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陽
偶爾會聽到有人用“七月流火”形容夏天炎熱的天氣,其實這是一種望文生義的誤用。
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國風》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的“七月”指的是農歷七月,相當于公歷的八九月;“流”的意思是移動、落下;“火”并不是火熱的意思,而是指“大火星”,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天蝎座α星“心宿二”。這句話的原意是:七月,大火星會從天空落下,到了九月,則要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給婦女去做。
心宿二是全天第十五亮星,也是全天最孤獨的一等星。中國古人很早就發現,可以通過對天上幾顆亮星的觀測來確定季節和制定歷法。由于心宿二周圍沒有其他亮星,所以非常適合觀測,用以確定季節。根據現在的天文學家推算,在公元前2400年前后,每年春分太陽落山的時候,心宿二正好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此后隨著白天逐漸增長,黃昏時心宿二的位置越來越高,兩三個月過后,心宿二就會出現在正南方的夜空中。此后,心宿二繼續向西移動,到了秋分左右就看不到了,等到第二年春分,它會再次從東方出現。
從這里可以知道,所謂“七月流火”,指的并不是天氣炎熱,而是到了農歷七月,隨著大火星逐漸西移,夏天就要過去,天氣逐漸轉涼。
(孟俊明薦自《老年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