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丹
摘要:為了解大足城區初級中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現狀,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該地區的特色學校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該地區教練員的學歷、年齡結構合理,但從事足球年限較短,教練員參加培訓進修機會多,但是獲取教練員證書的教練員較少;每周開展足球訓練的頻次較低;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足球文化建設的形式多元化;足球經費不能滿足現階段足球的發展,同時也受場地器材等條件影響,制約該地區校園足球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現狀;初級中學;大足城區
大力發展校園足球是成就足球夢想、建設體育強國的基礎工程。如果把足球發展看作一個金字塔,那么青少年足球運動就是足球運動發展的塔基,只有塔基堅實了,才會有更高的金字塔。2016年教育部頒發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試行)》,加強足球課程建設,提高足球教學質量。隨后,國家頒布了國家足球運動布局城市、省級布局城市、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等文件,在此背景之下各地區都在積極的開展青少年足球運動。大足區也緊隨時代的步伐,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為大力發展校園足球付出實施舉措。
中學時期的校園足球在整個校園足球發展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初級中學階段,學生的協調性較小學時更加靈活,身體對抗能力也大有提升,中學是學習足球最佳的時期,因此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現狀在體育教育研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實際的理論價值。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大足城區初級中學校園足球發展現狀為研究對象。選取以下五所學校,分別是:大足城西中學、大足雙路中學、大足區雙橋實驗中學、大足郵亭中學、大足雙塔中學。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研究需要,查閱了相關的書籍及資料,先后在中國知網、維普以及百度學術等學術論文網站上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了解并借鑒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為本文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論支撐。
(2)問卷調查法
根據論文的選題范圍、研究目的進行問卷設計。根據實際情況和文獻資料進行結合,制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訓練現狀的調查問卷。結合實際情況,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5所學校的足球教練員分別發放5份問卷,共計25份。本次發放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開展現狀及分析問卷共25份,回收問卷25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3)訪談法
制定訪問提綱對大足城西中學、大足郵亭中學、大足雙路中學、大足雙塔中學、大足雙橋實驗中學這5所學校的相關領導及足球教練員進行訪談和交流,了解相關問題并記錄訪談內容。
(4)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軟件整理和統計相關數據,對回收的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
2.研究結果及分析
2.1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教練員的基本信息情況分析如下
根據調查,在25個足球教練員當中有5個是女教練員占比20%,男教練員占比80%,由此大足區城區教練員的性別結構分布較為不合理,女性足球教練員偏少;從教練員的年齡來看,該地區足球教練員的年齡結構分布合理,年齡在40歲以下的有15人占比60%,年輕的教練員思維較活躍,比較謙虛積極上進,但是缺乏教學經驗和耐心。40歲以上的教練員有10人占比40%,資深教練員相對于年輕教練員來說教學經驗豐富,但是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精力沒有年輕教練員旺盛。兩者之間能夠好形成互補關系,相互借鑒和學習;教練員學歷方面,是本科以下學歷有3人占比12%,本科學歷的有16人占比64%,研究生及其以上的有6人占比24%,在調查25名教練員中本科及其以上的教練員占比88%,從這方面可以看出,大足城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師資較為雄厚。?
2.2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教練員從事足球專業背景的年限情況分析如下
根據對教練員從事足球專業年限來看,從未從事過足球專業的有3人占比12%,從事2年以下的有15個人占比60%,從事2—4年的有13人占比20%,5年及其以上的有2人占比8%。從調查結果可知,該地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大多數足球教練員都有從事過足球專業,但從事足球專業的年限相對較短,缺乏豐富的教學經驗。
2.3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教練員參加培訓以及獲得等級證書情況分析如下
通過調查參加培訓進修情況,從未參加的有1人占比4%,參加2次以下的有4人占比16%,參加3—5次以上的有9人占比36%,參加5次以上的有11人占比44%。由此可以看出大足城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大多數的足球教練員都有參加過培訓和進修,培訓的次數也相對較多,同時還發現,在大足城區初級中學校園足球的教練員當中,無足球教練等級證書的有16人占比64%,持有D級裁判證書的有7人占比28%,C級的有4人占比8%。由此發現,該地區足球特色學校中持有足球教練員證書的教練員較少,無教練員證教練員較多,足球執教的水平總體較低,教練員需多參與此類的專業培訓,提升教練員自身的足球業務水平和執教能力。
2.4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訓練情況分析如下
借助調查結果和訪談發現,訓練頻次每周1-2次訓練的教練員有16人占比64%,訓練頻次每周3次訓練的教練員有7人占比28%,訓練頻次每周訓練5次的教練員有2人占比8%,由此可以看出,基本每個學校都有足球訓練,但足球的訓練次數較少,大多教練員每周訓練1-2次,這對于學生正真接觸足球的時間較短,影響學生對球感的培養以及學習的進程較慢,隊友之間的默契程度不夠,不利于該地區校園足球的進一步發展。
2.5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經費情況分析如下
由調查結果得知,該地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教練員認為經費嚴重不足的有4人占比16%,較為欠缺的有15人占比60%,基本滿足的有5人占比20%,十分滿意的有1人占比4%。由此看出,大足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對足球經費的支出遠遠不能滿足于現階段足球的發展,需要學校提高對足球經費的支持,讓教練員減少后顧之憂,提高教練員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校園足球的開展。
2.6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文化建設情況分析如下
通過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文化建設調查發現,在國旗下講話的有5人占比20%,足球競賽的有5人占比20%,足球趣味活動的有3人占比12%,黑板報的有11人占比44%,其他的有1個占比4%。總的來說,大足城區初級中學的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形式多種多樣,在某種程度上,這將對學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此同時,這也是會激發和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愛好。
2.7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獲獎情況分析如下
根據獲獎情況的調查結果得知,城西中學在區級比賽中取得1次第一名、3次第五名,在市級足球比賽中取得2次第八名,雙路中學在區級比賽中取得1次第一名、3次第三名、1次第八名,在市級比賽中取得1次第八名,雙塔中學在區級比賽中取得2次第二名、1次第三名,在市級比賽中取得過一次第七名,郵亭中學取得區級比賽名次1次第三名、2次第四名、2次第五名,在市級比賽中還沒有取得過名次,雙橋實驗中學取得3次第一名、1次第二名、1次第三名,在市級比賽中取得2次第五名。其中雙橋實驗中學已經在區級比賽中三連冠,該學校相對于其他四所足球特色學校中發展的相對較好。
2.8影響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開設足球訓練的原因分析如下
通過對特色學校開設足球訓練調查得出,影響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開設足球訓練的原因有很多,在25名足球教練員中,有80%的教練員認為足球場地較少不能滿足足球訓練的需要;92%的教練員認為足球器材的缺乏影響足球訓練的開展;40%的教練員認為天氣也是影響足球開展的原因;72%的教練員認為足球對抗性較強、身體接觸比較多,比較容易受傷,從而減少每周足球的訓練次數;24%的教練員認為因為其他原因沒有開設足球訓練。同時,在訪談中得知,大部分學生過于重視文化成績,參加訓練的人數極少,這也影響校園足球訓練的有序開展。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該地區足球特色學校的足球教練員的年齡、學歷結構分布合理。教練員年齡老中青各個階段的都有,對校園足球的開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大多數教練員從事足球專業年限背景依舊存在一定的差別,雖然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都會組織培訓進修,可最終有獲得足球教練員證的教練較少,整體的專業教學水平還偏低。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每周都會開展足球訓練,由于大多學生較看重學業,加之訓練次數和時間不多,導致學生接觸和學習足球的時間較短,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球感球性,完全掌握對足球的基本技術以及了解和認識足球基本戰術帶來不利,同時隊友之間的默契程度不夠,進而影響該地區校園足球的進一步向前發展。
學校的足球文化建設種類和表現形式較為多元化,但是學校對足球方面的經費支出無法滿足現階段足球這一項目發展的要求,足球場地較缺乏、基本的器材配備不齊全等,并且受應試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對促進該地區的校園足球的開展也帶來諸多不利條件。
3.2建議
(1)加大場地及器材設備建設和資金的投入
校園足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需要學校的相關領導、教練員的共同關注去完成。該地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應加強運動場設施建設,增加足球運動相關的經費,同時還需要大力發展校園足球師資力量的建設,為校園足球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機制。
(2)足球教練員需不斷提高教學能力
學校積極為教練員爭取專業的培訓進修機會,教練員應主動參加足球教練員培訓,根據自身情況去借鑒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掌握更加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找到并計劃同自己本校學生的訓練方式,快速發展和提高學生的技戰術能力,為推進校園足球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3)創新足球教學方式
在教學與訓練中,應適當設置足球游戲,提升整體的活躍度,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同時組織和開展多樣化的的足球賽事活動,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足球運動,讓學生主動融入足球隊伍之中,當學習壓力過重時,學會在運動中釋放壓力,對中學生的身體及心理的健康成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4)增加學生每周的訓練頻次
足球教練員需提高每周的訓練頻次,增加學生對足球項目的學習和練習時間,這對于培養學生對足球的球感球性和基本技戰術能力的掌握,增進與隊友之間的默契程度等方面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這將對推動該地區校園足球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蔡寬.長春市青少年足球訓練的現狀調查與分析[D].吉林:吉林體育學院,2012.6.
[2]曹昂.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背景下初中足球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D].河南:河南大學, 2012.5.
[3]陳超.校園足球活動在遼寧省布局小學的開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沈陽體育學 院,2010.
[4]褚琪暉.校園足球背景下足球師資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河南省校園足球省級布局城市 為例[D].河南:河南大學,2014.5.
[5]高杰.西安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開展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2.5.
[7]古文東. 基于校園足球視角的基層足球教練員培養[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3, 33(1):124-128.
[8]郭亞.校園足球背景下成都市小學足球教學現狀與分析[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5.6
[9]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Z].2013-2-25
[10]國家教育部辦公廳.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試行)》[Z].2016-6-27
[11]貴州省教育廳 .貴州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及 試點縣(區)申報工作的通知[Z].2015-1-9
[12]國家教育部 .《關于成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Z].2015-1-27
[13]國務院辦公廳.《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Z].2015-3-16
[14]何志林.足球教學訓練工作指南[M].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10:21--32
[15]侯仕杰.新鄉市初級中學校園足球試點學校開展現狀的研究[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 2015.5.
[16]胡聰林.云南省開遠市中小學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 2013.5.
[17]金生. 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校園足球”發展思路探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5(3):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