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信息科技有著愈發緊密的聯系。目前我國小學信息科技教學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未能充分挖掘信息科技的價值。因此,小學信息科技教師應采用更為先進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生活化教學是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闡述小學信息科技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信息科技;生活化;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孟夢(1997—),女,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小學。
生活化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已經發展得十分成熟,在各個學科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對提升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并且信息科技教材中涉及不少生活化內容,與生活存在緊密的聯系,所以在信息科技教學中進行生活化教學能產生良好的效果。但在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因此探尋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課堂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也使得信息科技教學內容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幫助學生更輕松、更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點。
以“設置個性桌面”一課為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審美來更換自己穿的衣服,每個人的穿衣品位是不一樣的。同樣的道理,計算機的桌面就相當于我們所穿的衣服,在啟動電腦后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桌面背景,因此,學生需要盡量選擇好看的、有趣的背景圖片作為桌面背景。教師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衣服,引出電腦桌面的相關話題讓學生討論。在本節課中,教師需要教會學生設置桌面主題和背景、了解屏幕保護程序啟動和結束的方法,以及利用信息科技進行個性化表達。
首先,教師可以采取實機演示的方法教學生設置桌面背景,讓學生通過觀摩教師的操作進行學習。在選取桌面背景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喜歡的事物,并一一列出寵物、風景、食物、汽車等常見桌面背景類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進行選擇,使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接軌。等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圖片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將這些圖片設置成自己的電腦桌面背景。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可為其一一解答。許多學生在第一次聽到桌面這個詞匯時,往往會下意識地想到桌子,很難理解電腦桌面這一抽象的概念,而通過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從衣服的角度看待桌面,對桌面形成正確的認知。
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會讓一些理解難度較大的知識點變得易于理解。另外,教學內容生活化也能使課堂變得充滿趣味性,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很大的作用。
二、教學過程生活化
信息科技學科的實用性與操作性極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生活化教學場景既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強化學生的實踐體驗。所以,教師在課堂開始階段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在場景中進行實踐,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并意識到信息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1]。小學生較為活潑,對于能夠吸引自身注意力的事物往往會抱有極高的熱情。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對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教學素材進行充分挖掘,并將其應用到課堂上,設計出具有教學意義的場景。
以“編輯文檔”一課為例,在本節課中,學生需要掌握文檔的基礎操作,如復制、粘貼、選定等。教師在課堂開始階段可以創造生活情景:同學們在校園內可能會看到隨地丟垃圾的現象,針對這種不文明的行為,我們需要寫一段警示標語,那么請同學們使用電腦進行文字編輯,設計出富有意義的警示標語。
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演示文檔編輯的具體操作方法,對相關功能進行細致的介紹,讓學生充分掌握文檔編輯這項技能。之后,創設生活場景,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提升自身技能。根據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學生可以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通過團隊的力量設計出標語的文字內容。在后續學生學習到插入圖片、美化文檔等內容時,教師可以趁機舉行一場標語設計大賽,讓學生動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內容設計出精美的標語,并用藝術字、圖片等進行點綴。在比賽的激勵下,學生往往會投入更多的精力與熱情進行文檔編輯,這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顯著的作用。
為了在競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學生也會主動詢問教師相關的技術,以此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在教學生活化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創設生活情景,使教學更加貼合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信息科技的重要意義。
三、教學方式生活化
隨著新課標的落實,課堂主體逐漸由教師轉變為學生。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間,并有效地改善師生關系。學生與教師之間維持良好的溝通關系,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2]。
例如,在學完WPS部分的內容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在課后向教師寫一封郵件”的任務,題材不定,字數不限。教師要對每一封郵件進行回復,學生的郵件內容不同,教師的回復也應不同,并且可以挑選出寫得最好的郵件進行表揚。這種教學方式十分新穎。在傳統課堂上大多是教師單方面地向學生傳遞知識內容,而這種互發郵件的方式是教學方式上的一次小創新,與生活有效結合,能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學生們對于教師回復郵件這一舉動會感到十分新奇,并且每一封郵件都會得到回復意味著教師會閱讀每一封郵件的內容,學生在知道這一點后往往會保持一個良好的聽課狀態,在進行文字編輯的時候也會十分認真。在學習“賽車游戲”一課時,教師也可以根據游戲這個話題與學生溝通,詢問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會玩什么游戲,讓學生們踴躍回答,以此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引入教學內容。教師借助生活元素創造與學生和諧相處的機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教學評價生活化
課堂評價能有效反映出課堂的教學質量,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改進教學方式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可以從教學評價角度入手。信息科技的課堂評價機制具備靈活性與多樣性。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可以遵循生活化原則,改革傳統的評價機制,放棄傳統的筆考,采取更先進、更全面的考查方法,增加學科評價的彈性,以科學的評價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3]。
比如,在學生學完WPS的相關知識后,教師考核的方式可以多樣化,結合生活化元素讓學生自行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運用WPS技術進行設計。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尋找相關的素材,如文字、圖片等,動用創新思維設計出別具一格的內容,讓所學知識得到有效運用。在學生們學完幻燈片的理論知識后,教師也可以采取同樣的評價機制。幻燈片的設計能夠應用更豐富的元素,學生可以為自己的幻燈片增添精美的背景,尋找網絡上豐富的素材對幻燈片進行裝飾。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們在網絡上搜集一些優秀的幻燈片作品,為自己的作品設計提供靈感,從動畫效果、文字排版等角度入手,最終創作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
在學習用電腦畫圖的知識點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用畫圖工具畫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如寵物、風景等,并指導學生們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上色和加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畫圖實踐過程,判斷學生是否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并在學生出現錯誤時及時進行糾正,這種新穎的評價機制能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比如,某些學生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通過用電腦繪畫的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其才能,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
以往的信息科技評價機制往往采取單一的考試方式,學生們在考試過程中無法充分展現自身才能。將教學評價與生活相結合,既能提升評價的趣味性,又能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水平。
五、開展生活化信息科技活動
小學信息科技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應用的實踐活動中,通過實踐的方式提升學生的信息科技水平,幫助學生運用信息科技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在信息科技生活化教學中,教師需要增加實踐的比重,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解決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此實現技能水平的提高[4]。
比如,學生學完“插入表格”與“修飾表格”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制作成績表:先為學生提供姓名、科目成績等信息,讓學生利用這些信息創造出一個能夠直觀反映學生成績的表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部分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會覺得自己學習得十分透徹,但到真正實踐應用時才發現自己的知識學習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通過對信息科技進行實踐運用,學生對相應的知識內容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有效地鍛煉應用知識的能力。
“發送電子郵件”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了解電子郵件的含義,知道電子郵箱的地址格式,掌握申請郵箱的方法。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類似的實踐活動,在學完電子郵件的相關知識后,學生對電子郵件有了初步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給學生布置作業。教師組織學生申請郵箱,并將自己的郵箱地址發送給學生。學生們在收到郵件后同樣需要發送一封郵件給教師,告知教師自己已收到郵件。通過實踐活動,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電子郵件知識的學習中,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從中獲得滿足感。開展生活化信息科技活動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在得知需要應用所學知識后,會更加認真地聽課,也會更重視實踐操作內容,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六、利用生活案例進行信息科技教學
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部分知識內容時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讓知識的講解更具說服力,并且鮮活的例子也能讓學生們對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利用生活案例能有效增強學科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的優勢。
比如,在學習表格的相關概念時,教師可以借助實際生活中的課程表為學生們生動形象地展示表格的相關概念,利用表格進行數據的整理和統計[5]。教師在黑板上向學生展示兩種課程表:一種是運用表格將日期與課程一一對應,另一種是課程與日期隨意排列,雜亂無章。之后,教師向學生提問:“你們更喜歡哪一種課程表?請說明原因。”學生們都回答以表格方式呈現的課程表更好,因為表格能將數據呈現得更為直觀、有序,我們能在表格中快速并且準確地獲取信息。以學生經常接觸的課程表為例,讓學生了解表格的功能,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表格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完表格的基礎概念后,教師可以引入“修飾表格”的知識內容。依舊以課程表為例,教師為學生展示兩種課程表:一種課程表整齊明了、格式統一,另一種表格的字體、單元格大小都不一致,格式十分雜亂,部分文字過小,甚至看不清楚。學生們都更喜歡第一種表格。這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何修飾第二種表格,使其達到第一種表格的水準呢?”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想法。之后,教師引入修飾表格的相關內容,教會學生如何修改表格的線條與底紋,統一表格的字體、格式,對表格進行美化。教師利用實際案例進行教學,能有效增強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內容。
結語
本文從多個角度闡述了小學信息科技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信息科技的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將生活化元素融入課堂之中,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生活化信息科技課堂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也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有效提升了課堂實效。
[參考文獻]
黃俊.小學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例談[J].讀與寫,2021,18(27):2.
胡強.小學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5):74-75.
帥鳳敏.淺談小學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6):965-966.
吳智輝.小學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過程與策略[J].教育研究與評論(技術教育),2012(6):77-78.
劉堯.生活化教學設計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