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璞
摘 要 從園林廢棄物的定義和再利用方式出發,分析北京市大興區園林廢棄物再利用的現狀,結合近年來大興區在園林綠化廢棄物再利用方面的實際探索,發現大興區園林廢棄物再利用存在制度保障和資金補貼缺位、處理模式簡單粗放、沒有統一的集散處理場地等問題,基于此提出了大興區園林廢棄物再利用的建議,包括提高資源轉化能力、引導和培育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研究解決園林廢棄物資源化項目用地問題。
關鍵詞 園林廢棄物;再利用;北京市大興區
中圖分類號:X705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5.024
近年來,北京市大興區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綠色生態空間大幅度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在植物生長和養護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園林綠化廢棄物。科學處置園林綠化廢棄物,是時代發展提出的要求;合理開發利用,讓有機剩余物變成有機資源,變廢為寶,提升生態系統質量,是時代發展提出的新挑戰。為了進一步保護生態建設成果,破解園林廢棄物處置難題、研究高效的處置方式、實現園林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是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現有的研究實踐表明,園林廢棄物的再利用既可以解決消納難題,又可以實現生態系統的綠色循環。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大興區園林綠化廢棄物再利用統籌管理體系,切實提高大興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可持續性,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努力為建設高質量發展新區筑牢堅實的生態基礎[1]。
1? 園林廢棄物的定義和再利用方式
1.1? 定義
園林廢棄物主要是指園林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剪所產生的植物殘體,包括樹葉、草屑、樹木與灌木剪枝等,其主要成分為木質纖維。隨著城市綠化覆蓋率的不斷上升,園林廢棄物的數量日益增加,如果隨意處理,不僅會影響城市面貌,還會造成環境污染。同時,園林綠化廢棄物因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營養物質而明顯不同于日常生活、醫療、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對這些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進行再利用,投入少、見效快,極具生態及經濟價值。
1.2? 主要利用方式
1)資源化利用。主要是微型資源化處理站粉碎發酵、堆肥應用和制作有機覆蓋物。2)景觀化利用。主要指制作園林景觀小品、地景藝術等。3)功能化利用。主要包括用于病蟲害物理、生物防治的誘木堆,用于提升生物多樣性的本杰士堆、人工鳥窩、昆蟲旅館等。
2? 大興區園林廢棄物再利用現狀
隨著兩輪百萬畝造林工作的開展,大興區林木面積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底,大興區森林面積已達35 030.77 hm2,活立木蓄積量243.47萬m3,森林覆蓋率33.80%。據測算,每667 m2林地年產園林廢棄物約0.42 t,初步估算每年可收集園林廢棄物不低于22萬t。目前各鄉(鎮)和有林單位對園林廢棄物的主要處理方式為粉碎還田和填埋,但處理能力有限,可填埋空間基本飽和。
針對園林廢棄物的再利用,各鄉(鎮)進行了較多探索,目前主要的利用方式是生產有機肥和用作食用菌栽培原料,但規模都比較小,滿足不了處置需求。另外,由于缺乏建設用地指標,生物質資源化企業無法立項投資,這極大地限制了大興區園林廢棄物資源化處置的途徑,導致園林廢棄物的收集與處置完全依賴政府補助和行政推動,不僅增加了財政負擔和管理成本,而且造成了資源浪費。
3? 大興區園林廢棄物再利用的探索
3.1? 堆肥
3.1.1? 集中堆肥技術
該技術是將廢棄物粉碎后加入菌劑,堆肥發酵,以肥料、基質等形式回歸林地或用作土壤改良劑,將林地綠地產生的枝條變成有機肥料,反哺自然,提高林地資源品質,實現資源化利用。集中堆肥是適應大興區實際、簡便有效的資源化處理手段,不僅能夠有效改良土壤,讓廢棄物“變身”,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還實現了園林綠化廢棄物“內循環、零排放”的資源化利用[2]。如大興區安定鎮的北京安海之弋園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在生產過程中充分利用生物菌劑實踐園林廢棄物集中堆肥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3.1.2? 林下堆肥技術
林下堆肥場地選擇株行距較大的現有林地,采取開槽或淺溝的方式填埋粉碎的園林廢棄物,設置條狀溝槽進行自然腐熟發酵。技術方案需要根據各地實際適當調整,如收集樹枝、樹葉、雜草,分別進行粗粉碎、二次粉碎處理,之后對比不同填埋深度、不同用量、不同澆水量等對廢棄物發酵情況的影響,摸索制訂簡易林下堆肥技術規程,并加以推廣應用。
3.2? 有機覆蓋物
利用園林綠化廢棄物生產的有機覆蓋物,經過粉碎、堆置發酵、高溫殺菌、染色烘干等多道程序處理,將它們覆蓋在花壇露地、花盆表面、喬灌木下及裸露的地表,鋪設在綠地景觀帶或者林下裸露的地表,并搭配不同景觀植物及構筑物,互相映襯,不僅能提高景觀的觀賞效果,還能極大地增強土壤的透氣保水性[3]。目前,大興區在各大公園進行“摩奇材料”的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興區念壇公園通過搭配鋪設不同顏色的“小彩片”,在為樹木增加養料的同時,營造出了良好的景觀效果,讓原本光禿禿的河岸、荒地煥然一新,變成了一幅幅五彩斑斕的“藝術畫”。2022年,北京市開展“揭網見綠”專項整治工作,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辦事處采用園林綠化廢棄物覆蓋的方式代替綠網,既減少了土地裸露,增強了水分涵養,又具備可降解、保暖、保濕、吸塵的功效,極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縮短了工期。
3.3? 地景藝術作品
地景藝術是園林綠化行業生動展現生態文明思想的最佳方式之一。它不僅能豐富人文景觀,也能更好地推廣“生態環保、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理念,倡導人人行動,共建美好家園。大興區采育鎮的北京日出楓林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參賽團隊利用綠化廢棄物打造的地景藝術作品《樹與葉的對話》獲得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金獎,作品以“樹”的意象形成“蛋”的實體,以“落葉”的意象塑造“鳥巢”,用樹木枝葉落葉歸根、循環往復這一自然現象,折射生命的動態過程,揭示世間萬物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哲理。這種處理方式在為冬季園林景觀增加了趣味的同時宣傳了環保理念,是一種新穎的廢棄物利用方式。
3.4? 保育小區應用場景建設
北京市《生態保育小區建設指南》提到,面積20 hm2以上的公園綠地,宜設立生態保育小區,可選擇防護綠地、廣場用地、附屬綠地、區域綠地等具有較高科學監測、文化教育或科普宣傳價值的區域,建設生態保育小區;生態保育小區面積宜大于1 hm2。2021年,大興區在采育鎮大同營村實施平原生態林林分質量提升示范區建設項目,通過利用園林廢棄物在示范區內設置本杰士堆、昆蟲旅館、人工鳥巢等,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達到吸引鳥類、小型爬行動物和昆蟲等的目的,并為其提供巢穴,提升示范區的生物多樣性。
3.4.1? 本杰士堆
本杰士堆主要分布于濕地周圍、林緣交界處、密林等各種生境中。建造方法為把石塊、樹枝堆在一起,并用摻有本土植物種子的土壤進行填充,同時在堆內種植薔薇等多刺、蔓生的保護性植物。建造時要注意用樹枝、石塊和多刺藤蔓保護植物的根和主干,以避免其遭受食草動物的啃食[4]。
3.4.2? 昆蟲旅館
昆蟲旅館主要放置在濕地、密林等溫度較低、濕度較高的地方,使用循環再利用材料制作,包括木材、稻草、磚塊、塑膠軟管等,為各類昆蟲提供不同類型的小空間。可以放置不同大小的昆蟲旅館,以提高花園的生物多樣性。
3.4.3? 人工鳥巢
人工鳥巢主要放置在6 m以上、背風向陽、隱蔽性較好的樹木主干上。選用木材的邊角廢料,以松木為宜(不易變形、翹裂),裁成厚度約2 cm的木板,充分干燥后開始制作。巢箱頂蓋應有一定的斜度,并向前伸出2~3 cm,起到為巢箱避雨遮光的作用。
3.5? 其他利用方法
3.5.1? 生態鋪裝新材料植材砼
北京市首發天人生態景觀有限公司研發了以木屑為主要原材料的園林鋪裝材料——植材砼。植材砼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環保、透水、耐腐蝕、強度高等優勢,廣泛適用于園林游步道、運動廣場等場地。植材砼磚塊雖然大小與普通磚塊相仿,但重量卻不足普通磚塊的1/2,因此在運輸和安裝時更加方便。植材砼磚塊的主要原材料是碎枯樹枝,經過處理后,其實際強度最高能達到與C40混凝土相同的水平。添加阻燃劑等多種化學材料還可以使植材砼料兼具高強度、透水、耐鹽腐、耐鹽凍、氣候適應性強及阻燃的特點。同時,植材砼還有豐富的色彩、多變的形狀,在不同環境、不同場景下都能使用。
3.5.2? 食用菌栽培基質
將園林廢棄物粉碎消殺后用作食用菌栽培基質,也是園林廢棄物的利用途徑之一。園林廢棄物中的纖維素與木質素能被食用菌再次吸收,從而提高產出食用菌的品質;栽培基質廢渣仍可再次轉化為有機肥料等,在對園林綠化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同時,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5]。大興區現有食用菌生產面積86.67余hm2,年產鮮菇1萬余t。魏善莊鎮李家場村結合當地林地資源豐富的特點,帶領村集體投資建設魏善莊鎮第1個食用菌基地,用現有林地廢棄物粉碎處理的木屑作為基質培育香菇、平菇、茶樹菇等食用菌,建立起特色食用菌產業鏈。截至2022年底,村內無公害菌類生產基地已有10多hm2、基礎設施齊全的食用菌大棚達65個,一年四季出產平菇、香菇、赤松茸、羊肚菌等多個品類。
4? 存在的問題
4.1? 制度保障和資金補貼缺位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園林廢棄物的處置再利用并沒有專門的描述;2020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園林廢棄物的管理僅提到“園林綠化部門應當組織建設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園林、公共綠地、公園中廢棄的枝葉、花卉”,但缺少在具體實施層面的保障措施、技術規程和資金支持。現有的園林廢棄物處置企業前期在場地建設、設備購買等方面的投入費用較大,使得園林廢棄物轉化產品的成本高于市場上其他有機肥產品,價格上無競爭優勢,企業發展空間受限,影響了其研發、擴張的積極性。另外,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過程中,使用園林廢棄物轉化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施工和養護成本,因此使用園林廢棄物轉化產品的企業和單位不多[6]。
4.2? 處理模式簡單粗放
通過走訪和專項調研發現,大興區“十三五”時期在林地的日常養護管理工作中對修剪廢棄枝丫等大多進行粉碎還田處理,各類落葉普遍采取旋耕壓埋或人工壓埋等形式還田,而集中堆肥、有機覆蓋物等資源化利用方式僅在幾家涉綠企業中進行嘗試。這說明可持續性的園林廢棄物再利用方式傳播范圍不廣、接受程度不高,目前對園林廢棄物的處理依然簡單粗暴。
4.3? 沒有統一的集散處理場地
雖然大興區目前有小部分單位建立了園林廢棄物消納基地,但處理能力有限,不能進行精細化的分類、處理,園林廢棄物再利用程度依然不高。此外,全區沒有能夠大規模消納園林廢棄物的集中處理場站,大部分園林廢棄物得不到更有效的處理。
5? 措施建議
5.1? 提高資源轉化能力
北京市在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園林綠化垃圾的處置需求,不應讓其成為市政管理的盲區。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方職責,實現部門聯動,配套專項資金,發布園林綠化垃圾消納補貼政策,規范和鼓勵社會力量對園林廢棄物進行科學、綠色、循環處理,實現園林綠化廢棄物的資源化和無害化,促進城市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發展。
5.2? 引導和培育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
1)研究出臺針對大興區園林廢棄物資源化處置單位的支持和扶助政策,對在大興區從事園林廢棄物資源化研究、技術和裝備開發、市場化運營的企業提供土地審批、融資背書、稅收優惠、資金獎補等方面的支持。2)鼓勵各鄉(鎮)積極引進具有較強處置能力、技術先進、環保合規的生物質資源化利用企業。例如,結合冬季供暖或工業、商業用熱需求,在有條件的鄉(鎮)采用特許經營模式引進生物質熱解焚燒專業運營商。3)結合農業發展規劃,圍繞市場需求,積極培育食用菌種植業、果蔬基質栽培、草坪及花卉基質栽培等新業態,大力構建生態循環產業,增強大興區園林廢棄物消納的內生動力。4)建立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科普基地。通過打造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置示范基地和科普園,積極向廣大市民宣傳節能環保知識,提升市民的生態環保意識,加強宣傳示范。
5.3? 研究解決園林廢棄物資源化項目用地問題
1)放寬園林廢棄物資源化處置項目用地指標要求,并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支持各鄉(鎮)將集體建設用地或其他建設用地優先用于廢棄物資源化處置項目;允許在非基本農田土地,如一般農田、林地、四荒地、廢棄的養殖用地及閑置的園林用地等土地上建設非永久性的園林廢棄物資源化處置設施。2)由園林管理部門為每年園林廢棄物總量超過1萬t的鄉(鎮)或林場組織編制園林廢棄物資源化處置專項規劃及項目實施方案,并按規劃方案組織實施。在實施方案中要明確項目用地方案,土地管理部門要配合園林管理部門落實項目用地指標。
參考文獻:
[1] 王艷秋,付雙立,任紹娟.北京市城市垃圾資源化利用潛力與途徑研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5,40(1):87-89.
[2] 吳衛紅,米鋒,張大紅,等.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發展模式:以北京市為例[J].世界林業研究,2010,23(5):77-80.
[3] 劉宏釗,陳德敏.論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循環利用的法律規制[J].中國園林,2015,31(10):104-108.
[4] 梁晶,方海蘭,嚴巍.我國綠化植物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運營機制探討[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6,41(5):55-59.
[5] 趙杰.北京市平原造林新增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探究[J].農業災害研究,2022,12(5):185-187.
[6] 張銀嶺.對平原造林新增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探究[J].科技展望,2017,27(10):188.
(責任編輯:劉寧寧?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