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震,秦鴻利,高玉芳,丁楠楠,楊 慧,李黎明
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經口氣管插管是搶救危重癥患者生命的一項重要支持手段,在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廣泛應用[1]。經口氣管插管屬于有創操作,在救治患者的同時也會對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口渴便是ICU 患者主訴最普遍、最強烈和最痛苦的感受[2-3]。研究[4]表明,100%的ICU 經口氣管插管清醒患者均感覺口渴,超過84%的ICU 患者迫切需要緩解口渴??诳什粌H使ICU 患者感受不適,還會使患者處于應急狀態,增加氧耗和器官代謝負擔,影響疾病轉歸[5]。同時,口渴也會使患者出現一些負面情緒(如:焦慮、煩躁等),使得患者對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的依從性差,最終導致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發生和護理服務滿意度下降[6]。也有學者[7]表示,強烈口渴持續時間超過24 h會增加患者譫妄的發生。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緩解ICU 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渴成為醫護人員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
目前,國內外對緩解ICU 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渴的研究鮮有報道,張小雪等[8]對經口氣管插管患者進行5 mL冰水口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口渴,卻增加了嗆咳和誤吸的風險[9]。閆靈君[1]和張小雪[10]分別驗證了采用冰刺激和冰水噴霧方法對緩解ICU 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渴的有效性,但因研究樣本量小和干預時間短等原因,仍需進一步探討。李珊瑚等[11]將10%甘油生理鹽水噴霧用于緩解經鼻蝶入路手術術后患者口渴,效果顯著。國外學者研究[12-13]表明,口腔局部使用氧化甘油三酯(水)噴霧劑比含水電解質噴霧劑保濕效果更好,深受患者歡迎,但其有效性并未在ICU 患者中驗證。因此,本研究將在改善ICU 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渴護理方法上進行創新,采用10%甘油冰水噴霧預防ICU 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渴的發生情況,效果顯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21年7月—12月河南省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收治的249 名ICU 經口氣管插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經口氣管插管≥24 h。(3)患者神志清醒,躁動—鎮靜評分量表(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RASS)[14]評分在-1~+1 之間。(4)口渴數字評 分 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評 分3 分 及 以上[15]。(5)無譫妄發生。(6)無視力、聽力障礙,能聽懂普通話。(7)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排除標準:(1)因口腔問題,無法干預。(2)患精神疾病?;颊甙l生以下情況需要剔除標準:(1)中途轉出。(2)發生死亡。應用隨機數字和區組隨機分配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將每個患者對應的分組放入密閉不透光的信封中,并將相應患者序號寫在信封上,專人負責保管,對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信封管理者按其序號拆開信封分配到相應組別,對照組122 例,觀察組122 例。干預前比較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情況
1.2.1 對照組 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基礎及??谱o理。ICU 室溫設置為22~24 ℃,濕度設置在50%~60%,床頭抬高≥30°,氣囊壓力維持在25~30 cmH2O,口腔護理8 h/次,選擇西吡氯銨漱口液為口腔護理液為患者進行常規口腔護理。若口渴數字評分≥3分,責任護士給予患者棉簽蘸取溫開水濕潤患者口唇及口腔1 h/次,干預持續至患者拔除氣管插管。每日07:00 和19:00 評價患者口渴程度和口腔黏膜濕潤程度。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10%甘油冰水噴霧干預。當患者NRS≥3 分時,每間隔1 h 使用10%甘油冰水(0~6 ℃)噴霧對患者口腔進行噴灑,噴灑順序為上、下、左、右和咽喉部,每個部位噴灑1 次即可。若患者有濕潤口腔需求,噴灑間隔可縮短至30 min。每次噴出的液體量約為0.1 mL,干預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若患者發生病情變化,及時告知醫生,遵醫囑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1.3.1 口渴程度評分 采用NRS[15]評估患者口渴情況。在國外NRS重測信度為0.67~0.85[16],已被廣泛用于評估疼痛或其他與感知有關的癥狀,主要優點為:具有較好的直觀性和時效性,非常適合ICU 患者使用[17-18]。NRS 由一條長度為10 cm 的線段組成,將線段以每段1 cm 劃分為10段,左端點為0分,右端點為10分,分值越大,口渴程度越劇烈。因患者均帶有經口氣管插管,無法進行語言交流,本研究安排經統一培訓的研究員將數字評分表卡片置于患者視野內,患者根據自己口渴的主觀感受指向NRS分值,由研究員代為記錄。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口渴程度評分。
1.3.2 口腔黏膜濕潤程度評分 依據患者唇、舌、口腔黏膜濕潤程度評分,分值為1~4分,口唇脫皮皸裂、口腔干燥發白計1 分;口唇和口腔均干燥計2 分;口唇干燥口腔濕潤計3 分;口唇和口腔均濕潤計4 分[19]。經過統一培訓的研究員對患者唇舌口腔黏膜濕潤程度,認真觀察并記錄分值。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口腔黏膜濕潤程度評分。
1.3.3 患者滿意度 由研究員在ICU 患者轉出時進行滿意度調研,根據患者在ICU 治療期間口渴改善的滿意程度進行評分,分值設在1~10 之間,得分越接近10,表明患者越滿意。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
(1)本研究通過嚴格的納入標準選擇研究對象,并通過計算機產生隨機數字、區組隨機分配方法和隱匿信封的方式將患者分配至對照組和觀察組,能夠減少研究對象的選擇偏倚。(2)對照組和觀察組除了干預措施不同外,其他護理措施均相同,減少了表現偏倚。(3)對實施干預研究成員、數據收集者和數據分析者進行盲法,減少研究結果的偏移。(4)成立研究小組,組員共6 名,由項目負責人對小組成員統一培訓、考核,保障干預措施實施的一致性。(5)安排2名經過統一培訓的小組成員作為評估人員,評估人員不參與干預護理,不知曉患者分組情況,于每日7:00 和19:00 協助或指導患者進行口渴程度評分和口腔黏膜濕潤程度評分。(6)資料收集時檢查評分表填寫是否規范,有無遺漏,如有不符合標準,協助或指導研究者準確填寫。所得數據錄入前后均需兩人核對,確保數據的準確性。(7)研究組成員,擁有多年臨床護理經驗,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有利于實驗的順利進行。
收集的數據需要進行重新核對以確保其完整和有效性。采用EpiData 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雙人錄入,應用SPSS 25.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通過例數和百分比(%)描述人口學資料,組件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口渴程度評分為(3.45±1.13)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口渴程度評分[(5.03±0.80)分],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口渴評分情況(±s) 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口渴評分情況(±s) 分
組別觀察組(n=122)對照組(n=122)t值P值干預前7.88±0.85 7.78±1.06 0.802 0.423干預后3.45±1.13 5.03±0.80-12.617<0.001 t值34.616 22.865 P值<0.001<0.001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口腔黏膜濕潤程度評分為(3.53±0.29)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口腔黏膜濕潤程度評分[(3.40±0.36)分],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口腔黏膜濕潤度評分情況(±s) 分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口腔黏膜濕潤度評分情況(±s) 分
組別觀察組(n=122)對照組(n=122)t值P值干預前1.55±0.30 1.61±0.33-1.465 0.144干預后3.53±0.29 3.40±0.36 3.327 0.001 t值-56.371-36.580 P值<0.001<0.001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8.11±0.80)分],高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得分[(6.04±0.81)分],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067,P<0.001)。
ICU 患者普遍認為口渴是僅次于死亡的應激源[20],經口氣管插管患者更容易發生口渴[21-22]。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經口氣管插管患者的口渴得分均為(7.88±0.85)分和(7.78±1.06)分。其原因可能是因為:(1)環境方面。ICU 病房濕度應設置在50%~60%,濕度過低,空氣干燥,空氣蒸發加快,容易導致患者口干舌燥[23];ICU 為層流病房,患者容易出現不顯性失水,也會導致患者口渴發生[24]。(2)治療方面。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腔長期處于張開狀態,無法閉合,加之禁食、禁水,導致患者唾液分泌減少,口腔水分不斷蒸發,從而誘發患者口渴[25]。(3)藥物方面。研究[26]報道,每增加使用阿片類藥物50 mg和利尿劑30 mg,患者口渴發生率會高達1.26~1.40 倍。(4)心理方面。處于ICU 病房患者,加上經口氣管插管治療,無家屬陪伴,患者無法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內心會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導致唾液流速減慢,產生口渴[27]。
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前后對照組患者口渴得分由(7.78±1.06)分降至(5.03±0.80)分,觀察組患者口渴得分由(7.88±0.85)分降至(3.45±1.13)分。盡管棉簽蘸水方法能在一定程度緩解患者口渴,但由于此方法濕潤面積??;擦拭用力不當容易會誤傷口腔黏膜或引起患者惡心;棉絮容易脫落堵塞氣管或食道;口唇缺乏角質層保護,反復擦拭更容易使患者口唇干燥脫皮,不適感增強[28]。相反,甘油作為一種水性保濕劑,能從潮濕的空氣中吸收水分來維持皮膚黏膜角質層的含水量,用于有效緩解患者口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已被國內外學者驗證[11-13]。研究[29]表明冷水比溫水止渴效果更加顯著,因為冷水不僅能夠收縮口腔內血管,降低氧耗,使機體代謝降低[30],還可以激活瞬時受體電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located 8,TRPM8),使患者無需飲水就可以感受到舒適和滿足感[31],口渴程度得到明顯改善。每次僅噴灑0.1 mL,既未增加患者循環負荷,也減少了誤吸和嗆咳的發生,非常適用于緩解ICU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渴。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后對照組患者和觀察組患者口腔黏膜濕潤程度評分分別由(1.61±0.33)分、(1.55±0.30)分上升至(3.40±0.36)分、(3.53±0.29)分。原因可能是因為對照組患者在使用棉簽蘸水濕潤口唇時,覆蓋面積小,在雙唇和氣管插管兩側口腔狹小區域,很難到達咽喉部,導致唇舌口腔黏膜滋潤程度效果不佳。觀察組患者采用10%甘油冰水噴霧,射程遠,濕潤面積大,噴灑可以覆蓋患者雙唇、舌面、左右頰部內部、上顎和咽喉部,噴灑液體顆粒微小且分布均勻,能夠充分濕潤患者口腔?;旌细视湍茉诨颊叽缴嗫谇火つけ砻嫘纬梢粚铀员Wo膜,達到長效保濕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報告,對照組患者和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得分分別為(6.04±0.81)分和(8.11±0.80)分。馬世紅等[32]研究表明:ICU 患者經常感覺口渴,但醫護人員未能夠及時為他們濕潤口唇。由于ICU 患者病情危重,治療量大,醫護人員多將精力集中在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工作中,未及時滿足患者生理需求,嚴重影響了護理服務質量[33-34]。因研究對象均屬于經口氣管插管患者,無法用語言進行交流,當他們需要幫助時,醫護人員無法覺察。因此,本研究組成員積極創新,為每位患者發放小黃鴨,當患者需要濕潤口唇時,用手抓捏小黃鴨使之發出聲音,醫護人員就會來到患者身旁,為患者濕潤口唇。此時,醫護人員不僅可以隨時關注患者需求,還能夠及時使用10%甘油冰水噴霧解決患者口渴問題,提高患者舒適度,改善護理服務質量,使患者滿意度大大提高。
10%甘油冰水噴霧能有效降低ICU 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渴程度,提高口腔黏膜濕潤程度,改善護理服務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是一種經濟適用、安全可行的方法,為臨床提供參考。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人力和時間有限,僅開展單一中心研究,以便更好地將繼續推進多中心、大樣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