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儀,邱星馳,楊 茂
(河北經貿大學,石家莊 050061)
新疆特色農產品貿易出口大部分集中在歐亞五國,蔬菜、水果、堅果等各類農產品出口目的地各有不同,如蔬菜主要銷往哈薩克斯坦,堅果類的產品主要銷往越南和泰國等。2013 年9 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后,盡管面臨的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各國貿易矛盾激烈,國際上單邊貿易主義抬頭等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但新疆農產品出口額仍可以保持逐年增長,只是出口成本增長加快。如表1 所示,新疆農產品出口額從2014 年的8.15 億美元增長到了2019 年的11.04 億美元,這六年間增加了2.89億美元,年均增長3.4%。新疆農產品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14 年的4.64%上升到2019 年6.13%。2020 年由于疫情的影響,新疆農產品的出口情況有所下降?!耙粠б宦贰背h對新疆農產品出口貿易的促進作用為:首先,“一帶一路”倡議增強了新疆與其他地區的貿易往來;其次,基礎設施的相對改善為交通運輸帶來了新的發展,使新疆農產品運輸變得更加的便利;再次,“一帶一路”倡議加強了中國與芬蘭、瑞典、挪威、越南、柬埔寨等國家的貿易往來。

表1 2014-2020 年新疆農產品出口貿易情況

表2 2014-2019 年新疆農產品出口市場份額(單位%)
1.新疆的政策優勢
近年來,國家發布了多個新疆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涵蓋了新疆經濟建設、社會穩定等多個方面,確定了新疆在絲綢之路上的戰略地位,并要求建設開發性質的金融機構,完善基礎設施,加強與周邊國家的交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開創全面對外開放新局面。最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新疆農產品出口的政策,如農作物良種補貼政策、糧食直補政策、農資綜合補貼政策等。烏魯木齊海關制定印發了《烏魯木齊海關促進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對外推薦注冊工作指導意見》,以擴大新疆特色農產品出口、促進農產品出口多元化、增強國門生物安全把關能力等10 方面提出了25 條具體措施。再加上“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新疆與中亞各國的全方位合作開展迅速,農產品出口發展作為合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蓬勃地發展起來。
2.新的出口市場
隨著地域政策的深入實施、“區域性交通樞紐中心”的建設和絲綢之路中心區的建設,為新疆農產品貿易開辟了更多的渠道。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下,新疆實施的全面開放政策,打開了市場的大門,使得大量新疆產品流向世界。新疆的農產品可以通過海、陸、空多條路線運輸到國外市場,拉近了國內產品與國外市場的距離,提升了產品物流速度,為新疆農產品暢銷全世界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新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交往更加密切,10 年間對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額增長了20%,遠高于其他非沿線國家貿易額的增長率。具體來看,新疆與沿線中亞五國的貿易額逐年增長,與歐洲國家的貿易額也逐漸增長,但增長速度次于中亞五國,新疆還不斷地與其他新興市場建立貿易關系,如和東南亞、非洲等國建立貿易合作伙伴關系,開展棉花、蔬菜等農產品貿易。在新疆向外銷售的農產品種類中,蘋果主銷中亞,葡萄紅酒主銷俄羅斯、泰國,核桃主銷歐洲,最受歡迎的新疆番茄醬出口至14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新疆農產品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出口農副產品從原先的番茄醬、干果增加到水果罐頭、調味品、酒等多個品種。
新疆地區的地理交通運輸情況對其農產品出境造成了嚴重的限制。基建交通設施是地方發展的前提條件,要想加快經濟發展就必須要改善新疆交通基礎設施,才能為農產品對外出口創造基礎保障。但現實是,中國出口產業大部分聚集在沿海,這使得新疆農產品出境難以突破交通運輸的瓶頸。第一,農產品本身是低附加值產品,季節性使農產品難以保存,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使新疆農產品在出口中失去了價格和質量的優勢。第二,新疆農產品企業缺乏對物流環節的重視,導致物流損耗較大,例如很少有企業引進冷藏車,建設冷凍庫的企業也很少,農產品包裝的質量也比較差。第三,新疆農產品出口的運輸路線較長,但是單次運輸的產品規模較小,運輸路線規劃不合理,導致農產品的運輸成本偏高。
新疆農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中亞國家,對中亞五國的農產品出口份額占新疆全部市場的65%以上。2014-2019 年間,新疆將農產品出口到多國,但是平均每年出口到哈薩克斯坦的農產品占每年總出口額的32%,吉爾吉斯斯坦的出口額比重約為24%,出口額前兩位國家的總額達到了56%。海關數據顯示:2021 年,新疆農產品出口49.8 億元,其中69.9%集中在中亞五國,前三大貿易伙伴分別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其中:對哈薩克斯坦進出口681.1 億元,下降10.1%,占總值的43.4%;對吉爾吉斯進出口352.1 億元,增長243.3%;對塔吉克斯坦進出口63.4 億元,增長52.1%。可見,中亞五國是新疆農產品出口的主要貿易伙伴。這說明該地區農產品出口市場比較集中,這不利于新疆農產品加工市場的發展。目前,新疆農產品生產企業存在產品單一、加工農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難以增加其他國家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新疆在開拓新市場、實現農產品出口多元化方面成效有限,缺乏足夠的避險能力,容易喪失貿易收益,增加落入“比較優勢陷阱”的可能性。
新疆農產品品牌建設有待加強,雖然新疆本身具有一批特色鮮明的地理標志性農產品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卻主要集中在境內和國內銷售,未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據屬于自己的位置,這對品牌的建立和向外傳播有較大的影響。在我國進出口交易中,大多數進出口貿易商品流通企業不注重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經營的也多是無品牌的初級商品,因為省時省事省力,也不希望在塑造和推廣農產品品牌上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地理條件優渥的條件下,新疆特色農產品未充分利用其品牌優勢,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新疆的地貌條件復雜,容易出現滑坡、崩塌等道路問題,使其基礎設施總體落后,不利于將本地農產品運輸至其他地區進行交易。因此,新疆需要加強本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鐵路、公路里程,完善交通網絡建設。同時,還需要將本地的基礎設施與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相連,打通對外貿易通道,縮短向外運輸時長,降低物流成本。目前,新疆主要對外出口農產品,但是農產品有較強的季節屬性,并且不易儲存,對運輸的條件要求較高,良好的基礎設施可以有效保障農產品運輸出口。另外,農產品的儲存難度大,運輸時間越短,農產品的損耗就越低,新疆需要重視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的對接,確保物流的通暢,這也是新疆作為“一帶一路”核心區的建設重點。國家為了加快烏魯木齊承擔核心區的職能,要求烏魯木齊在2022 年逐步完善城市道路、公路、鐵路、航空立體大交通網,讓城市成為國際貿易的大通道。在建設過程中,陸路建設與空中建設并駕齊驅,為農產品出口提供多種運輸選擇,促進農產品出口規??焖僭鲩L?;A設施建設還有利于新疆實現現代化農業,提升農產品生產速度、生產質量,保證農產品出口產量,增加出口的穩定性,為新疆農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2.加強特色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
新疆政府通過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項目,實現標準化出口基地示范區的建設。首先,通過生產基地建設,可以擴大新疆農產品的出口規模和數量。通過“一帶一路”國家認證的生產基地,可以不斷擴大其生產規模,增加其在認證國家的市場份額。新疆的地理環境適合農產品生長,其產品質量要優于其他國家的農產品。基地要發揮自然資源優勢,開發本地的特色農產品,依靠其產品的獨特性,開拓國際市場。增加出口農產品種類,開發本地特色農產品生產,可以擴大銷售的利潤率,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聲譽。通過增加農產品銷售品種,開發特色農產品等措施,可以滿足更多國家對不同農產品的需求,開發新的國際市場,形成多元化市場格局,讓企業的出口效益最大化。
1.重視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
品牌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新疆可以通過建立獨有品牌,并通過各種手段增加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創造品牌效率,提升新疆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增加產品銷售額的同時,提升產品利潤。新疆農產品企業需要認識品牌的巨大效應,積極參加各種國際農產品展覽會,提升新疆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出鏡率。尤其是結合新疆農產品創立的特色品牌,更易形成獨特印象,通過加大力度的宣傳,能快速形成國際品牌。
新疆全域的農產品可以在國際市場塑造“綠色新疆,品質農業”的品牌形象,這一品牌形象將惠及全部的新疆農貿企業,有利于提升新疆全體農產品企業的國際形象和國際競爭力。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企業可以建立獨立品牌,以產品質量為保障,樹立良好的國際品牌形象。以品牌帶動農產品出口,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2.創新出口貿易經營方式
要實現大宗農產品進出口的發展,就必須創新進出口方式,通過優化企業生產商品內部結構,避免大宗農產品對出境限制的影響,實現新疆大宗農產品出境的廣泛而深入的擴展。在發展農產品出口交易方面,重點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農產品,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實現農產品結構的優化,企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革新外貿經營模式,縮短“一帶一路”沿途國家間的進出口操作環節,繼續拓寬海外市場渠道和農產品銷售規模。其次,要繼續推進農產品貿易服務市場多元化健康發展,完善社會保險管理制度,減少大宗農產品交易出口風險。再次,農產品加工企業要積極探索現代農產品進出口新思路,學習各國先進的生產技術,提高農產品生產水平和農產品質量,促進外貿市場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