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
債主明知欠債人已經離婚,仍頻頻找其前妻“要賬”。如何定性和處理該行為?兩級法院經過審理,一致認為——
前夫背負巨債,討債人屢屢騷擾她和女兒
周紅家住北京市,十多年前,與楊光結為夫妻,2007年生下女兒楊琳。不久,楊光辭去工作,做了職業炒股人。
數年炒股,楊光獲利不菲,決定轉戰期貨市場,圖謀賺取更多利益。周紅堅決反對。楊光表面上答應妻子不碰期貨,暗地里卻將全部家底都投入期貨市場。
2017年上半年,楊光積累了千萬身家,財富欲望更加膨脹。這年6月的一天,楊光誤以為周紅不在家,遂在客廳打電話給朋友魯平,興奮地說最近做期貨掙了不少錢,打算加杠桿追加投資,問魯平能不能拆借幾百萬元,并許諾高額利息。
周紅在臥室聽聞楊光打算借這么多高利貸,立即沖出來,試圖說服丈夫不要鋌而走險。楊光根本不聽。
勸阻不了丈夫,周紅只好打電話給魯平,提醒他風險太大,讓他不要借錢給楊光。魯平說,楊光還準備向萬俊借款,并將萬俊的手機號碼告訴了周紅。周紅又打電話并發短信給萬俊,讓他也不要借錢給楊光。
楊光認為周紅是在阻礙他掙大錢,對她很不滿。周紅則認為楊光太瘋狂,已經失去理智。兩人爭吵不斷,于2019年3月辦理了協議離婚手續。
之后,周紅帶著讀小學的女兒租房居住,并通過手機短信將離婚的事告知了魯平和萬俊。
誰知,2019年5月,魯平、萬俊卻找到周紅,拿出一份民事判決書,大意為:截至2019年3月,楊光共計欠下魯平、萬俊本息4000多萬元,法院判令楊光歸還。兩人找不到楊光,便來找周紅。周紅再次告訴他們,她已經和楊光離婚,楊光的債務和她無關。但魯平、萬俊聲稱,周紅和楊光是假離婚,真逃債。
之后,魯平、萬俊多次登門討債。為了息事寧人,周紅拿出離婚時分得的幾十萬元給了他們。
但是,周紅的妥協并沒有讓魯平、萬俊就此止步。因為找不到楊光,兩人隔三岔五上門騷擾。
2021年6月30日,魯平打電話給周紅的弟弟周林,讓其姐弟尋找楊光,得知周林和周紅都要接送孩子,還說:“這兩天孩子就別去上學了。”
7月28日晚,魯平接連打了3個電話給周紅,追問楊光的下落,還威脅周紅“會有人到你家的”。10分鐘后,周紅的家門就被捶得咚咚響。周紅報警,民警趕到時,沒見到門外有人。
8月1日,幾個不明身份的人在周紅母女出租屋的門頭上拉了橫幅,寫著“欠債還錢”的字樣。
周林四處打聽,終于找到了楊光,并把他的手機號給了魯平,要求魯平不要再找周紅的麻煩。
2021年11月的一天,魯平和萬俊分別發手機短信給楊光,威脅他:“你可以躲著不見,但我們知道你前妻的單位和女兒的學校,會派人去的。”楊光擔心女兒和前妻的安全,向派出所報了警。民警告誡魯平和萬俊,要通過正當途徑追索債務。
2022年2月21日早上,周紅送女兒上學,始終覺得身后有人跟蹤。下午,她和女兒回到家,看見門口放著裝有混濁液體的礦泉水瓶,懷疑里面是硫酸,拿出手機準備報警。魯平從樓梯口走了出來,大罵周紅一通后揚長而去。
周紅是醫務人員,工作上一直兢兢業業,2022年4月卻莫名被投訴,說她對患者態度惡劣。周紅被叫到院長辦公室接受詢問,得知投訴人是魯平,遂向領導說明了情況。同月的一天,周紅在上班期間臨時外出,魯平到門診找周紅,又打電話投訴周紅擅離崗位。
法院:討債人的行為確實對周紅母女造成騷擾,影響她們的正常學習、工作及生活安寧,應當予以制止
因為前夫欠下債務,周紅的工作和生活被債主不斷侵擾,女兒的學習也受到了影響。2022年4月,周紅和未成年的女兒將魯平和萬俊告到了北京市某基層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魯平、萬俊立即停止侵害,并當面賠禮道歉,賠償她們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周紅當庭提供了曾經發給魯平、萬俊讓他們不要借錢給楊光的手機短信,以及這些年被騷擾的報警記錄等證據。周紅哭著說,魯平、萬俊持續不斷的騷擾行為,嚴重侵擾了她和家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給她和家人帶來了極大的精神痛苦。
開庭時,萬俊沒有到庭。魯平答辯稱,周紅早就知道楊光向他們拆借資金的事情,而且他們借錢給楊光發生在周紅與楊光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因此這筆債務應屬于夫妻共同債務。2019年上半年,他們起訴借貸糾紛時,本打算將周紅也列為被告,但楊光求情說孤兒寡母不容易,讓他們不要起訴周紅,他們才在開庭前撤回了對周紅的起訴。這足以說明,周紅和楊光離婚就是為了逃避債務。
法院審理認為,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魯平、萬俊與楊光存在債務糾紛屬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64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而現有的證據表明,楊光的負債沒有周紅的簽名,也沒有得到周紅的事后追認,且周紅也向魯平、萬俊明確表示過反對他們借錢給楊光,因此,魯平、萬俊與楊光的債務糾紛與周紅無關。
魯平、萬俊二人明知周紅已經與楊光離婚,依然通過打電話的方式多次找周紅及其弟弟周林,以圖尋找楊光,該行為影響了周紅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魯平、萬俊多次至周紅住處,實施敲門、爭吵等行為,對周紅及其尚未成年女兒的學習、生活均造成負面影響。魯平還通過投訴等方式給周紅的工作造成困擾。
法院指出,魯平、萬俊的行為確實對周紅母女造成騷擾,影響她們的正常學習、工作及生活安寧,應當予以制止。但周紅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依據不足,不予支持。
2022年9月,北京市某基層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魯平、萬俊向周紅母女賠禮道歉,并且不得再實施滋擾周紅母女生活安寧的行為。
魯平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2023年6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