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何小蕾 周笑莉 張容瑜 陳楚言 雪嬌

摘? 要:醫學檢驗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強的應用學科,注重科研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的鍛煉。項目式教學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深度改革,該研究通過項目式實踐教學內容的確定、實施方法與過程、靈活開展方式幾方面介紹項目式實踐教學的構建過程。實踐證明,該教學方式可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對學生專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具有推動作用。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醫學檢驗;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0-0142-04
Abstract: As a practical applied discipline, medical laboratory specialty pays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 The project-based teaching is a deep reform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project-based practical teaching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ject-based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process, and the flexible development method.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is teach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Keywords: Project-based Learning; medical test; personnel training;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content
醫學新技術與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提高了產業對于醫學應用型科技人才的要求,醫學檢驗作為臨床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是通過檢驗人體體液、血液、排泄物和微生物等標本,透過客觀準確的化驗指標,為臨床醫生提供治療依據。近年來隨著疾病防控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各級各類醫院和第三方醫學檢驗公司的發展壯大,特別是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出現后各地政府對醫學檢驗技術人員的需求量突增,使得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需求。同時也為醫學檢驗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在掌握醫學檢驗學、臨床醫學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應具有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1]?;诖?,我國高等院校在對醫學檢驗的專業培養中不斷改革和調整,但在教學過程中仍能突顯出如下問題:一是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的單向傳輸過程,該專業涉及的課程繁多且學科間缺乏整合,學生難以將各學科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往往陷入知識體系孤立、學而不思的被動學習境地。二是實踐技能教學受到場地、師資和設備的限制,校內多以開展驗證性和“單學科疊加”實驗為主,忽略了醫學檢驗技能之間的交叉關系,存在同一內容的重復現象,且實踐內容與臨床應用脫離,導致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弱,所學技能無法實施在臨床實際應用中。
“項目式學習”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首創,是指高校教師將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為實踐驅動項目,組織、引導、激發學生通過已有知識和相互合作,探索項目答案并解決的教學過程。在醫學檢驗專業的項目式學習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結合生活案例或臨床病例導入項目目標,學生對項目進行任務分解并確立研究方案,進行現場模擬,最后對項目完成質量進行綜合性評價[2]。項目式實踐教學活動過程中涉及醫學檢驗的各類基本技術操作,可考察學生的理論實踐綜合運用能力,同時新穎的實踐方式大幅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項目式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學校和崗位之間搭建平臺,是符合現階段培養創新型及應用型人才的最佳探索模式。可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提升學生就業社會競爭力。
一? 項目式實踐教學內容的確定
醫學檢驗包括臨床基礎檢驗技術、血液學檢驗技術、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生物化學檢驗技術、寄生蟲檢驗技術、免疫學檢驗和生物化學檢驗技術,涉及的校內實驗課程有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臨床微生物檢驗技術等。各科教師商討協調,對當地多家不同類型醫療機構的檢驗崗位進行充分調研,總結歸納用人單位對醫學檢驗技術人員應必備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能力需求。開展教學研討會討論并整合各門課程的實驗內容,重新梳理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抽提出各門實驗課程的技能培養目標,突出不同課程的特色實踐技能[3]。同時聯系臨床一線專家,結合近年來發病率高的疾病或新型疾病,確定臨床經典案例并進行案例的優化修改,對其進行項目化加工便于學生進行系統化操作,例如肺部感染的實驗診斷檢測、糖尿病的診斷檢測、肝臟腎臟疾病的診斷檢測等,并對其確立的項目式實驗編寫相應的教學指導文件,明確教學目的、考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要點以及評價方式等內容。
二? 項目式實踐教學實施方法與過程
(一)? 項目式實驗開展流程
項目式實驗單設為一門實驗課程,指導教師采用校內和校外臨床醫師雙師制,排課時間在學生完成專業必修課,掌握基本實踐技能的前提下集中2~3周時間安排上課。其實施過程包括以下六步:第一,由教師以病例形式提出項目研究任務;第二,學生分小組開展項目,并分工查閱文獻資料,準備實驗儀器和材料;第三,學生制定工作計劃,教師審查并給予指導和修改;第四,小組成員分工完成整個項目,得出結果,并完成項目報告;第五, 由教師對學生、學生對學生的綜合評價方式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分;第六,項目完成情況總結[4],如圖1所示。
(二)? 實驗前準備
實驗開展前一周,教師將所篩選的病例以項目任務下達,一次下達4~6個案例任務由學生自行選擇,學生按5~6人為一組分組執行任務,民主選舉出組長和項目匯報人,由組長組織小組成員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擬定實驗技術路線并細化該研究項目的檢測原理、所需試劑儀器、質量控制、數據處理分析、注意事項以及廢物處理等細節操作,形成較為完整的匯報材料。由匯報人匯報小組方案,教師和其他小組成員針對匯報內容進行提問和交流,協助完善實驗思路。此匯報過程各小組之間需針對技術路線的科學可行性、團隊協作、參與態度、創新性思維和匯報表現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打分,作為項目實施的第一部分成績。
例如教師下達病例:某患者,女性,女,55歲,多飲多食,消瘦十余年,十年前診斷為2型糖尿病并長期服用“優降糖”和“二甲雙胍”降糖,近一個月出現雙下肢刺癢疼痛,大便正常,睡眠差,查體BP150/100mmHg,雙下肢浮腫,感覺減退。根據病例確定初步診斷結果和診斷依據、鑒別診斷及檢查以及治療原則。接到任務后,學生組展開討論并查閱書籍和文獻,擬定項目實施方案,根據病人自述和體查初步診斷可為:①糖尿病2型,糖尿病腎病;②高血壓?、衿?。鑒別診斷為:①糖尿病1型;②腎性高血壓;③腎病綜合征。需進一步結合醫學檢驗技術進行以下項目的檢查:①24小時尿糖、尿蛋白定量;②糖化血紅蛋白及胰島素和C肽釋放試驗;③肝腎功能檢查;④血脂檢查。實驗方案確定后小組討論確認實驗所需儀器設備、試劑并明確實驗原理。由小組推選的匯報人負責講解[5]。
項目實驗的準備可加深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學生獲取知識、分析歸納和分工協作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 實驗進行階段
小組成員之間根據項目設計具體分工,按照技術操作路線有序進行操作,小組成員根據組長安排負責某一具體工作的完成,如標本的采集和接收、標本的檢測、結果的分析與審核等。例如,上述病例對糖尿病人的鑒別診斷涉及尿常規、血常規、生化檢驗技術,由組長細化工作任務,分頭進行檢驗操作,匯總實驗結果,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實驗數據結果并得出結論。
項目實施過程中由授課教師聘請臨床檢驗醫師作為客座教師,共同對操作過程進行監督,保證整個流程嚴格符合《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6]。同時教師觀察并記錄各組學生的實驗操作流程,根據實踐操作是否規范、團隊合作是否默契、廢物處理是否科學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打分作為項目實施的第二部分成績。
教師在項目操作過程中如發現學生有操作失誤或者實驗困難的情況,通過指導查閱參考書、儀器使用說明書、共同商討等形式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這樣糾正了學生被動學習、依賴性強的問題,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動腦思考,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保證教學的擴展性。小組在分工合作的同時,也提升了團隊協作精神。
在開展項目研究的過程中,涉及醫學檢驗的多項技術,是多個理論知識點的組合,每一步的失誤都會影響到實驗的結論,學生在完成項目的同時重新架構了課程知識體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 實驗匯報階段
各小組討論得出針對病例的檢驗結論并給出合理化治療建議或進一步的檢測方案,最終形成完整的匯報材料,由匯報人對小組實驗整體情況進行匯報,匯報內容包括病因及臨床特點、發病機制、樣本采集、檢測方法、診斷依據、診斷結論、防治方法和問題總結等。匯報結束后各小組同學針對匯報環節進行提問,最后由兩位評委老師對各組匯報情況進行簡評。
(五)? 實驗考核階段
項目式實驗考核不同于簡單的驗證性實驗,后者多以學生實驗報告為主要依據,評價形式單一,學生有抄襲和應付了事的現象存在,致使學生對實驗課重視程度不夠,實驗操作不嚴謹,實驗過程缺乏思考,限制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科研素質的提高。而項目式實驗的考核貫穿整個實驗過程,分為前、中、后期三個階段,學生自評、小組互評、老師評價幾個維度的評價。最終,把各次評分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終成績[7]。
在答辯結束后,先展開小組自評,然后其他小組結合案例材料針對該組的實驗結論準確性、思維創新性、團隊默契性、匯報人表達及回答問題準確性等情況進行小組互評,由校內外兩位老師做最后評價和打分,這部分為項目實施的第三部分成績。多種評價體系的綜合運用使常規的只關注結果的實驗評價變為強調過程的科學評價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促進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
三? 項目式實踐教學的靈活開展方式
(一)? 課堂多元化的項目式實踐教學
未設有實驗課程的科目,在教授理論課程的同時,轉變學生思維,使本課程內容得以實踐和拓展,例如可安排文獻綜合課,促進學生利用知網、丁香園所提到的實踐內容進行課程內容延伸。例如,在免疫學基礎和病原生物學課程中,選取和圍繞最新的免疫學和病原生物學技術原理和方法、實踐中的免疫疾病的最新防治方法的臨床應用、最新免疫治療中的藥物制劑或細胞因子的實踐應用等主題,組織學生通過PBL、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完成創新性項目式教學。在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中,借助多種媒體、課本資源和網絡資源開展探究和實驗設計、設計實踐活動,在課堂演示細胞培養、細胞傳代凍存和復蘇、不同顯微鏡的使用等,提高學生學科交叉和實踐應用能力;設置課堂辯論賽,針對目前最新試管嬰兒技術的優缺點、倫理學問題,鼓勵學生查閱課本資源和網絡資源結合個人觀點進行闡述和辯論。期末設置綜合實踐活動環節,就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發展的新方向、干細胞在疾病治療中的研究發現、細胞工程的主要相關技術和細胞工程的應用等方面展開實踐匯報與展示活動,促進本課程與其他實驗課程內容相接軌,使本課程內容得以實踐和拓展。
(二)? 仿真模擬項目化教學
雖然項目式教學逐漸在實踐教學中展開,但是隨著醫學檢驗項目和檢驗儀器不斷推陳出新、日新月異,對教學單位而言,很難跟上臨床醫院檢驗項目和儀器的更新換代速度。綜合性實踐項目的開展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困難:①醫學檢驗樣本豐富,包含了血液、尿液、糞便和分泌物等,需要對其進行血液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的檢測和形態學的觀察,對于高校來說,課堂教學資源有限,無法滿足各種錯綜復雜的臨床檢驗需求。②現代臨床檢驗儀器種類眾多,部分檢驗儀器價格昂貴、維護費用高,高校全部購置供學生訓練使用是很難實現的,甚至校內滯后的儀器設備與目前醫院的醫檢設備差距較大,無法達到儀器操作訓練的目的。③醫學檢驗過程會接觸到肝炎、結核、艾滋病等病原體,具有潛在感染風險,同時醫學廢物廢液如不能正確處理存在巨大的生物安全隱患?;诖?,在校內建立醫學檢驗專業實驗技術虛擬仿真平臺,通過計算機建立交互的、實時的高仿真項目,使學生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利用網絡完成虛擬實驗,且可以根據醫學檢驗技術的發展不斷更新實驗項目,可進一步提高學生專業實踐技能,彌補傳統實驗教學的不足[8]。
虛擬平臺仍圍繞醫學檢驗專業的病原學檢驗技術、免疫學檢驗技術、血液學檢驗技術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等幾個核心技術模塊建設,分層次整合各類實驗教學資源,并在每個模塊中配套了相應的儀器設備,如血細胞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酶標儀、流式細胞儀和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等,從而構建了內容完整、層次結構清晰、易于擴展的醫學檢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利用仿真模擬平臺進行項目式實驗操作時,同樣是由老師下達虛擬實驗任務,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并形成技術方案,小組成員自主進入相應檢測模塊,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和設備,設定檢測程序,中間環節出現錯誤或疏漏會導致實驗結果出現錯誤或偏差。實驗結束后,同樣由老師和學生評價給出成績。
(三)? 校企聯合項目化教學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知識更新速度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更新實驗項目內容,力求推陳出新。然而高校在設置實驗課程時,由于課時和大綱的限制,以及實驗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實驗內容設計往往與臨床脫節,實驗課檢驗方法陳舊,高??梢岳眯M獾钠髽I實習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實驗教材,結合醫學檢驗技術的幾大核心模塊和企業資源,確立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綜合實驗項目,在學期中抽出集中的時間段分批去企業開展實驗[9]。項目仍以任務式開展,學生自擬技術方案,并利用企業設備材料開展實驗,企業派2~3名技術人員全程參與指導并負責對學生進行大型自動化儀器的操作培訓,嚴格監控學生操作過程,保證技術的規范,確保生物安全。最后,由企業教師進行評價總結。
企業項目式實驗開展具有如下優勢:該模式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不占用學校教學資源,實現了社會辦學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企業實驗項目的指導對學校的教師提出更高的專業實踐能力要求,教師需提前進行相關的企業培訓和實踐鍛煉,這也是自我提升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有利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校企在合作開發實驗課程,實現了學校和企業雙向交流,不斷完善校企合作辦學體制[10]。
四? 討論
(一)? 項目式實驗教學是深度的教學改革
項目式教學“一體兩翼”內容改革:“一體”是指以專業內容能力培養增強學生核心競爭力,“兩翼”分別是個性化差異培養和興趣主動性導向培養,項目式教學實行互動研究型教學、項目團隊協作學習,通過開展實驗探究、設計實踐活動,促使學生面對綜合應用問題,鍛煉學生學科交叉融合、創新思維拓展等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能、團隊合作精神、綜合設計和實踐動手能力[11]。項目式學習注重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考核,實行多元考核方式,考核具有靈活性、可監控性、公平公開的特點,可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環節的積極性,調動師生互動。同時項目式教學推進校企之間的資源共享與機制融合,有助于整合優化校企間實訓室、儀器設備以及師資等資源,可實現學生、學校與實習基地三者間的互惠互贏和機制建設的協同發展,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的同時增強教師的實訓教學能力,提升企業人員帶教水平,實現校企雙贏。
(二)? 項目式實驗教學存在的困難
醫學檢驗專業的項目式實踐教學作為單獨設課的綜合類實踐課程,如何保證課程內容始終緊密聯系醫學檢驗前沿技術,既做到項目的持續更新,又能在學生的可完成和教師的可控范圍內,同時還要進行課程建設的完善,這些都對教師提出了巨大挑戰。需要有醫學背景扎實的優秀教師進行指導,通過不斷加強理論實踐學習和企業掛職鍛煉提高教學水平[12]。
項目式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全程觀察學生的操作流程,及時糾正錯誤并評判結果,在師資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很難達到此要求,因此需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同時可專門培養少數操作能力強的學生作為助教,協助教師對實驗過程進行管控。
參考文獻:
[1] 沈鑫烽,吳怡春,褚美芬,等.以項目為引導的醫學檢驗技術綜合實訓課程構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4):65-66,70.
[2] 朱玉珍,楊亞楠,付畢.基于檢驗醫學專業“項目導向”教學模式課程建設的思考[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0):174-176.
[3] 武文娟,梅傳忠,李玉云,等.醫學檢驗綜合實驗課程的設計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4):328-331.
[4] 李啟松,史新惠,黃思怡,等.項目化教學在臨床基礎檢驗課程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7(2):186-187.
[5] 于生金,陳聰,欒淑,等.“項目+角色扮演”模式在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2019(12):124-125.
[6] 孫金霞,李啟松,馬桂芳,等.項目化教學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臨床生化檢驗課程的應用探索[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32):4937-4938.
[7] 程龍,李小寧,徐五琴,等.醫學檢驗技術專業PBL課程建設與應用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2,14(7):46-49.
[8] 白婧.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臨床模擬實驗室建設研究[J].科技視界,2020(32):17-18.
[9] 樓宏強,胡野,黃斌倫,等.醫學檢驗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相關性研究——以中東西部6省市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7):101-105.
[10] 徐曉可,列海濤,馮曌,等.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20(33):379-380.
[11] 付靖瑜,楊浩,汪宏良,等.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本科生畢業實習的教學探索與實踐[J].中國醫藥科學,2021,11(24):89-92.
[12] 賀寶軍,張蘊莉,李昆,等.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培養模式轉型發展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31):23-25.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項目式學習’模式在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實踐與探索”(CDJG2003)
第一作者簡介:汪洋(1979-),女,漢族,廣東廣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應用型人才培養。
*通信作者:趙雪嬌(1988-),女,漢族,廣東廣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創新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