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琴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明確提出,英語課程內容由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六個要素構成。其中,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語篇和語用知識(教育部2020)。“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Wilkins)曾說:‘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這充分表明了詞匯在發展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轉引自陳錦梅,2021)
2020 年首次在江蘇省投入使用的譯林版普通高中英語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共十冊,其中必修三冊,選擇性必修四冊和選修三冊。相較老教材,新教材詞匯量大,內容涉及面廣,每個板塊都有很多核心短語、重點語塊和經典句式。一線英語教師普遍感受到詞匯教學壓力較大:一則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講不放心,一講就耗費大量時間;二則教師費時費力地講解詞匯,學生的掌握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往往出現記不住、記不準、易用錯的問題。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進行詞匯教學成為教師越來越關注的問題。下面,以新教材必修二的詞匯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基于語塊理論幫助學生高效地掌握詞匯并熟練運用到具體語境中。
掌握詞匯是理解語言和表達語言的基礎,因此詞匯學習是語言學習的重中之重,詞匯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高中階段的英語詞匯教學除了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更廣泛地運用已學詞匯外,重點是在語境中培養其語塊意識,并使其通過廣泛閱讀進一步擴大詞匯量,提高準確理解詞匯和確切表達意義的能力。語塊指在人們的日常交流中出現頻率較高,形式、結構和意義比較固定,由多個詞組構成且同時具有詞匯和語法功能的成串的語言結構,在學習和使用過程中作為一個整體被個體記憶、加工、儲存和提取(張永琴2014),因此它具有結構上的穩定性和語義上的約定性兩個特點。基于語塊理論的詞匯教學,能培養學生的語塊意識,提高其單詞記憶效果,幫助其在真實的語境中準確運用詞匯。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充分肯定了預習的重要性。在高中英語詞匯學習中,預習同樣重要。因此,教師不能忽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剝奪其預習詞匯的時間,僅僅注重對單詞的講解,而應將目標單詞融入具體的語言環境進行講解,引導其尋找文章中的語塊,有意識地培養其語塊意識和語塊辨別能力。
相較老教材,新教材的文章語言表達更生動,詞匯運用更豐富,是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的重要寶庫。在講授高中英語新教材重點詞匯時,教師通常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鼓勵他們自主畫出文中的語塊,并將重點語塊記錄在事先準備的詞匯記錄本上,進行反復誦讀。然后,教師要求學生完成預習案,內容包括詞形拓展、翻譯核心短語、用文中的語塊改寫句子等。詞匯預習有助于學生完善自身的語塊信息庫;通過不斷呈現,增加學生的語塊輸入,使其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課文中出現的語塊,增強記憶(宗新梅2019)。因此,詞匯預習是有效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第一步。
新教材包含大量語言表達豐富的文本。詞匯學習不是單純的詞語記憶,也不是獨立的詞語操練,而是結合具體主題、在特定語境下開展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教育部2020)。因此,教師應按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對詞匯知識的內容要求,借助多種途徑,有效促進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和記憶。
新教材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比較大,如必修二的詞匯表共包含295 個單詞及短語,每個單元平均需要學習70 多個單詞及短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詞匯的積累工作,避免只關注單個詞,機械記憶,而不考慮詞匯的搭配和使用。在講授新教材時,教師將每個單元按Welcome to the unit & Reading、Grammar and usage &Integrated skills、Extended reading&Project 分為三個主要部分進行語塊的整理,編寫中英文兩個版本,下發給學生進行誦讀積累。下面例舉新教材必修二Unit 1 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 的語塊,如表1—2 所示:

表1:必修2 Unit 1 Reading(英文版)

表2:必修2 Unit 1 Reading(中文版)
在學生對所列語塊自主進行英漢互譯練習后,教師還可以通過語塊填空、同義句改寫、語塊聯想造句等識記方法幫助其鞏固詞匯,避免其因單調而枯燥的背誦產生畏懼和厭煩心理,使其學會在生動的語境下靈活、正確地使用詞匯,真正內化詞匯。
教材對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新教材雖然刪除了老教材中旨在擴大詞匯的Word power,但是Reading 板塊調整為Understanding the text 和Building your language 兩部分,其中Part B2(見表3)往往是圍繞本單元Reading 的主題語境,設計不同的任務,進行詞匯的梳理和積累,引導學生發現詞匯之間的共同點,幫助其舉一反三,有效記憶。

表3:必修2 各單元B2 的任務設計
教師應聚焦教材,結合單元主題語境,訓練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或者流程圖的形式等作好詞匯的整合工作,探尋單詞的內在規律,關注單詞之間在語言系統中的關聯;指導學生在掌握基礎詞匯的基礎上利用派生、合成、轉化等構詞法擴大詞匯量,觸類旁通,更深層次地理解單詞。
詞匯教學不是簡單的跟讀或默寫,而是要通過大量語言材料輔助學生記憶和學會實際運用。合理、新穎、貼近生活、富有時代感的舉例不僅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詞匯的正確用法,發展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還能使其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培養其文化意識和創新精神。例如,在講授必修二Unit 1 的單詞accomplish、feature時,教師采用展示圖片并呈現如下例句的方法:
The Shenzhou-13 return capsule,carrying the three Chinese astronauts,safely landed back on earth after accomplishing the six-month mission in space.
However,Uber said it was more competitive in the high-end with its Uber Black service,featuring luxury cars.
將圖片和例句相結合,把時代感帶入課堂,將流行因素注入教學,不僅能讓英語教學與時俱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引導其在理解詞匯的基礎上理性表達觀點,提高創造性地運用英語的能力,并進一步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民族自豪感等。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關注時事熱點,多瀏覽、閱讀報刊,用敏銳的信息捕捉能力和精準的信息重組能力,以及有價值的資源積極引導學生,幫助其構建豐富的語言環境。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創設貼近現實生活的情境語境,幫助學生理解、識記和運用所學詞塊,使其在模擬的情境中學習并使用詞匯,最終實現在真實情境中正確使用語言。這個情境語境可以由教師事先準備,也可以根據課堂進展情形隨機生成,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創設(張永琴2014)。
新教材必修二Unit 2 的Extended reading 課題是Finding the balance:my tai chi experience(找到平衡:我的太極拳體驗),通過作者在學校太極拳俱樂部學習太極拳的經歷與感受,介紹了太極拳的起源、派別、練習要點及其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以語篇中的重要語塊為核心,創設練習瑜伽的新情境,編寫如下微寫作供學生活學活用:
B2U2 Extended reading 微寫作
去年,我背很疼。我朋友建議我練習瑜伽。她告訴我做瑜伽對我的身心有奇效。據說瑜伽5 000 年前就存在了。一開始,由于缺少時間,我猶豫要不要參加瑜伽俱樂部。但是后來,我丈夫激勵我聽從我朋友的建議。于是,我立即報名了瑜伽俱樂部。做瑜伽的時候,如何吸氣和呼氣也同樣重要。幾個月之后,我心滿意足地發現我背不疼了,且感覺更自信了。現在,我知道瑜伽根植于印度哲學。盡管我日常安排很緊湊,但會努力讓瑜伽成為我每天常規活動的一部分。
Last year,I suffered from backache.My friend suggested that I(should)practice yoga.She told me that doing yoga can do wonders for my body and mind.Yoga was said to have come into existence 5 000 years ago.At first,I hesitated to join the yoga club for lack of time.But later,my husband inspired me to follow my friend’s advice and I signed up for the yoga club immediately.When performing yoga,how to breathe in and out is also of great importance.After several months,I found to my satisfaction that my back didn’t ache and I felt more confident.Now,I know yoga is rooted in the Indian philosophy.I will try to make yoga a part of my daily routine despite my tight schedule.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微寫作中加粗的表達,要求其對相應的英語表達脫口而出,目的是讓其清楚真實且地道的語塊是其學習并掌握的重要內容,能在說和寫時有意識地使用學過的語塊,即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有意識地注意詞塊、積累詞塊并運用詞塊,提高他們的英語詞匯搭配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張永琴2014)。其次,教師要求學生脫稿進行口頭復述,提升其對新語塊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達到語言運用準確性與語言表達流利性的統一。
詞匯學習是一個長期綜合實踐和有效積累的過程。為了讓詞匯學習的效果最大化,詞匯復習同樣不能忽視(王愛艷2020)。依據所在市區高一年級教學進度建議及期末考試試題的要求,教師進行的基于語塊理論的高中英語新教材詞匯復習教學實踐主要通過單詞拼寫、翻譯句子和單元主題微寫作三個題型展開。
在平時的教學中不難發現,學生雖然默寫單個詞的正確率很高,但是考試時單詞拼寫部分的得分率很低。詞匯學習不應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為了幫助學生打破桎梏,取得高分,教師引導其把握句子中的語塊,結合具體語意,填入單詞的正確形式。例如,在句子“To his disappointment,the opinion he had______(堅持)to turned out wrong.”中,學生只要能夠分析出句子中所含的語塊為to his disappointment、stick to the opinion 和turn out wrong,答案也就明了了。教師設計的翻譯句子通常是給出中文句意及英語提示語塊,要求學生在深刻理解語塊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如翻譯句子:“贏得尊重的最佳途徑是專心學習并取得好成績。(earn respect)”教師先帶領學生將句子解構為“The best way to do something is to...”,再用devote...to、earn respect、achieve high grades 翻譯具體語意,將整個句子各個擊破,化繁為簡。單元主題微寫作以各單元Reading 部分語篇內容為藍本,列舉幾條重要信息,使學生在深入把握語篇內容的基礎上,恰當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針對必修二Unit 4 Exploring literature,教師設計了如下單元主題微寫作:
1.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文學。在我們進入文學世界并享受其中的樂趣之前,第一步是確定文學的一些特質。
2.文學的第一個特質是它對真與美的描寫。第二個特質在于它能打動我們的情感,啟發我們的想象力。第三個特質是其永恒的生命力,它源于前兩個特質。
3.談談閱讀文學作品的好處。
Nowadays,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begi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Before we enter and enjoy this new world,the first step is to determine some of its significant qualities.
The first quality of literature is its description of truth and beauty.The second quality of literature is its appeal to our feelings and imagination.The third quality of literature,coming out of the other two,is its permanence.
Reading literature helps us learn more about our own and other cultures.The power of the words used in literature allows us to experience imaginary situations.Another benefit is that by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 every reader interprets a piece of literature differently,making it a good topic for discussion.
實踐證明,基于語塊理論的詞匯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和記憶規律,彌補了以往死記硬背單詞的不足,縮短了學生從語言輸入到輸出的時間,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種有助于發展其語言能力的科學學習方法。因此,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語塊教學模式,積極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進行詞匯學習,在激發其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強化其對語塊的理解和內化,鍛煉其自主運用能力,全面提高其詞匯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