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煥心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進,進一步確定了小學數學的教育方向及標準,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數學綜合素質是必不可少的.針對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是核心素養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同時是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基于此,文章簡要闡述了數學運算能力的特征,分析了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運算能力的要點,從教學目標、教學方式、運算習慣、新舊知識點結合、實例教學的角度分析了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運算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核心素養;運算能力
【基金項目】佛山市基礎教育省級教育成果推廣應用項目課題,課題名稱:基于“非線性”教學的學生運算能力分年段培養的研究,立項編號:gdfs—fxx040.
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小學高年級階段是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鞏固提升階段,小學高年級階段的數學教學與小學中、低年級數學教學之間存在一定的區別,重點凸顯在數學知識難度上,并且數學運算的題量增多,對于學生的運算速度、思維靈活性以及運算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教師在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開展運算學習教學時,需要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并結合教材內容,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開展小學運算教學.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以何種教學方式對學生開展運算培養,是教師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開展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強化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促進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一、數學運算能力的特征分析
(一)數學運算能力的過程性特征
數學運算能力屬于后天培養成的,而非與生俱來的能力.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尚未發育完全,因此教師對學生的運算能力培養應該注重培養過程,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以循序漸進的模式開展教學,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運算效率.
(二)數學運算能力的主導性特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能力等,會對其運算能力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對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運算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一定要重點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重視運算能力培養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對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力度.
(三)數學運算能力的基礎性、綜合性特征
運算能力是學生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也是學生繼續學習更高階數學知識的重要學習能力.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期間,運算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以及掌握數學知識的關鍵.運算能力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由于數學知識,基本上都離不開運算;并且運算過程中,需要將多方面的數學運算知識相互綜合應用,確保運算準確性,有效突出了數學運算方式選擇的綜合性特點.在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期間,教師不僅要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要充分融合運算能力在數學中的基礎性、綜合性特征,以針對性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以此達到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目的,讓學生能夠綜合發展,提高學習效率.
二、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運算能力的要點分析
(一)興趣教學,激發學生對運算的興趣與學習積極性
數學學科是小學階段學習的重要學科,其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觀點適用于任何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處于“探索階段”,對于事物以及學習的探索熱忱度較高,學生在對知識抱有較高的興趣時,求知欲望也會隨之提高,能夠更加專注地學習、理解、掌握并且合理應用數學知識.對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不能忽略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有效激發學生對運算的興趣與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在以往的教學中,許多教師都會按照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內容,按部就班地對學生開展數學教學,雖然學生能夠獲得數學知識,但是其教學質量可能會大打折扣,由于教材中為了更好地囊括多方面的數學知識點,更加偏向于對重點知識的表達,導致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較低,無法有效刺激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對此,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運算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多方面角度思考,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實施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投入學習中,深入理解數學運算能力的作用,更好地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運算能力.
(二)引導教學,培養學生的良好運算習慣
習慣是促進能力形成的重點所在.學生在學習中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提升數學教學質量都具有重要作用.數學教師在對學生的運算能力開展有效培養的同時,對于學生的運算習慣也需要采取相應的引導干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算行為習慣,讓學生在習慣的促進作用下,能夠充分地應用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配合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逐一解決數學運算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提高自身的運算能力.在對數學運算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因為不同學生分析問題的著重點不同,理解能力也有所差異,部分學生可能會形成一些不良運算習慣,對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的形成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通過引導性教學方式對學生開展教學,教師可在教學中充分展現出教師的引導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引導性教學方式,讓學生形成并保持正確的運算習慣.所謂習慣成就能力,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習慣的同時,需要幫助學生不斷鍛煉并提高自身的運算能力.
(三)開展培養教學,強化學生對運算技巧的掌握
開展運算教學期間,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并形成運算能力,而且要讓學生學會靈活應用運算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技巧,更好地運用學習知識,才能夠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因此,教師不僅要向學生教授運算知識,而且要讓學生深入理解運算在數學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讓學生充分掌握數學運算技巧,以更好地運用數學運算,從而促進學生運算能力發展.
(四)拓展教學,開拓及發展學生的運算思維
思維能力作為思考、解決問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更加詳細地思考和分析問題,讓學生能夠思考出最佳的解決方法.由于運算過程需要學生以多種不同的思維能力共同協作應用,以此完成對數學的運算.而對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需要綜合性考慮,培養及提高學生的思維嚴謹性、靈活度以及創造性,同時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具有積極作用.數學運算思維具有嚴謹性特點,學生需要遵照運算法則進行運算,確保運算合理性.而思維靈活性與創造性則是在運算法則的基礎上,采取多樣化及創新性的方式完成數學運算,避免學生形成固化思維.在教學中采取拓展性教學,在不違背運算法則的前提條件下,開展拓展性教學,以多樣化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運算思維嚴謹性、靈活性以及創造性.
三、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運算能力的應對策略
(一)確定運算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對數學運算的認識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要確定教學目標,如此才能夠在設計教學計劃時,有明確的教學標準,便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在數學核心素養背景下,對于學生的數學素質要求包括知識技能、學習過程方法、學習價值等方面的要求.對于知識技能方面主要是要求學生對學習知識充分掌握的同時,需要應用自身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對數學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學習過程方法主要是要求學生在不違背基本數學原則的前提條件下,能夠掌握多種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及邏輯分析能力.而學習價值方面則要求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保持正確的學習態度,有助于提升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強化學生對運算的認識.
(二)豐富教學方式,刺激學生對數學運算的興趣
在新課改強調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對運算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教學多樣化,保障教學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運算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運算探索學習中,利用學生對知識的興趣激發其對新知識的探索欲望,增加學生對數學運算能力的渴望,有效提高學生對運算能力的重視度.教師可以開展情境教學模式,以此提高課堂趣味性.
例如,在教學“雞兔同籠”這種類型的運算習題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雞和兔子的圖片,通過圖片刺激學生對運算練習題的興趣,主動思考問題.或者是引導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對問題進行理解、思考,或通過強化運算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積極調動對知識的探索興趣,強化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僅可以起到鍛煉學生思維的作用,而且可以達到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的目的.
(三)促進學生養成良好運算習慣,有利于培養運算能力
學生在對數學運算知識進行理解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自身的自律能力不夠,或者是理解能力較弱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養成一些不良學習習慣,可能會影響學生運算能力的養成及提高.基于此,開展小學運算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運算習慣,及時糾正不良習慣,并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例如教師在講解運算習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采用多種運算方式對問題進行思考及運算,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在遇到同類型的運算題型時,能夠更加快速地找到運算思路,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運算能力.與此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針對容易出錯的運算題目,多找類似的題型,勤加練習,并且對出現錯誤的原因進行反思,避免再次出錯.在運算教學過程中,從細節出發,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對于培養學生運算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運算效率及數學能力.
(四)綜合新舊知識點,幫助學生掌握數學運算技巧
小學高階段數學教學是一個鞏固及提升的階段.教師在開展運算教學時,需要綜合分析并應用新舊知識點,起到鞏固學生知識基礎的作用,同時讓學生充分借助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對新的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在實際的數學運算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運算技巧的實用性與便捷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節省運算時間,提高運算效率.借助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性,讓學生根據以往掌握的運算知識對新的運算知識進行分析及思考,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運算技巧.
例如,在教學“分數”時,教師可以將分數知識點與小數知識點進行綜合教學,并且讓學生對百分數的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及運算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運用商品折扣計算這一知識點的學習,讓學生使用分數及小數對百分數進行表達,綜合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運算技巧,有效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提高數學能力.
(五)配合生活實例教學,擴展學生運算思維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與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并且結合教學內容對數學知識進行擴展性教學,不僅有利于擴展學生數學思維,而且可以提升學生對數學運算的掌握及應用.教師可采取現實案例教學,通過實際案例提高學生對運算的認識,讓其明白數學運算能力不僅可以應用在數學知識學習上,而且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數學運算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拓展邏輯思維,擴展運算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比例尺”時,教師可以在完成系統性的教學后,借助地圖上的距離比例,讓學生開展地圖距離與現實距離的計算,幫助學生提高運算能力,并且充分應用自身掌握的運算知識點,深入了解數學運算,擴展學生運算思維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結 語
在數學核心素養前提下,教師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對小學生的運算能力進行培養及提高,對于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具有顯著的作用.學生的運算能力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較長的培養時間,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同時優化教學策略,幫助學生保持對數學運算的正確態度,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芳.聚焦數學核心素養下的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探究[J].學苑教育,2020(08):61.
[2]林志英.發展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之我見———論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運算能力[J].天津教育,2021(29):59-60.
[3]江申海.數學核心素養下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探究———以小學中高年級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21(22)77-78.
[4]陳國昆.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算理算法的有效結合[J].基礎教育論壇,2022(2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