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嘯嘯
(信陽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近年來,由于國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需求的改變,人們的休閑意識從無到有,擁有的娛樂休閑時間和娛樂休閑資源越來越充沛,其中電影院是大多數人的休閑娛樂場所之一,也日益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載體。
在城市化進程中,電影院作為大眾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其空間合理布局的重要性也日顯突出,也因此受到了國內研究學者的青睞。研究內容涉及多個層面,如眾多學者從電影院的發展歷史、電影院消費、經營規模、顧客體驗等多個視角做了探討[1~9]。也有學者從電影院空間布局、影響因素以及可達性等方面進行研究。曾冰等[10]分析了中國電影院空間分布特征,并探討電影院分布與人口、經濟、交通、城市化等影響因素的關系;黃霖等[11]探討了北京電影院的空間布局及原因,王安然等[12]運用GIS研究得出休閑娛樂設施空間分布的數量應具備均衡性,以更好地滿足全市人民的休閑娛樂需求。陳娟娟等[13]對上海市電影院空間布局特征及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促進上海電影院健康發展的建議;楊曉俊等[14]以近7年來西安電影院數據為基礎,運用ArcGIS軟件對其空間分布格局及時空變化特點等方面進行研究,對城市的規劃與建設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綜上所述,雖然目前對電影院的研究很多,但是缺乏時空動態的分析研究[15~18],而且主要是針對國內一線城市研究較多,對中部地區具有發展潛力的城市研究甚少。
鄭州市作為9個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原重要的省會城市,近幾年鄭州的發展及其娛樂服務設施的建設一直在快速增長,電影院作為娛樂服務設施的一部分,也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文以鄭州市主城區的電影院為研究對象,采用ArcGIS軟件,研究城市電影院的空間分布格局、時空變化特點。
鄭州市地處中原,共9個主城區,分別為金水區、二七區、中原區、管城區、惠濟區、鄭東新區、經開區、高新區及航空港區。從行政歸屬上分類,鄭東新區屬于金水區,經開區屬于管城回族區,高新區屬于中原區。近幾年鄭州一直在大力擴張,鄭東新區、北龍湖片區、雙湖科技城等多個核心板塊建設使鄭州形成了東拓西進、南擴北移、中優的發展方向。
本研究的電影院數據來源為大眾點評,利用百度地圖API地點搜索功能,使用Python進行數據采集,收集電影院數據150余條,電影院主要是多廳數字電影院,不包含社區影院、私人影院。經過勘查、糾偏、剔除等處理,得到有效電影院數據113條。
(1)平均最鄰近分析
平均最鄰近主要用來分析空間要素的分布類型。根據每個要素與最近鄰要素之間的距離,用來計算所有最鄰近距離的平均值,來判斷要素的分布模式。如果某類要素的平均觀測距離小于假設隨機分布中平均距離,則此類要素分布的模式趨向于聚集,反之,趨向于離散。計算公式如下:
(2)核密度分析
地理學第一定律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相關的,離得越近的事物彼此之間的關系更緊密。核密度方法就是基于此定律,廣泛應用于聚集類的實證分析研究。密度估計值是距離核心越近受中心輻射越大,距離越遠輻射逐漸變小,考慮了空間距離衰減作用。核密度公式可表示為:
采用Silverman的“經驗法則”,根據研究對象點的數據和研究區域面積合理確定帶寬。
式中:h是帶寬,帶寬主要是為了控制核密度估計的平滑程度,帶寬過大或過小均會影響范圍結果。n為觀測值個數,d表示數據的維數。K(z)為核函數,本質上就是權重函數,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均勻核、三角核、二次核、四次核、三權核、三三核、高斯核等。本次以Silverman(1986)描述的二次核函數為基礎。其公式如下:
(3)標準差橢圓方法:
標準差橢圓又稱為方向分布分析,是一個可以精確確定地理要素空間中心,判斷地理要素的總體分布方向和各個方向的離散程度[16~18]。通過對鄭州市2014—2020年電影院數據進行標準差橢圓分析,可以有效識別電影院空間格局變化、發展方向和離散程度。標準差橢圓的參數主要由橢圓的質心、角度θ、標準差橢圓的長短軸構成,計算公式為:
標準差橢圓中心(SDEx,SDEy):
方位角θ為:
x軸標準差σx和y軸標準差σy分別為:

隨著人們對休閑娛樂的熱烈追求,電影院作為體驗型的消費場所,其數量逐年增加,鄭州市電影院數量從2014—2020年間由原來的29家增長為113家,是原來數量的4倍,具體如表1所示。電影院數量逐年增多,2015—2019年每年新開業影院都有10家以上,其中2016年新增22家,增幅56.4%,2018年新增19家,增幅26.03%。2020年受疫情影響,盡管影院行業有長達半年多的停業期,依然新增了8家影院。

表1 2014—2020年鄭州市電影院數量變化與中國電影票房
借助標準橢圓分析鄭州市電影院在空間上的規模和方向分布,得出電影院在城市空間布局總體上的時空演變規律。
2014—2020年,鄭州市電影院分布的標準距離持續增長,標準差橢圓面積及長軸反映了電影院空間分布范圍,分布趨西北-東南方面。由表2可知,標準橢圓的覆蓋范圍面積由 250.181 km2持續增長至 532.692 km2,增長近2倍,長軸由2014年的10.521增長至2020年的15.065,空間分布逐漸擴張。其中2015—2016年的橢圓覆蓋面積由 287.632 km2增長至 400.834 km2,2017—2018年面積增長了近 50 km2,這與電影院數量的變化趨勢較一致,電影院分布數量的快速增多,其緣由主要是2015年全國電影票房的猛增。由圖1可知,鄭州市電影院整體上空間分布呈現出西北-東南方向的分布態勢,具有明顯的方向性。每年新增的電影院除了在中心城區,大多數分布在城市郊區,表現出了電影院向近郊發展的態勢。

圖1 2014—2020年鄭州市電影院分布標準差橢圓圖

表2 2014—2020年鄭州市電影院標準差橢圓參數
采用兩倍標準差橢圓分析方法,圖1中可以看出橢圓的面積逐年遞增,說明電影院有向城市周邊擴展的趨勢,圖2中顯示出標準橢圓的中心坐標變化較小,2014年橢圓中心距離二七塔 400 m,2015年橢圓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動了約 600 m,2015—2020年橢圓中心一直在人民公園內小范圍移動,說明在鄭州市電影院整體建設一直以二七廣場為核心板塊。

圖2 2014—2020年鄭州市電影院分布中心變化
通過整理2014—2020年鄭州市電影院空間位置數據,使用ArcGIS 10.2中核密度分析方法,基于該文研究區域的尺度,經過不斷試驗,得出半徑和像元的最優值,其中選取搜索半徑為 1 200 m,像素大小30 m×30 m,生成鄭州市電影院2014—2020年的電影院空間分布密度圖,對生成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從圖3可以看出2014年電影院主要集聚分布在二七商圈、花園路商圈附近,形成以二七商圈為主要集聚中心的單核心分布特征;2015年大學路附近、CBD商圈新增多家電影院,形成了雙核心分布特征;2016年二七商圈、紫荊山商圈、花園路商圈、曼哈頓商圈、大學路商圈、棉紡路商圈、秦嶺路商圈等電影院數據都有增加,分布密度和集聚程度進一步加強;2017—2020年電影院分布范圍進一步擴大,新增3個集聚中心,其中高新區電影院數量增多,范圍主要在鄭州大學及河南工業大學附近,具有集聚現象但集聚程度不高;鄭東新區電影院數量劇增,且呈現向四周輻射發展的現象,具有核演變趨勢;經開區和惠濟區北部電影院數量也明顯增多,出現多點集聚現象。

圖3 2014—2020年鄭州市電影院空間分布核密度變化圖
在鄭州市電影院2014—2020年空間布局局部演變過程中,基本以京廣鐵路為軸線對稱分布在兩側區域,電影院空間分布特征由單核心向多核心集聚進行轉變;空間分布范圍由中心城區向周邊進行擴散,在城市周邊形成新的多核心集聚區。
通過ArcGIS 10.2平均最近鄰分析,對研究區域內的電影院整體空間集聚特征進行分析,得到表3結果。平均觀測距離 840 m,小于預期平均距離,則表明電影院的分布密度較大,具有較好的可達性;最鄰近指數為 0.811 577,表明鄭州市城區電影院總體上集聚分布特征較為明顯,且具有較高的集聚程度。

表3 2020年電影院的平均最近鄰分析
二七廣場是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周圍大型商場有華聯商廈、百貨大廈、亞細亞大廈等,也有標志性建筑二七紀念塔,是游客逛街游玩必去之地,是公認的鄭州市城市中心。首先運用軟件的“extract values to points”工具,提取113個電影院的核密度值,然后運用ArcGIS軟件得出每個電影院距離市中心的歐式距離,最后得出電影院和密度值與到市中心距離的散點圖,如圖4所示。

圖4 電影院核密度與到市中心的距離圖
散點圖表明,電影院核密度呈現隨著到市中心距離的增加有遞減的趨勢,除了市中心二七廣場外,還出現了3個明顯的波峰,火車站商圈(B)、大學路商圈(C),富田太陽城(D)、王府井商圈(E)、CBD商圈(H),鄭州東站(F)、高新區商圈(G)。這與前述的電影院高密度區完全一致。
對分別對2014年和2020年電影院數據做 5 km緩沖區分析,如圖5所示,2014年電影院服務面積為 379.3 km2,2018年的電影院服務面積達到 679.3 km2.其中新覆蓋的區域是惠濟區北部,高新區、經開區、鄭東新區,而這些區域都是鄭州市近年來發展的重點區域,可見,新區發展規劃建設是電影院分布范圍向近郊擴張的主要動因之一。

圖5 2014、2020年電影院5 km緩沖區
電影院業態具備多種功能作用,例如具有聚客和留客能力、提高文化魅力等。運用ArcGIS軟件的疊置分析工具,將鄭州市大型綜合商場與電影院數據進行處理,從圖6中可以看出電影院的空間分布與大型商場有很強的契合性,表現出較高的空間相關性。

圖6 鄭州市電影院與購物中心空間分布圖
對鄭州市2020年的電影院的地址結構進行分析,發現電影院的分類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購物中心標配。購物中心和電影院兩者是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具有較強的正相關關系,把電影院作為購物中心的一分子已成為業界公認的事實。在鄭州市現有的113家電影院中,就有90多家依附于大型購物中心,這是目前電影院選址的主要方式。例如丹尼斯大衛城、正弘城、萬達廣場、萬象城MIXC、新田360、朗悅公園茂、熙地港CityOn、永威木色、錦藝城等購物中心都開設了現代高端電影院。由于電影院具有聚客和滯留能力,促使購物中心人氣持續增長,帶動消費,因此電影院成為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必備業態。
(2)歷史長久的電影院。電影院行業發展迅速,一部分老電影院無法更好地吸引更多的年輕群體,已經被淘汰,拆除,例如東方紅影劇院、鄭州電影院、德化影院、二七紀念堂等。剩下的一般是依附于大劇院、博物館之類的文化產業建筑,他們選擇重新改造升級,例如奧斯卡國際影城(人民會堂店)位于河南省人民會堂,奧斯卡電影大世界(農業路店)位于河南博物館。
(3)社區影院。主要是依附于大型超市或者社區購物中心,主要建設在居住人口比較密集的社區,例如銀興國際影城、大地影院等。相對于商業綜合體來說,社區影院規模較小,影廳數量少且不會太大。
隨著電影院產業的不斷成熟,電影消費逐漸成為大眾消費的一部分,電影院和人口、城市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金水區常住人口為161.75萬人,是鄭州市常住人口最多,經濟實力最強的區縣,在人口和生產總值方面均都遠遠高于其他區,而且金水區電影院數量最多,這與電影院空間分布存在較高的空間相關性。
根據電影院核密度分析結果圖,如圖7所示,能夠直觀地體現電影院的核心集聚分布特征。電影院核密度較高的區域都是鄭州市比較熱門的商圈服務范圍。作為鄭州市的市中心的二七廣場(A)核密度值最高,火車站商圈(B)、大學路商圈(C)、富田太陽城(D)、王府井商圈(E)核密度值次之,鄭州東站(F)、CBD商圈(H)、花園路商圈(J)、國貿商圈(I)、高新區商圈(G)也形成了比較明顯的電影院高密度分布區。商圈作為經濟活躍地帶,與電影院空間分布高度相關。

圖7 2020年電影院核密度與商圈分布圖
本文運用鄭州市近7年的電影院空間數據,分析了電影院的空間分布特征與時空演變規律,主要結論如下:①7年來的電影院空間分布中心位置幾乎不變,均位于二七區與金水區交界地附近,且在空間分布上的方向基本一致,呈西北-東南走向;②電影院空間整體以京廣鐵路為軸線分布在兩側區域,分布特征由單核心向多核心集聚的空間分布轉變;③電影院總體上集聚分布特征較為明顯,且集聚程度較高;④電影院核密度呈現隨著到市中心距離的增加有遞減的趨勢,除了市中心二七廣場外,還出現了3個明顯的波峰;⑤電影院作為居民文化消費場所,與城市發展規劃、人口、購物中心、商圈存在空間相關性,且購物中心成為電影院布局的主要區位。通過研究城市電影院的空間布局和時空演變特征,對電影院的選址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對城市中其他休閑娛樂設施的規劃與建設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