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瑤瑤,石鋆槿,楊棋,王仲燕,于永鑫,于濤,林琳*
(1.沈陽醫學院 藥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2.東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34)
由于化工行業有著非常特殊的安全要求,并且大部分反應中包含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氣體,若疏于管理則會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強化專業技術人員對安全管理的重視。如何安全地進行無水無氧操作受到越來越多科學家的重視,因此本文詳細研究了無水無氧合成方法,并提出了強化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保障科研成果,促進其更好的發展。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超分子化合物由于新穎的結構和潛在應用于分子識別、藥物輸送、催化、化學傳感器、熒光探針、主客體化學等方面,使其設計和合成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主客體化學是在傳統的配位化學和絡合物化學基礎之上逐漸發展起來的一個分支,與傳統配位化學不同的是,主客體化學是針對被研究化合物的特點,在理論和實驗的指導下,通過一系列的合成方法來制備出具有高親和性、高選擇性的化合物配體。這類配體的共同特點是在每個配體分子中都有一個或多個化學鍵直接或間接與配位點相互作用或連接,并根據配體的結構形成全封閉或半封閉的“空腔”。超分子是由兩種或多種分子依靠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結合在一起組成復雜的、有組織的聚集體,并能保持著特有的完整性,使其具有非常明確的微觀結構及宏觀特性。超分子進行組裝的過程被稱為自組裝(Self-assembly),而且這個過程就是使超分子形成高度有序的過程。超分子組裝(Supramolecular Assembly)通常是指由非共價鍵組合而成的多分子集團[1-3]。
Jonathan R. Nitschke課題組將FeII4L6三角錐型分子籠進行后修飾,通過“Diels-Alder”反應將平面型吡啶蒽配體與四氰基乙烯加成,修飾后的籠子擁有一個封閉的腔封裝富勒烯。在此基礎上,該課題組通過引入另外兩種組分的金屬離子(Fe、Zn 或 Mo),合成了一系列的三棱柱及立方體金屬主客體綁定的超分子籠狀化合物。Ki-Whan Chi課題組通過使用雙核釕配合物和直線型的吡啶炔基配體進行自組裝,得到兩個嵌套的分子化合物,此種嵌套方式稱為“inter lock”,并且通過加入硝基甲烷試圖對穩定的結構進行拆分,形成單個分子大環化合物,最后成功實現雙環到單環的轉化。早在2011年該課題組就成功地使用客體分子芘對雙核釕的配合物進行了拆分。
由于半夾心結構有機金屬Ir、Rh和Ru的化合物化學性質穩定,易于制備和保存,并且通過改變茂環或者增加取代基可以使其溶于水中,因此通過彼此相互作用的累積可以表現出一般金屬配位化合物所不具備的特殊性質。含氮類的配體是目前最常用的有機配體之一,由于氮原子是一種非常好的電子給體,幾乎能與所有的金屬離子配位,因而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過程中被廣泛使用。含N配體主要包括含氮雜環類配體和脂肪胺類配體。目前,由含N配體構成的配位聚合物大部分集中在含氮雜環配體上,其中主要包括吡唑、哌嗪、吡嗪、咪唑、三唑、四唑、吡啶、三嗪及其各種衍生物等。因此,本文選用含有半夾心結構的Cp*Rh金屬角的雙核化合物[Cp*2M2(μ-BiB)]Cl2結合含氮類配體1,2-二吡啶乙炔和兩種客體分子來研究其主客體化學反應,得到了一系列的主客體框架化合物。
實驗嚴格按照無水無氧的Schlenk技術進行操作,反應時進行氮氣保護。溶劑甲醇為蒸餾過的無水甲醇,具體操作是將10 g鎂條和1 g碘加入到甲醇溶液(150 mL)中加熱引發反應,30 min后再加入3瓶500 mL甲醇,并且加入少量5 cm長的毛細管防止爆沸,在氮氣保護下蒸餾8 h,最后用安培瓶接收備用。溶劑二氯甲烷的蒸餾方法是加入氫化鈣干燥后,在氮氣保護下回流4 h,最后用安培瓶接收備用。五甲基環戊二烯二氯化銠和銥的二聚體的制備是依照文獻進行嚴格的反應和操作,全程在氮氣保護下進行,處理[Cp*RhCl2]2時用二氯甲烷重結晶。氯染酸、1,2-二吡啶乙炔、2,4,6-三(4-吡啶)1,3,5-三嗪(TPT)、1,3,5-三(1H-咪唑-1-yl)苯(TZB)和葵硼烷均為商業購買配體并通過核磁檢測后投入使用。化合物1a、1b、1c和1d的產率、產量、元素分析、核磁分析及紅外光譜表征數據見表1。
1a:[Cp*2Rh2(μ-LBiB)2(L1)2](OTf-)4的合成
將一倍量的[Cp*RhCl2]2(61.8 mg,0.1 mmol)和LBiB(23.4 mg,0.1 mmol)添加到10 mL甲醇中攪拌6 h。再加入兩倍量的三氟甲基磺酸銀(AgOTf:51.2 mg,0.2 mmol)在室溫下避光攪拌12 h。濾除沉淀AgCl后,加入L1(18.0 mg,0.1 mmol)繼續攪拌4 h后離心,濃縮至3 mL,再加入乙腈3 mL,最后將1:1的混合溶液放入含乙醚的廣口瓶中擴散,大約5天后析出橘黃色晶體。
1b:[Cp*2Rh2(μ-LBiB)2(L1)2(An)](OTf-)4的合成
將一倍量的[Cp*RhCl2]2(61.8 mg,0.1 mmol)和LBiB(23.4 mg,0.1 mmol)添加到10 mL甲醇中攪拌6 h。再加入兩倍量的三氟甲基磺酸銀(AgOTf:51.2 mg,0.2 mmol)在室溫下避光攪拌12 h。濾除沉淀AgCl后,加入L1(18.0 mg,0.1 mmol)繼續攪拌10 h后離心,濃縮至3 mL,再加入乙腈3 mL,最終將1:1的混合溶液放入含乙醚的廣口瓶中擴散,大約7天后析出紫紅色晶體。
1c:[Cp*2Rh2(μ-LBiB)2(L1)2(DMF)](OTf-)4的合成
將一倍量的[Cp*RhCl2]2(61.8 mg,0.1 mmol)和LBiB(23.4 mg,0.1 mmol)添加到10 mL甲醇中攪拌6 h。然后加入兩倍量的三氟甲基磺酸銀(AgOTf:51.2 mg,0.2 mmol)在室溫下避光攪拌12 h。濾除沉淀AgCl后,加入L1(18.0 mg,0.1 mmol)繼續攪拌10 h,再加入DMF(0.2 mL)加熱至50 ℃反應4 h,反應結束后離心,濃縮至3 mL,再加入乙腈3 mL,最后將1:1的混合溶液放入含乙醚的廣口瓶中擴散,大約6天后析出紫色晶體。
1d:[Cp*2Rh2(μ-LBiB)2(B10H12L2)2](OTf-)4的合成
將一倍量的[Cp*RhCl2]2(61.8 mg,0.1 mmol)和LBiB(23.4 mg,0.1 mmol)添加到10 mL甲醇中攪拌6 h。然后加入兩倍量的三氟甲基磺酸銀(AgOTf:51.2 mg,0.2 mmol)在室溫下避光攪拌12 h。濾除沉淀AgCl后,加入L1(18.0 mg,0.1 mmol)繼續攪拌10 h,再加入AgNO3(4 mg,0.02 mmol)和CH3CN (10 mL)加熱至100 ℃反應16 h,反應結束后離心,濃縮至5~6 mL,最后將混合物放入含乙醚的廣口瓶中擴散,大約7天后析出紫色晶體。
紅外光譜:溴化鉀壓片法在Nicolet AVATAR-360IR紅外光譜儀上測定。
核磁共振譜:在Bruker AVANCE I400或者Bruker VANCE-DMX 500型核磁共振波譜儀上測定。化學位移值以氘代溶劑為參考:1H = 7.26(CDCl3)、3.31(CD3OD)。
元素分析:C、H、N元素分析由Elementar Vario EL III型元素分析儀測試獲得。所有樣品均在80 ℃下真空干燥后測試。
晶體結構測定:X射線單晶衍射儀型號為Bruker D8 VENTURE;CCD-Bruker AXS APEX采用Mo-Kα和Cu-Kα射線,在-100~-50 ℃下采集樣品。
配體聯苯并咪唑的合成:根據文獻中的合成方法,將草酸(2.1 g,16 mmol)和鄰苯二胺(3.6 g,32 mmol)加入到乙二醇(25 mL)和多聚磷酸(1 mL)的混合溶液中,在180 ℃的條件下回流4 h后過濾,再用20 mL醋酸重結晶,得到大量黃色晶體,再進行真空干燥。核磁表征為聯苯并咪唑純品。
選用雙核聯苯并咪唑的半夾心金屬銠化合物與1,2-二吡啶乙炔反應生成扭曲的四核化合物1a,該化合物在常溫下加入客體分子蒽后結構發生變化,形成規整的矩形化合物1b,該化合物的客體蒽與大環并不是完全平行的堆積作用,而是存在一定的夾角。在加熱的條件下加入DMF溶劑,可以發現客體分子蒽和DMF發生了交換,形成新的大環化合物1c,最后加入葵硼烷和乙腈,生成了含有葵硼烷化合物的四核大環化合物1d。
從化合物的單晶結構可知,由于化合物1a的雙核銠橋聯的BiB配體的短邊結構發生了向內的彎曲,使得大環化合物表現出更大扭曲的矩形結構,尺寸約為13.8057(3)×5.5751(1)?。短邊的兩個BiB配體還處于面向彼此的平行位置。為了進一步證明優秀的主客體機制綁定屬性可以改變扭曲的現狀,選擇了另一種溶劑分子N,N-dimethyl formamide(DMF)。在此基礎上加入的DMF溶劑分子與其客體蒽發生交換,得到了之間距離為5.6073(6)×13.8292(13)? 的Rh…Rh新主客體大環化合物。
因為四核主客體化合物1b已經被證明是大的芳香分子容器,而且主體從“扭曲”到“規則”形式的結構轉變過程中還實現了客體分子的載入。因為客體分子的轉換,矩形的長邊略向外彎曲,短邊也更趨近于平行。在矩形結構1a中,炔基上的兩個C20…C21原子之間的距離為3.6352(1)?,而化合物1b中C20…C21炔基之間的距離被擴大為6.8835(7)?。因此,通過使用形狀和大小不同的客體分子可以改變主體化合物的形狀和空腔的大小。
本文利用苯并咪唑(BiB)作為配體,通過與[Cp*RhCl2]2反應得到雙核化合物,并且通過引入客體分子蒽和溶劑分子DMF,分別得到相應的主客體有機金屬化合物。特別是當含有苯并咪唑和炔的吡啶基配體作為邊臂的四核大環時,客體蒽的加入導致其結構發生變化,使得扭曲的結構恢復成矩形,空腔變大;并且在加熱條件下溶劑DMF分子可以與其進行客體交換;該大環化合物還能與葵硼烷反應生成含有碳硼烷的新型化合物,釋放富電子的客體蒽,從而實現對主客體大環化合物的后修飾。在化合物合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無水甲醇的制備存在安全隱患,甲醇蒸汽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混合物,遇到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強氧化劑、酸類和還原劑亦可發生劇烈反應,因此要注意蒸餾容器的密閉性;另外遇火會著火回燃,燃燒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