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張佳榮
對青春期及育齡期女性來說,月經可謂是美麗的憂愁。規律的月經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象征,但隨之而來的腹痛讓部分女性困擾不已,可伴有頭痛、惡心、嘔吐、腹脹、極度疲乏等;疼痛劇烈時可出現面色蒼白、手腳冰涼、出冷汗,甚至昏厥,嚴重影響學習、工作以及社交活動。“多喝熱水”,老生常談沒錯,但不一定管用。那么,如何正確應對痛經呢?
明確病因才能對癥下藥。痛經按病因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是無明確病因的經期反復下腹痙攣痛:繼發性痛經是指經期腹痛由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等所致。治療目標首先是緩解疼痛,對繼發性痛經還要針對病因治療。
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放松心情,避免緊張焦慮情緒,忌生冷食物,防寒保暖(如熱水袋或暖貼熱敷下腹部,熱水泡腳,夏天空調溫度不可調太低),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對中重度痛經、上述干預效果欠佳的女性,需采取藥物治療。
1.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對乙酰氨基酚等 適于不能接受激素治療或有使用禁忌的女性。NSAID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減少炎性介質前列腺素的生成,防止過強子宮收縮和痙攣,減輕或消除痛經。通常在月經來潮前1~2日或來潮時開始用藥并持續2~3日。如布洛芬每4~6小時200毫克,口服,24小時不超過4次,主要副作用有胃腸道反應、胃出血、過敏反應;萘普生片,每6~8小時250毫克,口服,首劑加倍;甲芬那酸,每6~8小時250毫克,口服,首劑加倍,不良反應類似布洛芬。有胃腸道潰瘍史、腎功能不全者不建議服用NSAID。對乙酰氨基酚片,每4~6小時500毫克,口服,24小時不超過4次,胃腸道反應小,但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
2.激素類避孕藥 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復方避孕藥(口服片、透皮貼、陰道避孕環)和純孕激素避孕藥(埋植劑、注射劑、宮內節育器和口服片),適于有避孕需求或可以接受激素治療的女性。口服避孕藥如屈螺酮炔雌醇、炔雌醇環丙孕酮等的藥理作用為抑制排卵和子宮內膜生長,減少月經血量和前列腺素分泌,減少子宮痙攣:孕激素類藥物如炔諾酮、地屈孕酮等可松弛子宮平滑肌,減少子宮痙攣,常見副作用為頭痛、乳房脹痛、胃腸道反應、不規則陰道出血、體重增加等,需按周期使用。
3.解痙藥 能夠松弛平滑肌,解除子宮痙攣性收縮,緩解疼痛。如間苯三酚、山莨菪堿等。但用藥途徑為靜脈用藥,需至醫療機構就診。
4.中成藥 如丹莪婦康煎膏、桂枝茯苓膠囊、散結鎮痛膠囊、復方益母膠囊等。
無論采取哪種藥物治療,首次用藥建議咨詢醫生進行個體化評估,基于不同女性的需求差異以及各類藥物的使用禁忌。如果單用上述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不佳,可考慮同時使用兩種類型藥物聯合治療。對聯合治療3~6個月仍存在痛經或疼痛加重,或出現非經期疼痛,需及時就診,針對基礎病因治療。如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激動劑醋酸亮丙瑞林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的痛經,或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