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席年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新課改的推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也需不斷探索新型的教學模式———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文章詳細介紹了如何借助微課構建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不斷豐富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方式,更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滿足初中生發展的需求及認知規律,激發學生們的數學學習熱情,使學生應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有效的數學知識的預習與復習,積極主動、快速地理解數學知識,感受與體會學習主人的成就感及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與學習效率.
【關鍵詞】翻轉課堂;初中數學;微課教學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扭轉了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實際情況與差異性有效進行實際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悅、民主平等、和諧良好的環境下進行學習與探討.基于此,在初中數學實際教學中,要獲得有效的教學效果,就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微課翻轉課堂,能有效引導組織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而了解知識;課中積極自主探究學習相關的概念、重難點等,對一定問題進行合理解析,促進師生進行有效互動、交流、探究,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課后復習鞏固、自主掌握知識點,進行及時的測評.這樣的方式能有效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師生間建立良好關系,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不僅可以使學生隨時隨地積極主動探索與學習,在短時間內理解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還可以及時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意識.下面結合教學經驗與實際情況簡單談談筆者在初中數學實際教學中有效利用微課翻轉課堂的幾點看法.
一、微課翻轉課堂的概述
(一)微課翻轉課堂的內涵
在互聯網與信息時代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微課翻轉課堂是一種比較新穎而獨特的教學方式,它倡導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已被許多國家的教育教學領域廣泛應用.它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有本質上的差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巧用了發達的網絡技術與多媒體,體現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重點以探究問題為課堂主線,使學生們真正深入理解課本中抽象難懂的知識點,切實會體現學生的能動性和主體性.這種學習模式突破了時空的局限,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實現了由傳統教學中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我想學”的方式,進一步促進初中生從學會轉變為會學,使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二)微課翻轉課堂的特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能在課堂學習中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行充分探討,使他們在自我思維的指導下,深入理解掌握數學相關的概念,并有效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課堂討論的時間與機會,很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提高學習的效率.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由于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教師沒有辦法在課堂中留給學生充分探究問題的時間.如果有效結合微課,這種情況就會有所改變,然而要注意的是,教師運用翻轉課堂這種模式,并不能省略原有的教學步驟,它只是調整了教學的步驟,節約了一定的時間.因此,教師必須要保證教學步驟實施的完整性與實效性.
二、微課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巧用
(一)課前運用
教師在初中數學實際教學中有效運用微課翻轉課堂,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結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在課前確定微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設計合理有效的學習任務,突出重難點,將學習任務單內的孤立零散的多個知識點有機串聯起來.教師要事先制作好10分鐘左右的優質的微課內容,然后把微課上傳到班級公共平臺中,讓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能隨時隨地利用網絡或電腦設備進行自主預習,對課本知識進行有效探索,構建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要在預習時要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掌握學生在預習中出現的難點與疑問,從而在課堂教學中重點講解學生們共同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對個別學生的疑難進行個性化輔導,提高教與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時,教師可結合真實生活中的案例,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設計合理的學習任務,將其制成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前觀看視頻進行有效自主預習,明白怎樣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切實理解與學習方程的性質.通過微課的方式進行課前預習,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課上講解時對相關知識就不會迷惑或混淆.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自主學習的優勢和意義,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課內運用
翻轉課堂教學重點是解決學生在預習中存在的疑難點與普遍的學習問題,以教師講解為主,并制訂不同個性的學習方案,滿足學生的需求,在學習中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內化.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組織分組進行問題討論、交流解決、案例研究、成果展示、談學習感悟及評價鼓勵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個性,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協作性及溝通能力.
1.目標明確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明確教學目標,可利用翻轉課堂微課教學出示學習的新要求,以學習目標為指導,將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定理等知識點串聯起來,借助微課讓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有效探索,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提升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2.知識內化
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要重點講解學生在自主預習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并將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積極自主探索,討論疑難,逐一解決問題與疑難,更好內化知識,互相協作共同完成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訂周密的學習計劃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可以讓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講解問題,幫助其他同學共同進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也使生生間的協作交流與溝通能力得到了強化.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時,教師應利用微課翻轉課堂創設恰當的情境,有效引入主干知識,讓學生回憶方程的概念,區別等式、方程,自主思考內化知識,再利用短小精悍的習題,進一步檢驗學生對概念的掌握情況,了解并收集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改進,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重難點處理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將學生預習中不明白的問題進行收集梳理、集中整合,盡量提取重點、難點問題,在課上講解清楚、集中有效解決;或分配探討任務,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小組成員共同合作、探究解決;或有針對性地點撥那些個性化的問題,讓學生共同分享預習過程中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切實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教與學的效率.例如,在對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下冊第十八章“平行四邊形”的學習中,在構造平行四邊形的例題中,已知:△ABC的邊AB,AC的中點分別是點D,E.求證:DE=BC且DE∥BC.針對這個問題,學生們做題的步驟也不明確,教師就可以段根據知識內容和學生的不同特點制成微課.上課時播放,學生們在看過例題的講解后,會形成清晰的解題思路,幫助他們進一步構建知識框架,從而更深地理解和感悟如何構造和運用平行四邊形的知識.今后遇到此類相關數學知識的題型,學生能自發地回顧視頻中的內容,隨時隨地觀看視頻,解決這一類的數學問題.這樣教學方式,能切實加深和強化學生的印象,并有效操控自己的學習進程,也能使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有助于學生隨時隨地查看學過的知識,同時進行不斷的復習和鞏固,提升數學教與學的水平.
4.交流互動增強
微課翻轉課堂創新了學習方式,把學習變成了一種更符合學生需求的活動,使教師不再是學生學習的掌控者,而是合作伙伴,不只是傳授新知識,而是深入學生群體,與學生溝通交流、合作探究、解決問題,促進了師生、生生間的有效交流互動與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使學生形成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微課通過視頻動態形式使例題中的圖形動起來,形象直觀,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并且它不受時空的限制,能隨時隨地讓學生想聽就聽,想學就學,還可在遇到不懂的地方隨時暫停下來反復觀看,促進理解掌握知識,提高效率.而“翻轉課堂”則顛覆了傳統教學中時空的桎梏,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預習.教師把相關的課程視頻事先制作好,利用網絡和相關平臺發送到本校的網站或本班的班級群中,如QQ群、微信群、釘釘群等,讓學生通過群觀看視頻,提前了解本章內容的大意及所涵蓋的范圍,培養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有效節約課堂時間,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對于難點內容,教師可進行詳細講解,實現分層教學,避免學生白下工夫、花時間尋找答案,這樣最大限度地保證每一名學生有效學習,幫助學生更易掌握學習的重難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與綜合能力.
5.典型例題設計
在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教師應分析相關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有效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借助微課有效設置合理、有特點的典型例題進行講解,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好奇與興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師生雙方彼此配合、相互溝通、相互交流、雙向互動、分享彼此的想法、經驗和認知,相互啟發、互為補充、默契協作、愿意學習、共同發展,達成共識、共享、共進,讓學生更愿意主動掌握數學知識,使他們促的數學思維及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增強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最終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和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四章《圓》中“弧長及扇形的面積”的內容時,教師先利用微課讓學生初步掌握本課知識,然后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出示教學任務和提出問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解答問題、掌握知識,促進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應用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合作水平與學習效率.
(三)課后運用
在新課學習之后,教師要對學生課前、課中、課后表現及作業批閱等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利用微課翻轉課堂進行有效的拓展訓練、復習與反思,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把抽象知識形象化,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技能.同時,教師要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使其發現、完善學習的不足、錯誤且彌補、改進,進一步讓學生更好地深入理解掌握鞏固知識,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當中,發展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水平,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幫助他們的數學學習的效率和數學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四章《圓》中“弧長及扇形的面積”的內容后,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本課知識,為了讓他們更好地鞏固記憶所學知識,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制成微視頻讓學生有效練習,節省時間探索學習,在練習題中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可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解答并完成練習題,促進學生有效合作探究、掌握鞏固所學知識,培養他們的合作水平與知識水平,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微課在翻轉課堂有效運用,教師要了解翻轉課堂與微課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手段,發揮它們的優點,使二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結合學生的差異性與實際情況,以學生發展為本,對翻轉課堂的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合理設計,為師生提供有效交流互動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在課前對所學知識進行大致了解和預習,在課中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在課后有效復習鞏固知識,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與探索、主動接受與消化知識、積極發現與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數學教學過程,改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精神,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主動性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建新.微課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3):46-47.
[2]周琦.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策略探析[J].名師在線,2019(27):89-90.
[3]周明潔.初中數學翻轉課堂中微課的應用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27):63-64.
[4]后玉霞.數學教學中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9(29):151.
[5]丁玉梅.“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8(24):63.
[6]肖志勇.談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巧妙利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26):29-30.
[7]明石蘭.初中數學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3):85.
[8]王家余.“微課+翻轉課堂”讓初中數學教學更高效[J].數學教學通訊,2018(2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