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艷林
(廣西南寧市第十八中學,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 530001)
八桂教學通的優勢在于有利于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教學體系,突破傳統教學時間、空間的限制,強化師生交流.以此為依托改革初中物理教學,滲透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迎合“雙減”政策實施需求.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并結合現有教學理念,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①物理觀念.即對物理知識的基本認知、物理能力.如物質觀念、能量觀念等.擁有物理觀念的學生可以從物理角度出發分析生活現象、生活問題.②科學思維.即學生通過學習形成的具備物理學科特性的邏輯思維.其思維來自于物理知識學習后,不斷總結物理規律的過程.如模型構建、科學推理、質疑創新等.③科學探究.是指一種在分析、觀察物理問題后,敢于猜想和假設、實驗論證、探究結果的一種能力.如證據及推理、解釋、溝通交流等.④科學態度與責任.主要是指認識到科學本質、科學與社會、科學與技術等關系后形成的一種敢于探索、實事求是、持續以恒以及遵守規范、保護環境的態度與責任感[1].
八桂教學通平臺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所需靈活調用各種課件、素材,同時還可編輯素材,如制作圖片、影像、隨堂測試卡等,將課件、視頻、音頻等資源融合在一起,可實現高效備課.
以“杠桿”教學為例,該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為認識杠桿、了解杠桿五要素及平衡條件,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其中體現物理觀念的知識點包括杠桿概念、力臂概念,體現科學探究的知識點為杠桿平衡條件的探究,體現科學思維、科學態度與責任的知識點包括杠桿實驗條件、撬動地球思考.另外,針對這些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采取微視頻的方式,將重難點知識設計成微視頻,在課前或課中利用八桂通平臺共享給學生,方便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已經得到了初步發展,在學習“杠桿”知識之前,已經學習過運動和力的知識,了解了二力平衡.在此基礎上學習杠桿較為容易.但考慮到物理知識本身具有理論性、抽象性等特點,教師可利用八桂教學通平臺,優化知識呈現方式,豐富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針對杠桿概念、力臂概念教學,教師可以考慮充分利用八桂教學通上的數字教材和相關資源,用照片和視頻刺激學生感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出杠桿新知識,然后分析生活中的杠桿,動態演示杠桿組成及其五要素,并要求學生繪畫簡單杠桿示意圖.這樣學生按照情境引入、生活現象、抽象理論的學習次序進行學習、思考,形成基于杠桿概念、力臂概念的物理觀念,在遇到生活中相似問題時也會自然運用杠桿知識進行分析、探索,而這種探索的內在自然動力就是一種科學態度.其次,針對杠桿平衡實驗,教師可以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使學生在不斷的交流、溝通中形成質疑、創新的科學思維,在實驗、論證、得出結論的過程中形成科學探究能力,并在實驗儀器運用、實驗數據分析中形成實驗能力.同時,可通過八桂教學通平臺,利用虛擬實驗對學生實驗進行整理和歸納,促進學生聯想與質疑,深入了解杠桿平衡原理及相關要素的作用.最后,針對撬動地球這一論題,教師可以設計計算學習環節,利用八桂通出示各種數據,讓學生根據杠桿原理進行計算,驗證阿基米德的名言是否有實現的可能性,并在計算、驗證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形成數學運算、科學責任等核心素養.在完成學生學習方法設計之后,教師還可從自身層面入手,結合八桂通的功能完善課堂設計,實現教與學的結合,完成深度備課.
教師在備課階段還應做好隨堂練習、課后練習的設計,教師可以利用八桂通平臺搜索相關教學資源,結合學生學情、教材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改編和利用,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的練習題目.當然,在習題設計中也應當注重核心素養的滲透.比如在學生完成杠桿介紹、力臂及五要素等學習后,設計練習:①在____的作用下,能繞一____轉動的____叫做杠桿,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____.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杠桿是直的硬棒;B.力臂是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C.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D.杠桿的動力臂總是大于阻力臂.③如圖1所示,力臂用L表示,哪個選項所畫的力臂正確( ).④在棉產區,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桿是一項繁重體力勞動.王剛仿照鉗子的結構改制成一種農具解決了這一問題.如圖2所示,使用時,將小鏟著地,用虎口夾住棉桿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桿就拔出來了.該農具整體視為杠桿,則支點、動力作用點、阻力作用點對應下列位置正確的是( ).A.轉軸一虎口一套管;B.小鏟一套管一虎口;C.小鏟一虎口一套管;D.虎口一轉軸一套管.設計這幾道題目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學生將已掌握的有關杠桿的理論知識遷移到實際問題解決中,進一步理解理論知識,形成邏輯推理、直觀現象等關鍵能力.

圖1 選項示意圖

圖2 改造農具結構示意圖
評價也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備課中教師應依據核心素養要求、新課標要求等科學設計評價指標,并形成表格,以便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評價.需要注意的是在評價中應凸顯出教師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保證評價的客觀性[2].比如可設計如下評價表:

表1 教學評價表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為保證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循序漸進的發展,最終形成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教師要充分發揮八桂教學通的優勢,強化師生交流,保證師生溝通的融洽性,營造出真正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課堂導入:人們在生活中、勞動中經常使用各種機械,同學們想一想你使用過哪些機械?或你看到別人使用過哪些機械?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簡單回答后,教師總結后創設情境:同學們想起很多人們常用的機械,這說明平時很注意觀察,(指向、并播放大屏幕)同學們說出的機械中有的比較復雜,有的比較簡單.例如:鑷子、鉗子、錘子、剪刀、瓶蓋起子等都屬于簡單機械,播種機、縫紉機等屬于復雜機械.那同學們知道為什么使用這些機械時可以用一個較小的力獲得一個較大的力嗎?下面我們來進行學習.
教師問古代勞動人民用桔槔來提水,這種方法聰明嗎?學生回答后繼續引導,(指向大屏幕)這根用來提水的木棒可以看作是杠桿,圖片一一展示鉗子、錘子和起子這些也可以看作杠桿,它們使用中有哪些共同點?接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點評、總結.再繼續引導:下面同學們自學杠桿的五要素,并在紙上畫一畫人用木棒撬石頭時的杠桿五要素.學生完成畫圖后教師利用屏幕動態演示畫圖過程,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在杠桿實驗教學中,教師也通過八桂教學通利用虛擬實驗對學生實驗進行整理和歸納,并在實驗指導、糾錯的過程中講解平衡條件.
完成課堂教學后,教師可通過八桂教學通進行知識復習、課堂總結,并將相關學習資料及課后作業共享到學習平臺,方便學生自主下載、學習.
總之,利用八桂教學通開展物理教學前,教師應先了解八桂教學通平臺的功能及特點,然后再結合教材完成備課、授課,滲透核心素養,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各項品質與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