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社評
從綠色能源點亮56個亞運場館,到著力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綠色”成為亞運鮮明底色;從萬兆網速、無源物聯、自動駕駛,到“智慧場館大腦”應用,“智能”場景隨處可見;從改造、續建或臨建比賽場館,到節約每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簡約亞運”融入細節之中;從火炬“薪火”、吉祥物“江南憶”,到“人人都是服務員,人人都是志愿者”蔚然成風,文明之光閃耀賽場,也照進亞洲人民心中。
中國與亞運有著不解之緣。從北京到廣州再到杭州,跨越33年光陰,三座亞運之城,串聯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砥礪奮進的前行足跡。自強不息,攜手向前。追隨杭州亞運會火炬腳步,一幅新時代中國的壯麗畫卷徐徐展開。火炬點亮一個個人文寶藏、發展地標,展現了“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獨特魅力,折射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步的巨大成就,彰顯了開放包容、自信自強的大國氣象。今日之中國,奮進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帶來更加進步和繁榮的中國和世界。以杭州亞運會為窗口,世人必將見證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新時代中國。
(摘編自“新華網”2023年9月22日)