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潔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廣大教師接觸到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這一文件,了解到了提升體育教育質量的重要性,并做出了及時尋找對學生加強體質健康管理的思考。因此,教師可從校園體測聯賽的構建出發,思考體質健康管理的實施路徑,以求通過鍛煉任務的設計,培養學生自律意識,推動小學教育教學質量高質量發展。而本文將對校園體測聯賽構建的體質健康管理實施路徑進行一番較為詳細地闡述與說明。
關鍵詞:校園體測;小學體育;體質健康管理;
實踐表明,構建校園體測聯賽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體育能力,對增強班級凝聚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施,有效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讓自身的教學思想融入新時代,及時了解新的教育理念,以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初心,明確體質管理要求,基于因材施教教育原則展開教學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發揚“教會、勤練、常賽”的精神,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優化校園體測聯賽的構建效果。
一、明確體質健康管理要求,培養學生自律意識
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一共闡述了八個方面。分別是加強宣傳教育引導、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完善體質健康管理評價考核體系、做好體質健康監測、保證體育活動時間、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健全責任機制、強化督導檢查。而小學體育教師應本著為學生體育學習能力著想的態度,對八個方面的內容做仔細分析,結合教學具體情況,以及學生身心成長特點,思考多樣的體育鍛煉策略,多元的評價過程,高效構建校園體測聯賽,提高體質健康管理工作質量,培養學生自律意識,促進學生身體機能健康發展。
比如,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首先,小學體育教師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為學生呈現《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的八項內容。然后,再根據體育課程和學生的身體素質,引導學生重點對“做好體質健康監測”這項內容深入分析,希望學生要積極配合學校的體育教育工作。最后,教師再結合校園體測聯賽的建構,為學生提供近期的學習任務。
這樣,幫助學生明確體質健康管理要求,充分培養了學生的自律意識,為學生積極參與校園體測聯賽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設計鍛煉任務
(一)加強課間操管理
構建校園體測聯賽,加強體質健康管理。首先,就需要學生有一個的強健的體魄,其次才能適應校園體測聯賽中靈活的組織形式,有能力去選擇多樣的競賽項目,從而在校園體測聯賽中以優異的表現助力小學體育教育工作的實施。因此,日常性的鍛煉任務尤為重要。而小學體育教師要認清自身的責任,主動加強對學生的課間操管理,為學生設計練習課間操的日常任務,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滲透“教會”思想于小學體育教育中,為學生能夠自我進行體質健康管理打好基礎。
比如,在以“課間操”為主題的體育教育活動中,首先,教師可從校園體測聯賽的構建出發,對學生說道:“若要想在校園體測聯賽中有優異的表現,需要大家有良好的鍛煉習慣,保證自身的身體素質。”由此激發學生的積極鍛煉心理,為學生認可課間操的價值做了鋪墊。然后,教師再以“課間操”為話題,同學生展開交流。幫助學生認識到課間操對健身、健心均具有積極作用,且課間操中的伸展運動與擴胸運動有利于身體柔韌性與靈敏性的良好發展。之后,教師可為學生設計勤練課間操的鍛煉任務,希望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身體姿勢,促進學生身體全面均衡的發展。最后,教師再要求學生完整地做一遍課間操,對學生的表現不佳之處做出精準指導,滲透“教會”思想于小學體育教育中,希望學生的體質愈來愈健康。
這樣,通過加強對學生的課間操管理,培養了學生的良好身體素質,為學生適應校園體測聯賽中的各種運動項目奠定了基礎,也增強了學生的審美體驗,有效提高了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的能力。
(二)定期開展體育競賽
校園體測聯賽的構建,符合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課程性質與課程理念,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影響,而保持校園體測聯賽的持續性,有利于學生全員的參與,也有利于小學體育教育的實施。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有定期開展體育競賽的意識,讓學生在了解競賽時間、競賽規則、獎勵機制的基礎上,產生積極參與的情緒,從而在構建校園體測聯賽的基礎上展開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管理工作,滲透“常賽”思想于小學體育教育中,讓學生在“達標爭優、體魄強健”的良好氛圍下不斷發展自我。
比如,在校園體測聯賽活動開展前,首先,小學體育教師可為學生介紹校園體測聯賽的內容,對學生說道:“咱們學校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開展校園體測聯賽,適合男生的項目有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50米短跑,1000米長跑;適合女生的項目有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仰臥起坐、50米短跑、800米長跑。”然后,讓男女生分別進行選擇,同時對學生說道:“咱們每年都會參加校園體測聯賽,以更好地管理自身的體質健康。”接著,教師根據男女生選擇的運動項目,將學生合理分組。之后,教師安排學生在組內進行體育競賽,在良好的氛圍之下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滲透“常賽”思想于的=日常活動中。最后,教師可組織學生交流組內競賽體驗,談一談去校園體測聯賽的自信心。這樣,通過設計鍛煉任務,定期開展體育競賽,滲透“常賽”思想,激發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充分在校園體測聯賽的構建中對學生進行了良好的體質健康管理。
(三)融入合作鍛煉任務
校園體測聯賽中,競賽項目多種多樣。既有國家要求的必測項目,也有個性化的校本項目。對這些項目做出綜合分析后,應了解到校園體測聯賽構建中培養學生體質健康管理能力,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以良好的默契參與其中,才能夠推動校園體測聯賽的實施。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基于校園體育聯賽內容,結合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學生設計合作鍛煉任務,讓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去提升合作能力,增強體育意識,滲透“勤練”思想于道小學體育教育之中。
比如,為了在校園體測聯賽中,增強學生的賽事體驗。參與校園體育聯賽之前,教師可根據聯賽中的運動項目,融入合作鍛煉任務,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對體質健康進行自我管理。
以“坐位體前屈”這一校園體測聯賽中的運動項目為例,首先,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坐位體前屈這項運動的價值,對學生說道:“通過練習該運動,可以令大家的韌帶得鍛煉,增強大家身體的柔韌性。”從而引發學生積極主動的鍛煉情緒。然后,教師再示范講解這項動作的要領,即兩腿并攏繃直,上體充分前屈,特別對學生強調膝蓋不能彎曲,動作要持久到位。接著,教師再將學生劃分成小組,為學生介紹“賽龍舟”的游戲規則,每隊隊員一路縱隊坐在墊子上,比賽距離為半個足球場,在教師發出命令后,各隊最后一名隊員將墊子從頭頂上方向前擦混地,直至第一位面前,隊員依次前諾,騰出一個墊子,依次類推,直至最后一個隊員通過終點,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默契,發展學生腰部的協調性。最后,教師希望學生課下合作練習,保持良好的鍛煉習慣。
這樣,通過融入合作鍛煉任務,構建良好的鍛煉氛圍,有效提高學生參與校園體測聯賽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體質健康管理能力,激發了學生體育鍛煉的欲望,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做出了努力。
三、整理學生體質材料,落實因材施教理念
學生的體質不同,所適合的校園體測聯賽項目也不同。若是讓學生為了參賽而參賽,則會影響學生的鍛煉態度,甚至影響學生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因此,在“互聯網+教育”理念下,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設計調查問卷,從學生的反饋中整理其體質材料,落實因材施教理念,發揮現代化信息平臺的育人作用,令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校園體測聯賽的態度,增強學生對體質健康進行自我管理的意識,助力學生充分發展自我。
比如,為了令學生在校園體測聯賽中有更好的發展。首先,小學體育教師可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調查學生以往在校園體測聯賽中的成績,整理學生的體質材料,判斷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然后,教師再根據校園體測聯賽中的運動項目,設計了解學生體育能力的調查問卷,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如實作答,從而進一步了解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之后,教師可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將學生進行分層,為學生提供不同的體育鍛煉任務,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自由調整,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最后,教師可組織學生自由交流這次課的體會。
這樣,整理學生體質材料,落實因材施教理念,充分關注到了學生的體質健康,做出了有效管理,提高了學生參與校園體測聯賽的能力,在現代化信息平臺之下推動了校園體測聯賽的構建,促進了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的良好發展。
四、加強體育鍛煉反思,找準體育鍛煉方向
體育鍛煉反思,是讓學生進行體育學習評價的過程。針對不同的校園體測聯賽內容,自我評價的方式不同。由于競賽機智本身的原因,評價多以獎勵性評價為主,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運動熱情,激發學生參與校園體測聯賽的主觀意愿。小學體育教師身為主導者,當為學生提供體育鍛煉的反思環節,根據學生在校園體測聯賽中的表現做出合理評價,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助力學生形成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比如,在校園體測聯賽活動結束后,小學體育教師可先回憶學生在校園體測聯賽中的具體表現,從學生的能力出發,將其劃分成層次。然后,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先對自我進行評價,表達自己在聯賽中發揮了哪些優勢,存在哪些不足。最后,教師對各層次的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和評價,并為學生提供獎勵機制,希望學生在對自我形成正確認識后,可以再接再厲,以正確的體育鍛煉方向不斷做好對自身的體質健康管理。
這樣,通過加強體育鍛煉反思,幫助學生找準體育鍛煉方向,推動了小學體育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實施,促進了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充分提升了學生學會學習體育知識的能力。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校園體測聯賽的體質健康管理工作,應在領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健康中國行動(2109-2030)》等文件精神的基礎上展開。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有對校園體測聯賽育人價值的認識,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因材施教原則為主,設計加強課間操管理、定期展開體育競賽、融入合作鍛煉任務等任務,并讓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反思,以正確的體育鍛煉方向不斷提升自我,在靈活、多元的體育賽事中激發了學生的愉悅體驗,實現提升小學體育教育質量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薛菡琴.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J].好家長,2022(21):43-45.
[2]夏升霞,張春霞.“雙減”背景下“小胖墩”體質健康管理[J].班主任之友(中學版),2022(04):16-18.
[3]陳輝.加強體質健康管理,促進身體素質提高[J].教育視界,2021(31):20.
[4]黃鈞基.關注體質健康 ?增強體育意識——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J].家長,2020(29):12+14.
[5].智慧校園 ?快樂體育 ?悅點科技為中小學量身定制體測功能室[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0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