術變化將球護在自己的腳下,另1名學生搶球,當再次聽到哨音后,誰的腳下有球,誰獲勝;教師先示范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然后吹哨組織學生開始練習。練習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并鼓勵學生練習,讓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展示,并作出評價;學生先認真觀看教師的示范動作,明確動作要領,然后根據哨聲積極練習。練習過程中,積極展示自己,認真聽取教師的評價;組織形式:images/BZ_69_1622_2679_1791_2833.png4'5~6大要求:護球時,學生降低重心,展開雙臂,多利用球的變化擺脫對手。注意不能用踢、推、絆、摔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