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淑豪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腫瘤放療科,安徽 合肥 230022)
固定野調強(IMRT)與容積旋轉調強(VMAT)已廣泛用于臨床放療。調強計劃治療前的測量驗證耗時耗力[1-2],對于需要盡早開始的姑息性放療,效率是影響調強計劃質量保證(QA)的一個重要因素。較于測量驗證,基于獨立運算的二次劑量驗證可更加高效完成調強放療計劃QA[3-10]。基于蒙特卡羅(MC)的獨立計算驗證已獲得研究證明[11-12],但IMRT/VMAT 基于MC 算法的二次驗證比較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故,本研究使用基于MC 算法的商業軟件VERIQA 對前列腺癌IMRT/VMAT 計劃進行二次劑量驗證,比較兩者的驗算差異。TG-114 報告要求初始劑量和驗證劑量間的差異不應超過±5%[13],但并未涉及IMRT/VMAT。本研究將評估前列腺癌IMRT/VMAT 計劃中±5%的局部劑量驗算差異是否是一個合理的執行閾值。
選取2022 年4~5 月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前列腺癌放射治療的22 例患者,分別設計7 野調強(7IMRT)計劃和VMAT 計劃。
7IMRT 與VMAT 計劃均選擇美國瓦里安直線加速器VitalBeam 的6 MV 光子線輸出,治療計劃系統(TPS)為瓦里安Eclipse 13.6 系統,采用向異性分析算法(AAA)。7IMRT 計劃機架角度均分,機頭、床角均為0°,劑量率600 MU/min;VMAT計劃使用兩全弧,機頭分別為:10°、350°,床角0°,劑量率由系統自動控制(0~600 MU/min 可變)。
本研究使用德國PTW 公司的VERIQA RT MonteCarlo 3D(簡稱VERIQA)進行調強計劃二次劑量驗證。VERIQA 通過讀取TPS 中計劃數據的CT-DICOM 圖像、RT Plans、RT Structures 及RT Dose 進行劑量獨立驗算。TPS 與VERIQA 間,使用3%/3 mm 默認標準的平均γ 通過率評估計劃靶區(PTV)。
通過選擇劑量-體積直方圖(DVH)參數中PTV 的平均劑量、中位劑量、最小劑量、最大劑量和95%靶體積劑量(D95)來分析TPS 與驗證軟件間關于PTV 的劑量差異。選擇DVH 參數中危及器官的平均劑量、中位劑量、最小劑量、最大劑量來分析膀胱和直腸的劑量驗證差異。ICRU83[14]報告定義D98為近似最小劑量、D50為中位劑量及D2為近似最大劑量,其中D2、D50和D98分別為2%、50% 和98%PTV 體積的受照量。根據ICRU83 報告計算PTV 的適形度CI 及均勻度HI。
DVH 參數的劑量差異值由公式(1)獲得:
式(1)中,DVer指VERIQA 計算劑量,DTPS指TPS 計算劑量。
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對TPS 與獨立驗算間關于靶區和危及器官的劑量差異值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7IMRT/VMAT 計劃中PTV、膀胱及直腸的平均體積分別為356 cm3、195 cm3、59 cm3。對于前列腺癌放療計劃,7IMRT 與VMAT 的CI、HI 在數值上相當,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VMAT 中機器跳數(MU)值明顯低于7IMRT,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技術計劃靶區劑量分布比較(n=22,)

表1 兩種技術計劃靶區劑量分布比較(n=22,)
7IMRT 中平均劑量、中位劑量、最大劑量的劑量差異更大;VMAT 中最小劑量的劑量差異更大;兩種計劃中靶區劑量覆蓋的劑量差異及γ 通過率相當。使用配對t檢驗分析,7IMRT 和VMAT 間劑量驗算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前列腺癌7IMRT/VMAT 計劃中PTV 劑量驗算差異的箱線圖,見圖1。

圖1 前列腺癌7IMRT/VMAT 計劃中PTV 的DVH 劑量驗算差異箱線圖
表2 兩種技術PTV 劑量差異值分布比較(n=22,)

表2 兩種技術PTV 劑量差異值分布比較(n=22,)
對于7IMRT/VMAT 計劃,膀胱的DVH 劑量驗算,7IMRT 中平均劑量、中位劑量、最大劑量的驗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7IMRT 中最小劑量的驗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種技術膀胱受照劑量差異值分布比較(n=22,)

表3 兩種技術膀胱受照劑量差異值分布比較(n=22,)
對于7IMRT/VMAT 計劃,直腸的DVH 劑量驗算,7IMRT 中最小劑量、平均劑量、中位劑量的驗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7IMRT 中最大劑量的驗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種技術直腸受照劑量差異值分布比較(n=22,)

表4 兩種技術直腸受照劑量差異值分布比較(n=22,)
7IMRT/VMAT 計劃中,較與其他DVH 參數,膀胱和直腸的最大劑量驗算差異最大,其中7IMRT 中差異平均值為-6.41,VMAT 中差異平均值為-5.47。見圖2。

圖2 前列腺癌7IMRT/VMAT 計劃中危及器官的DVH 劑量驗算差異箱線圖
QA 是調強放療的關鍵環節。本文針對前列腺癌放療計劃QA 展開研究。傳統的計劃驗證所需時間較長,降低了調強計劃QA 的效率。計劃的二次劑量驗證高效省時,劑量計算過程獨立于TPS。IMRT 與VMAT 的調制手段不同,目前關于二者的獨立驗算的研究尚不多,且不同研究結構的驗算差異不一致。因此,本研究結果將有助于基于劑量驗算差異建立統一的IMRT/VMAT 計劃執行閾值。
研究中發現,前列腺癌IMRT/VMAT 計劃中靶區和危及器官的劑量差異分布不同。從表2 可以看出,PTV 的劑量驗算差異在±1% 以內,其中PTV 的中位劑量驗算差異最大,且VMAT 計劃中DVH 劑量驗算差異的標準差更大。由表3、4 可以看出,危及器官的驗算差異較大,其中膀胱的驗算差異在±5%以內;直腸的平均劑量、最小劑量計中位劑量驗算差異在±5%以內,最大劑量的差異超過±5%。由圖1 可以看出,VMAT 計劃中PTV 最小劑量及平均劑量的劑量驗算差異中位值較高;7IMRT 計劃中PTV 中位劑量、最大劑量及95%體積劑量的劑量驗算差異中位值較高。由圖2可以看出,7IMRT 計劃中膀胱和直腸的劑量驗算差異均大于VMAT 計劃。
劑量驗算算法會影響劑量計算精度,如疊加/卷積算法、解析各向異性算法和折疊錐卷積等劑量計算的準確性略低[15-17]。本研究中二次劑量驗證采用MC 算法,TPS 采用AAA 算法,結果顯示驗算的劑量低于TPS 初始劑量。故,在進行獨立劑量計算時,應明確二次驗證軟件的劑量計算算法。
本研究結果與KUPPUSAMY 等[18]報道結果相似,靶區的劑量差異在±1%以內。定義行動閾值是為了確定計劃是否可接受,是否需觸發下一步操作如模體測量[13]。在IMRT 和VMAT 中,±1%的局部劑量差異或可是前列腺計劃執行的合理行動閾值。
配合使用指型或平板電離室的測量驗證,獨立劑量計算或可成為IMRT/VMAT 計劃更強大的QA 工具[19-20]。隨著驗證軟件的不斷升級,獨立劑量驗算的優勢在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