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苑(羅定市人民醫院眼耳鼻咽喉科)
咽喉炎是指咽喉位置的黏膜及黏膜下組織發炎,常常由細菌、病毒和環境因素等引起。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喉嚨痛、咳嗽、喉部干燥、發癢、灼熱、脹痛等不適感,喉頭腫脹、發炎、喉結發紅、口干舌燥、惡心嘔吐等癥狀。疾病呈現反復發作狀態,導致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受到負面影響。
咽喉炎的治愈難度相對較高,如果不及時治療或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可能會演變成更嚴重的感染,咽喉部的炎癥可導致扁桃體腫脹,引起咽喉疼痛、吞咽困難等癥狀,嚴重時可能造成進食困難。重度咽喉炎可引起咽喉部黏膜腫脹和分泌物增多,甚至吸氣時產生聲音,有呼吸困難等癥狀,影響正常的呼吸功能。此外,長期咽喉炎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引起心臟病、腎病等并發癥,在一定程度上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對于咽喉炎的預防來說,主要是以自我保健為主。具體措施包含以下幾點:1.注意口腔衛生。定期刷牙、清潔口腔和喉嚨,或者漱口使用藥用口腔清潔劑,既可以減少口腔細菌感染,又可以降低咽喉炎發病率。2.飲食多樣化。選擇健康的飲食結構,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元素的攝入量。同時少吃刺激性和辛辣食品。3.避免吸煙和飲酒。吸煙和飲酒對喉嚨的刺激大,會導致喉嚨發炎,從而引發咽喉炎。4.維持適宜的環境。保持生活空間空氣濕潤,并減少與灰塵、煙霧、化學氣體和其他過敏原的接觸,以避免刺激喉嚨。5.減少嗓子的使用。長時間和高強度的說話和唱歌都會導致喉嚨發炎,因此,在講話或唱歌之前需進行必要的熱身運動,并且盡量避免高強度的說話。6.堅持鍛煉。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并有助于預防咽喉炎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7.減少接觸病毒。避免與咳嗽、打噴嚏的人在密閉場所長時間接觸,以減少感染病毒的機會。
依據病因不同,咽喉炎的臨床治療方法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常見的治療方法包含以下幾種:對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炎,通常需要靜養,注意休息和營養,加強水分攝入,多喝溫水。此外,可采取一些口腔護理措施,如含漱喉液、含化喉片或使用喉糖等。癥狀較嚴重時,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抗病毒藥物來減輕癥狀。對于細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因此,診斷前需要進行病原學檢測以明確病因。在使用抗生素期間,應該按醫囑正確用藥,并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如過敏等。對于其他特殊病因引起的咽喉炎,如過敏性咽喉炎、酸堿性咽喉炎等,應根據病情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案。如使用抗過敏、抗酸堿藥物等。除了藥物治療,也可以采用物理療法,如溫熱水熱敷、紫外線照射、氣霧吸入等,有助于緩解疼痛和炎癥。
總的來說,在臨床治療咽喉炎時,患者須遵醫囑進行正確的藥物治療。同時應注意休息和營養,以盡早恢復正常的咽喉功能和舒適的生活狀態。同時,注意個人衛生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咽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