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浩瑄

“經常有人在擬被提拔重用公示期間被舉報檔案造假,而沒能進入后續(xù)任用程序。”在組織部門工作多年的謝華表示,“干部患上檔案‘整容病’并非新鮮事,尤其在2014 年全國部署開展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之前,這樣的現(xiàn)象更為泛濫。
“我們以前經常開玩笑,某縣一個放羊的到了另一個縣就變成了國家干部。”謝華表示,多年前,他認識的一名基層干部在跨縣市調動中對檔案進行替換,把自己的事業(yè)編制換成公務員身份,“還有人為了騙取干部身份,進入公務員隊伍,先冒充已破產國企員工,通過找關系以國企員工身份調入事業(yè)單位,再等待時機通過借調、交流等方式進入政府機關解決公務員編制”。
2014 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紀委書記馮朝輝“落馬”。經查證,他本是陽泉市楊家莊鄉(xiāng)黑土巖村農民,真實學歷不過初中。但他靠偽造年齡、身份、學歷,20 多年里實現(xiàn)了招工、入黨、提干。熟悉他的人說:“只有他的名字和性別是真的。”
馮朝輝這樣的干部之所以檔案造假,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提拔、晉升,或者不愿意按時退休。謝華介紹,幾年前,他所在的市在換屆期間,一名科級“一把手”想晉升處級,于是把檔案提回家自己修改,“這個人對檔案的認識很模糊,把檔案改得面目全非,甚至用的不是同色筆”。
在早些年,不少縣市的干部檔案都是紙質的,并且管理人員非專職,只要將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疏通好,涂改年齡等信息并非難事,日常很少有人去調查核實。甚至有時候,這些管檔案的人員,只要上頭領導給他們打招呼,就敢涂改檔案。只有被舉報或者攤上大事,檔案造假的問題才可能被牽出。
某市紀委監(jiān)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干部檔案造假成本很低,不僅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不大,即使造假被發(fā)現(xiàn)了,幾乎也只是受到黨紀處分,更輕的則可能僅僅是政治前途暫時遇阻。成本低、獲利大,導致檔案造假現(xiàn)象層出不窮。
“干部人事檔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在實際工作中,尤其是2014 年之前,個別地方和個別部門對干部檔案的管理疏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監(jiān)管缺位、對干部檔案信息的管理和審核手段還相對落后,為干部實施人事檔案造假提供了條件。”某地紀委監(jiān)委工作人員周林介紹。
黑龍江省雙城區(qū)招商局原副局長孟德勇從雙城鎮(zhèn)調到雙城區(qū)招商局工作后,其個人檔案長期由本人私自保存,直到雙城區(qū)委組織部調檔時才交到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存在極大管理漏洞。
實際上,干部人事檔案的生成、審核、管理與利用是一系列的過程,檔案造假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需要打通各個環(huán)節(jié)。如遼寧省盤錦市大洼臨港經濟區(qū)管委會原副主任夏野偽造入黨材料一案,涉案多人;山西省太原市質量檢驗協(xié)會原秘書長王紅英篡改檔案一案,涉及質檢、組織、人事等多個部門人員。
從這些案例中可發(fā)現(xiàn),在一些檔案“整容”背后,時常浮現(xiàn)“領導授意”“權力干預”的影子。在對共青團江西省鷹潭市委原書記徐楷年齡造假、入團志愿書造假等問題的查處中,就發(fā)現(xiàn)其岳父江西省政協(xié)原副主席許愛民違規(guī)插手干預問題。
在現(xiàn)實造假騙官案中,或多或少都摻雜了上層權力干預的因素。在權力干預下,修改年齡也好,偽造證明材料也罷,自然暢通無阻。
“徐楷八年八崗橫跨兩省五地,‘曲線提拔’一路綠燈,這種僅在理論上可以做到的事情,如果背后沒有權力撐腰,必然做不到。造假騙官之所以能得逞,不是造假的手段有多高明,主要是權力過度集中且不受制約所造成的用人腐敗。”周林說。

“之所以會出現(xiàn)干部檔案造假屢禁不止的現(xiàn)象,一方面是少數(shù)干部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出了問題,為了得到更快更好的提拔重用,肆意篡改人事檔案信息;另一方面,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在于,干部考核評價的渠道還待拓寬。”謝華介紹,一些地方的組織人事部門在選任干部時,將干部的專業(yè)、學歷以及經歷作為考核評價、提拔審查的重要憑證、依據(jù)和參考。這種選人用人模式,在一定時期內對選準用對干部,把人崗有機結合起來,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這種認定干部的方式在無形中縮小了干部考察面,也給一些投機取巧者提供了“捷徑”。把年齡改小一點、把學歷填高一點、把履歷豐富一點,在增加升遷砝碼的同時,撤換甚至抹去對自身不利的污點信息,從而影響組織人事部門在選人用人上的判斷。“這還會損害其他干部的積極性。”謝華說。
“考察干部除了嚴查干部人事檔案,更要注重平時考核,把干部日常行為表現(xiàn)、社區(qū)鄰里反映、銀行信用記錄等內容納入考察評價之中。”某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認為。
“越來越多的地方在適當放寬對干部年齡、學歷等方面的硬性限制,提高對干部工作實績、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要求,使優(yōu)秀干部可以脫離年齡、學歷等‘窠臼’,而不用靠‘三齡兩歷一身份’的造假來達到職級提升的目的,這或許能從根源上部分治好干部的檔案‘整容病’。”謝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