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佩
低碳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通過制度創新與產業轉型挖掘新能源,減少能源消耗,增強環境保護,可以實現社會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發展。
低碳經濟是一場全新的能源經濟革命,提倡低碳理念推進低碳經濟可以促進產業發展與社會結構調整。在低碳經濟發展進程中,法律法規的建設已經成為重要的保障措施,結合我國當前低碳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以完善的法律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能源利用與氣候變化有著密切關聯,人類社會從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水能到化石能、核能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現代化工業文明。由于全球人口數量不斷增長,工業規模不斷擴大,各種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使得環境生態問題不斷惡化,威脅人類生存。隨著經濟建設步伐加速,我國的氣候變化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發展的難題。發展低碳工業、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產業,可以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完成高效能、低排放、低能耗的產業模式建設。只有通過法律手段保障低碳經濟的構建,才能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全面發展。
一、發展低碳經濟與低碳經濟立法的重要性
(一)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
發展低碳經濟,減少碳排放可以有效緩解由于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在經濟科技快速發展的步伐中,工業化生產對人類生存環境與地球資源有著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科技需要以新的模式完成變革。比如在城市規劃中通過制定新的發展策略尋找新的建設能源,促進策略優化構建,就能促進經濟科技的全面發展。低碳經濟在社會建設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且關鍵的作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生產與消費不斷增加,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產生和排放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高碳能源結構使得我國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傳統社會經濟發展對于煤炭資源的過度依賴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因素,發展低碳經濟可以促進我國改變傳統經濟發展格局,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有效避免高碳能源造成的環境不斷惡化的后果。
另外,環境質量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可以提高環境質量,從人民的健康需求以及改善人民生活質量的角度出發,完成民生改善,解決氣候變化以及高碳經濟發展模式帶來的民生問題。完成低碳經濟發展也是履行國際義務的必然選擇。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以及人類生存問題的認知不斷提高,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履行了國際公約,為解決全球發展以及人類生存的重大問題貢獻了力量。
(二)低碳經濟立法的重要性
低碳經濟一詞最早出現是在英國《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白皮書中。資料表明在人類經濟發展過程中自然資源不斷消耗,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需要完成經濟改革,利用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小的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低碳經濟的實質是在能源效率與清潔能源結構的不斷優化過程中完成核心技術創新與制度改變,以此減少由于人類活動帶來的環境惡化。低碳經濟立法有利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化。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過程中不斷形成新的問題與建設難題。尤其是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加速,舊的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生產方式落后等問題,已經使產業經濟惡化,綜合競爭力難以提升。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建設發展的高速時期,高碳經濟發展仍是常態,并且當前我國整體生態功能處于脆弱狀態,必須從制度和政策上改變,減少經濟增長對資源供給和生態環境的多重壓力。為低碳經濟立法,由高碳經濟轉向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利用法律明確且強制性地解決經濟變革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構建低碳經濟規則,才能解決我國面臨的能源問題。
現階段我國在生產、分配以及各種消費環節存在一定的弊端,嚴重阻礙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茖W合理的法律制度建設才能促進環境利益優化配置,使低碳經濟發展擁有更多活力。如果缺少科學系統化的法律制度設計,就會嚴重影響相關部門的經濟發展權益??茖W的系統化的法律制度設計為低碳經濟發展提供更多保障與發展動力,能使長久以來的環境矛盾得以化解,達到經濟與生態建設的平衡發展。低碳經濟立法在經濟運行以及工業建設等各個領域實現平衡化與導向性指引,建立規范性、穩定性、公開化的制度策略,引導更多經濟建設者以此為依據完成生產活動。將低碳經濟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以國家強制力量推動低碳經濟,必將促進低碳經濟運行效率。
二、我國低碳經濟的法律保障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制度建設不足
我國對于低碳經濟的高度重視已經成為未來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與保障。低碳經濟法律制度與決策模式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制度建設與立法經驗,以層次化角度完成劃分。但由于當前低碳經濟相關法律內容并不完善,一些基礎內容與核心內容并不成熟,低碳經濟綜合性立法在這樣的基礎上實現優化,使低碳經濟法律法規成為這一領域的專門性立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相關內容為立法打下了基礎,但現階段制度建設不足,嚴重影響著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
(二)缺少專門的基本立法內容
近年來,我國已經陸續頒布了有關低碳經濟發展建設的相關法律,低碳經濟發展在法律方面存在較高要求。發展低碳經濟缺少一部引導性法律,特別是缺少有關低碳經濟發展的專門性立法,這不僅影響低碳經濟建設,更是低碳經濟長遠發展戰略中的嚴重不足。目前我國出臺了一些有關低碳經濟發展的法律政策,但缺少專門性立法使低碳經濟發展缺少指導,缺乏具體內容,造成法治措施以及法律責任不明確,低碳經濟發展難以邁步向前。
(三)體制不健全
專門的低碳經濟立法不完善不健全,并且與其他經濟法相比,低碳經濟立法相對滯后,比如節能減排工作沒有更多法律依據。節能減排的低碳經濟發展路徑與法律內容有著密切關聯,節能與減排相互依存,可是現有法律對低碳經濟發展更多是約束,有關排放的具體內容較少。低碳經濟的基本目標是應對碳排放所引起的氣候變化以及對人類環境的影響,規范碳排放活動必須上升到法律層面,才能使低碳經濟得以發展。
三、我國低碳經濟的法律保障建設策略
目前大部分碳排放都是生存性排放,我們必須認識到大量的碳排放勢必然影響人類生存與資源的長久利用,我國必須結合當前低碳經濟發展完成相關法律構建。通過參照經驗完成對低碳經濟立法狀況的了解和探究,開展低碳經濟立法探索,完成我國低碳經濟法治化建設。
(一)加強政府職能,規范低碳經濟發展
生態建設是目前全球各國發展的根本任務,環境問題不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的單方面的問題,需要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完成方向性引導,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相關法律實現系統化構建,有效建立低碳法律政策的框架。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平衡與環境資源有密切關聯,在資源匹配與市場建設機制上存在較大難點,只有通過強化政府職能,完成內外干預,才能實現低碳經濟的全面發展。政府通過制定有關低碳經濟發展的相關法律政策,制定更多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措施,促進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環保資源的有效利用,完成生態守護,實現低碳經濟相關法律的構建。對已經實施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以及低碳經濟發展政策,相關政府部門應積極落實深化應用,并結合具體情況完成制度修訂與完善,通過對立法修改完成相關政策的修正,促進各企業各部門順利邁入低碳經濟發展行列,不斷構建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法律,促進經濟轉型、企業進化,為我國工業企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以標準化體系建設促進低碳技術發展
發展低碳經濟必須將技術提升放在首位,要促進技術發展,為低碳經濟建設提供更加系統化的標準,完善相關法律建設。低碳經濟發展以技術提升為依托,通過相關科技建設實現低碳技術的不斷提升,要引進更多自主的技術,完成科技自主創新,為低碳經濟法律建設提供基礎與保障。由于我國低碳經濟相關技術發展較為滯后,低碳經濟相關技術的法律法規建立也不完善,標準化制度化建設有所欠缺,因此,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實現相關技術提升是構建低碳經濟法律體系的重要手段,可以據此促進我國低碳經濟法律法規的標準化建設。
在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結合低碳標準完成低碳經濟發展規化,實現國際化標準化的全面提升,增強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動力,推動我國低碳經濟全面發展,為我國低碳經濟制定新標準,參與國際競爭,以先進技術與產業化發展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
(三)加強低碳經濟法律生態
發展低碳經濟需要不斷強化清潔能源以及環保能源的充分開發與利用。因此要通過加強低碳經濟法治化建設,促進低碳經濟立法的完善。在我國低碳經濟的開發研究過程中,可再生能源等相關法律不斷面臨新的挑戰,通過相關法律的不斷強化可以促進低碳經濟走向市場。在實際的社會經濟科技發展過程中,不斷轉變能源應用方式,對低碳經濟的內容進行有效探究,可以避免資源浪費,提高能源的供應效率,促進其在經濟市場的應用效率。在充分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后,亦可調整能源價格,實現環境成本的有效利用。
(四)增加金融立法,保證低碳經濟發展
行政手段應對經濟發展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在低碳經濟發展變革過程中,應不斷提高低碳經濟智能化構建,加快財政金融立法進程,實現我國低碳經濟的增長。長期以來,我國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更多關注制度化建立,資金投入量較大,但缺少相關的金融立法,缺少制度化的獎勵機制。相關部門應通過建立相應資金保障機制,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保障低碳經濟發展。相關政府部門應出臺激勵政策,實施碳稅政策,建立碳基金、碳保險、碳證券等金融工具,推出與低碳經濟發展相關的綠色信貸業務,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全面發展。
結語:
低碳經濟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建設的主要方向。我們要通過法律的制定與實施,為相關企業發展提供明確目標與約束,構建生態化發展的能源建設機制,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促進我國低碳經濟新模式的全面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